分享

被父母伤过的孩子,该如何成长?

 艾格儿Egger 2020-03-14

作者:朱丽叶的小情绪

图片:The A word

父亲,是一个温暖宽厚的词语。是父亲,塑造了我们的性格,树立了我们心中男性的形象。

都说父爱如山,只是有时候,这座山也会压得孩子无法喘息。

 1 

表弟小安的父亲,在年少时被过继给不曾生育的伯父。仅十来岁的年纪,就不再有亲生父母的庇护,背井离乡,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养父母只是想要一个养老送终的机器,却不肯送上自己对少年的关怀,以情换心。小安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虚伪与冷漠的环境中长大。

后来的日子,上山下乡、招工回城、结婚生子,小安的父亲仿佛都是一个人在行走,与远在家乡的家,与养父母的家,都没有太多的感情。

没有爱与亲情的滋养,这样长大的孩子,内心的冷漠与自私,好似砌了一堵墙,隔开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结。并且,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怀有戒备之心,遇有任何事,第一反应都是“对方是不是抱有什么企图”。

年少时受的委屈,令小安的父亲总是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并且将这种孤独与冷漠传给了他的子女和家庭。

在小安的记忆里,有几件事情深刻地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晾晒衣服时,他只会把自己的衣服抹得平平整整,而从不管其他家人。收衣服时,更是只会叠好自己的衣裳。

吃饭时,他只拿自己的碗筷;吃完饭,也只会将自己的那幅碗筷收到厨房。

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儿子、兄弟、丈夫、父亲的诸多人生角色,他都不适应。他只能为自已而活。 

他时时沉浸在莫名的愤怒和挫败中。他恨贫穷,恨衰老,恨自己一事无成,就像女人到了更年期,数落控诉着每一个他看得到的人。

年轻时积攒的怨,已跟随了他数十年。

他经常对着苍茫的时空指责着那些对不起他的人,仿佛一通痛骂过后,他早已尘埃落定的命运就会有所逆转。

 2 

小安的父亲,可能从来不觉得对妻子和儿女曾有过伤害,在他的心里也早就抹得干干净净。但他自己受过的伤,即使现在已经七十多了,淡忘了很多事情后仍旧念念不忘。

这就是人性的真实和幽微。

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伤痛,却看不到自己的残暴,更不阻挡自己的残暴对下一代的伤害。

小安努力回忆着父亲对于他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乏善可陈,充斥在他记忆中的只有冷漠与不安。

而一个幼儿应该从父亲那里学习到的尊重、爱与智慧,几乎是一片空白,因为这美好的一切,他的父亲自己都不曾有过。

如何走出人生的第一步,如何面对未知,如何遇见另一个人,这样的人生课程,从来没有人给他上过。他只能跌跌撞撞,在社会的课堂里,自己去努力补全。

小安的痛苦不仅是承受着父亲的无情,更是因为自己的身上流淌着他的血,故而这些血液里也沾有他的狭隘、自私、虚弱和迷茫。

无数次,在无人的暗夜,小安看向自己的灵魂,立志要成为一个与父亲截然不同的人。

一天晚上,小安因为辅导儿子功课濒临崩溃,差点吼出一声“你怎么这么笨”。此时,父亲正在客厅里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对着母亲大发脾气。小安顿时冷静了下来,转头温柔地看着自已的儿子。

他时刻警醒着要走出父亲的冷漠自私。血肉无法剥离,但望能在精神上突围。

走出那个阴影的控制,这是他能为自己的儿子所做的最大努力。

 3 

去年,刷爆网络的“留美博士拉黑父母”一文,引起了全网热议。各路媒体分别从教育、亲子、情感、心理学各个角度剖析这起事件中的相关人物。

一位留美博士,12年不回家,6年前拉黑父母所有联系方式,甚至打算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为自己在家庭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寻找学术答案。

这篇万言长文,想必他在写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是将自己重新凌迟一遍。要经历怎样的苦痛才会与生养他的人成为一生的死敌。

有一些孩子,被家庭逼成情感上的孤儿。

他们很难合群,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能赢得尊重,是否值得爱,是否配得上成功;他们深陷悲观与迷茫,不知如何才能拾起勇气与理想。

在他们长大后,外界一点点的示好与关注,就能让这些孩子们感激涕零,而这也会成为他们最大的弱点。

在那篇万言文中,作者痛苦地说“我只能说,孩子有时注定是弱者。……在这个世界的一角,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恨着他的教育者们。”

豆瓣上有个小树洞,是一个在家庭冷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开设的,无数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孩子在这里倾吐。人们不会明白,他们是多么羡慕那些有正常父母的人。

童年时期的遭遇,极大影响了长大后我们的行为模式。背负创伤长大的人,更容易将过往糟糕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一次次进入伤害的恶性循环。

父母亲手在儿女内心刻下的累累伤痕,孩子成年后需要穷尽一生才能重塑自我。

 4 

父亲,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父亲对家庭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处世,藏着孩子未来的人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

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其实还肩负着另一个巨大使命:去补完童年缺失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对于为人子女而言,这才是成长的终极意义。

留美博士的万言长文中有一段话:

“成长的过程就是光明与黑暗较量的过程。再普通的生命,也应当身为人而得到尊重,也有资格追求安宁或精彩的生活。”

一个人的成长盘根错节,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往事相处。

客观地审视父辈的一生,是为了成为今天更好的父母。

与往事和解,让结尾更明亮,是给自我救赎的机会。

这大概,是生命最沉重的礼物。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