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子的梦(上) 文:朱爱华 / 图:堆糖 <<< 1 1. 风夹着一股热浪吹得人很不爽。阳台上几盆花都蔫蔫的,打不起精神来。晾完衣服回到屋内,我关上门窗,呼啦啦拉上窗帘,打开空调。可还没几分钟,又觉得太闷,转身呼啦啦又把窗帘收起,门窗大开。风趁势而入,阳光晃得我睁不开眼睛。今天是几年来最烦人的一天。 北从她的房间探出头来,嘟囔着嘴巴:“妈,窗帘怎么你了嘛?都不让我午休,下午还有课呢。别一个人在那晃来晃去,等我爸回来,他一定有办法的。” “丫头,你不懂,噢,噢,是,是,等你爸回来就有办法了,快接着睡吧。”意识到我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北的情绪,我赶紧转过到了嘴边的话。 “不睡了,再去睡怕睡过头。妈,你总是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爸会搞定的,不要太担心哈,我上学去了。”北比了一个OK的手势,背着书包出了门。 “嗯,路上小心,妈不着急,你爸会有办法的。” 北蹭蹭蹭下楼,马尾在她后脑勺一晃一晃,宽松的校服被双肩带书包压得走了形,她双手捏住书包带,转眼没入转角处。我没了魂儿似的倚在门口目送着她。 回到客厅,我拿起茶几上淡蓝色的玻璃口杯,到厨房接了杯水,端着水坐在沙发上打算看电视。拿着遥控器找了半天也没有合意的节目,我脑子里尽想着上午开家长会的事。家长会上,老师通知我们这些外来民工,说政策有变,外地户籍的学生必须在当地上满三年高中,外加购买三年的社保,这样才有资格在当地报考。上满三年的学没问题,北在本地出生,一直在这一带上幼稚园、小学到高中。社保一事,我们就完全忽略了。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也是多处打听清楚了,说是有营业执照和房产就可以在当地报考的。老师说林晓北这个情况没有资格在当地报考,按照政策需回到户籍所在地报考,叫我们赶紧想办法。 哎呦,我的天呐,老天咋这么会捉弄人呢?我们农民工一个,哪有什么办法啊?高二学期马上结束,只剩下高三一年,补交社保也来不及,这不要了我们的命吗?这么多年,我们辛辛苦苦图的啥呀?林子知道了不是要被气得跳起来?唉,这下如何是好? 突然想起妹妹有个同学在沙头派出所工作,我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路子,能不能帮上忙?怎么开口说呢?我们这个样子,在社会上混,谁把我们看在眼里呀? 2 2. 猫儿眯缝着眼蜷缩在沙发靠背上,时而睁一下眼睛瞥我一下,我也懒得搭理它,一个人窝在沙发里,想七想八。 我们家世代农民,没有一个读书的,听长辈们讲在村里做人,也遭受不少欺压。林子说一定要从我们这代好好培养孩子读书,现在不同了,不读书只有苦。婚后,我和林子去了S市打工。才上三年学的我,只能在工厂里做普通的流水线工人,虽然工作时间长,好歹不被风吹日晒,比起老家插秧种豆,泥里水里的,也算是比较舒服的了。倒是苦了林子,他嫌车间普通工人的工资太低,跟着老乡去建筑工地做活。他说他有的是力气,不怕累,能多挣钱就好。S市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林立的高楼、穿金带银的阿婆悠闲地溜达、阿公在自家院子里大树下喝功夫茶……外面的世界跟老家完全是两码事。人的见识和思维都是我们那小旮旯地出来的人没法比的。林子在沙井的一个工地干活,我在万峰一家纸箱厂上班。在沙井村低矮潮湿的出租屋内,15W灯泡发出的黄光,把林子晒得黝黑的脸映得更加发亮,他那俊朗的脸愈加显得比同龄人成熟、硬气。林子拥着大肚子的我发誓一定要让孩子在外面长大。因此往后的日子里,不管有多苦,我们都把女儿晓北带在身边。 为了方便照顾北,我辞掉了流水线的工作,背着北跟林子一起在建筑工地做事。听工友们说我们干活的这家建筑公司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董事长还是北大的高才生,身价几个亿,牛得很。由于我身子单薄,费力气的活干得实在吃力,豆大的汗珠流几趟,人就没力气了。林子心疼消瘦的我,叫我别干了,带好孩子要紧。可我不干活,林子一个人的工资不够花销。包工头看我带着孩子不容易,起善念照顾我,让我给项目部的人做饭,顺便关照一下工地上的事,特别是怕外面进出的人,顺手拿走了工地上的东西。据说这个项目部主任也是北大毕业生。不过,也有人透露主任的文凭是假的。我们磕头感激包头的照顾,此后也更加用心、努力地做事。 “北大”两个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林子,每天凭着想象给晓北灌输要上北大的思想。小宝贝也是大家的开心果。工友们闲了就逗北玩,记得有人问她长大了是不是也跟着爸妈做事,三岁不到的孩子,仰起天真的脸,一本正经地说:“我要考北大,去北京读书,还去北京天安门城楼玩。” “噢,晓北想吃北京烤鸭啊。” “不对,是考北京大学,我爸爸说的。”工友们都被北的稚声稚语逗得哈哈大笑。 我常嘀咕:“老林家祖宗八代都要笑醒了,北北,别听你爸的,长大了好好努力读书,开心就行。”我的不积极情绪若是被林子发现了,他就提高嗓门嚷嚷:“什么?什么?春香,你在孩子面前嘀咕啥呢?”还重重地加上一句: “没见识的女人。” 说起北京大学,还是从李庄的那个人考上北大时,我们才知道有个什么北京大学的。那时,那个人接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乡邻都敲锣打鼓地奔走相告。那人骑着高头大马巡游,家中大摆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和族人。乡、镇都奖励了几十万元现金。那种非常气派的场面让我们都震惊了。“就好像你是多有见识的男人一样,还不是跟我一样分不清ABC,真是的。”北不在的时候,我就把这句话抛给林子。这个时候,林子也只是嘿嘿傻笑。他总是嘱咐我:“你在孩子面前不要说那种话。我常给孩子暗示,她脑子里就会慢慢产生那种意识,上学了就会有那种想法。一个人要是连想法都没有,机会怎么会有?就算是机会来了也不懂得把握。你说是不是这个理?”理是这个理,可我们是什么人?哪敢有那种想法?林子的话,我也就那么一听,北北能上正经大学我们家就烧高香了。铁树开花的事,我可不敢去念想。 北从幼儿园到中学,常遭到同学们的白眼,都因为我们是农民工。我们生活条件没法跟人家比,人家的孩子都吃好的,穿名牌的,我们家北北也就是吃得饱穿得暖。可北是懂事的孩子,每次从商业街买衣服回来,她总是高高兴兴地试穿。北说她不在乎同学们的目光,爸妈这么辛苦赚钱养活她,供她在外地读书,她已经非常知足了。北还说:“只要我学习成绩好,将来考上了北京大学,那些人就不敢嘲笑我了。”从这点看,林子的“北大经”还真正管用。我们没文化,连普通话都讲不好,不懂得教北学习,去培训班既花钱又没人接送,更请不起家教,学习全凭她自己。好在北一直都很懂事,学习很自觉,成绩保持全年级前三名。每次北捧着奖状回来时,林子就搂着她傻乐傻乐,然后吩咐我炒两个小菜喝两盅。 孩子进入初中的时候,想法就多了,有次她回来跟我讲:“妈妈,我班上的人可厉害了,思琪钢琴八级、佳楠拉丁舞七级、小慧的动漫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小顽皮程俊的街舞也跳得很炫……”我根本不懂这些,北说电视里见过,是我粗心忘记了。或许吧! 我不懂倒也没关系,只是孩子羡慕的眼神让我心里发慌,我知道那些都是要花很多钱的,我们花不起。我摸摸孩子的头:“北啊,你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了大学,大学里什么都可以学,也不花钱,那时再学不迟。” “嗯。”北轻轻地应着。我知道孩子心里还是很羡慕同学们的。 北喜欢唱歌,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可她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去培训班学习,我们花不起那个钱。每次听到北在冲凉的时候唱歌,我心头都泛起一阵阵内疚感。 日子过得艰苦,倒也有条不紊地。我们跟着同一老板混了几年,林子之前就学过泥水匠,做起事来比较有条理。老板见林子人实诚也勤快,做事爱动脑筋,就让林子做组长管理那些工友,同时待遇也随之提高了。再后来包工头老板转战其它省市,我们要照顾孩子读书,不方便挪动,林子就带着几个兄弟,在附近自己揽一些小活干,我们的日子也慢慢在好转。 我跟林子商量让北去学一门喜欢的艺术,遭到了林子的极力反对。他说孩子都上高中了,哪有精力和时间去学那些没用的东西,学习成绩、分数才是硬道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没有高分,能考上北大吗?再说这个房子花了我们所有的家底。你就别瞎折腾了,照顾好北的生活和心情,千万不能让她有杂念,一心读好书,考北大! 我正在翻情思的时候,林子回来了。 3 3. “春香,怎么回事呀?电话里没听清楚。”林子边换鞋边焦急地问。 我递了杯水给林子,叫他坐下来,把老师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林子听后腾地站起来:“他妈的,老子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一心就是想让孩子好好读书考北大,到头来还不让参加考试。当年不是说凭营业执照和房产就可以?现在又来个新调调滴,农民工不是人?什么狗屁政策!”林子气得把手中的水杯重重地摔在地上,水杯啪地碎了一地,水溅得到处都是。刚才还斜视我的猫咪,吓得来不及抖落身上的水珠,蹭地一下蹿了出去。 “13年,14年政策就变了,是我们忽视了。我们再想想办法,别着急上火,啊。”从来没见过林子发这么大火,我也慌了神,“要不我打电话回去问一下,听说,我姨父弟弟的二女婿在教育部门工作,好像是县体委里一个头头。” “这边就完全没有办法?”林子一屁股重重地落在沙发里,“唉,农民工一个,有什么人际关系呢。” “问了好几个人,好像是没有办法,那个安徽和河南来的同学都要回去参加高考。那个四川的同学,家里没有房产和营业执照,但有交社保,小学开始就在这儿读,可以在这考试。” “唉,计划赶不上变化。打个电话回去问问吧,问清楚一点。”林子急得一身汗。 “唉,眼下马上就高三了,这个节骨眼上,咱北要是回去读书,要去适应一个新环境多难噢,老家的气候不一样、饮食习惯不一样……” “我就不信这个邪,咱北一定能顺利考学的!”林子牙齿咬得咯吱响。 我赶紧把门窗关上,打开空调,把风扇也对着林子那边吹,然后拨通了表弟的电话。 表弟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为了孩子留在S市读书,吃了不少苦头,爽快地答应帮忙。半个小时后,表弟回话了,他的堂妹夫王杰说各省的政策不一样,孩子回来读书是可以的,他也可以帮忙。 这边,我和林子多方托人,都说政策上有规定,没有办法。都没有办法,北就只能回老家上学了。 这事马虎不得,我赶紧买了高铁票杀回老家去找王杰,把我们的基本想法告诉他,希望他帮忙介绍好的学校。王杰了解到北的学习情况后后,建议到H城“名校”读书。 H城因为历年来出才子,被誉为“才子之乡”。近些年,更是因为一中的北大和清华录取率高,在全国都享有盛名,人们称其为“名校”。这样一来,很多北大清华的备考生(复读生居多)都不辞辛劳,背井离乡,由家人陪着,专程来H城一中镀金。 听了王杰的介绍,北在网上搜索到了“名校”的信息,情况基本跟王杰说的差不多。我和林子两个人搬砖头内行,这个事心里根本没谱,两眼一抹黑。北看到网上的介绍,特别兴奋,她觉得很多高手一起学习,特别带劲。她自己决定去“名校”读书。她还说不要我陪读,要学会独立。毕竟是孩子,单纯得很。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一家人商量决定带北到“名校”去看看情况。 4 4. “名校”附近都是整齐划一的学区房,环境幽雅、清洁,校区内更是整洁有序。上万名学生慕名而来。这是多媒体教室,这是电子视听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画室、琴房、健身房,还有多功能厅、摔跤馆……我和林子看得云里雾里,但从北开心的笑容里,看得出她对这所学校非常满意。我们对“名校”第一感觉良好,林子说从外表来看,还不错,有形式就有内容,这种环境非常适合孩子们学习。那边林荫道旁,是宣传栏和公告栏。北指着一个有学校门牌图案的牌子说:“爸妈,这是去年升学光荣榜。看,北大和清华录取共26人。哇,哇,看,快看,这里,这里。一本线1806,二本……”林子也睁大了眼睛凑过来。一家三口,张大了嘴巴,乐不可支,笑得比树上的鸟叫还欢。树影斑驳的阳光下,林子的眼里闪出一抹亮光,咧开嘴乐呵的傻样跟孩童一样纯真。亲眼看到的比网上了解的更让人感觉可靠。于是找到校方负责人,我们说明了来意,林子把北的学习情况介绍了一番后,直言不讳地问学校的负责人:“我孩子从小就立志要上北京大学,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上个好点的重点大学?” “没有考北大、清华志向的人,背井离乡、劳命伤财来这干啥?咱H城中学教育集团可不是说着玩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这种机智、大胆、巧妙又富有挑战性的回答让林子很感兴趣。北也攥紧了拳头,抿着嘴唇,连连点头。 这时,我才看清了这位学校负责人的脸。眼镜上方,眉宇间的那个“川”字,给人一种聚神凝思又有力度的感觉,好像说出的话都掷地有声。白色的衬衣扎在蓝灰色的牛仔裤里,精气神十足。相比之下,林子一身圆领T恤衫罩住那出门才穿的西裤腰头,松垮垮的,一看就是农民工装扮。当然这些丝毫不会减弱我们一直以来的信心。经过一番交谈,沟通,林子的心更加安稳了,决定让北在此读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咱家北平时也不娇气,很乖巧,但想着她从小都跟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还是很不放心,舍不得让她一个人在这边,加上又是高三,关键时刻,不敢大意。我执意要留下来陪读,北不知是拗不过我,还是心里有点虚,答应了让我陪她。 于是我们就近租了房子。看房子,林子内行,我们很快租好了中意的房子,然后置办了必需的生活用品。看房子、买东西的同时,我们也把周围的环境了解了个大概。安排妥当,林子连夜赶往S市,工地上的事耽搁不起。 作者简介 朱爱华,随性,淡然。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