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鄱专栏 | 若水 | 绽放的老磨油饼

 香落尘外 2020-03-14

绽放的老磨油饼

*图文:若水*

♫. ♪~♬..♩

关于写西安这座城的文章,总觉得表达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心声,也表达不出自己想要感受到的那份情意。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古城,好像哪里都有一种古文化的韵味,包括吃的美食。

在西安,舌尖上的东西也是另一种享受,吃是一种怀古,是一种修炼。

如果你看过白鹿原的电影,我说:你不会读懂关中情怀。如果你看过白鹿原这本书,我也只能说这种情怀你可望而不可及。如果你真真实实在西安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许你会喜欢这座城和它里面的人,也许你能感受到他们的情。

对一个城市的渴望从来没有如此强烈,我知道是什么样的东西在诱惑我。

曲江不夜城里闹,博物馆中惊奇石。去西安的路上,我就知道薛江南老师的"老磨油饼"。薛江南老师不仅将他的“高陵奇石博物馆”打造为西安的文化IP,而且将"老磨油饼"这个美食文化品牌打造的风生水起。于是,在薛江南老师的召唤下,我来到西安,直奔那让我迷醉的诗情画意的"老磨油饼"。走进"老磨油饼",好好享受了这有着传统品位的大餐,感受人文。从走进去开始,你就会被吸引,越往里走,感觉就会越精彩,包括它的美味与文化。

幸好那一刻他正用醇厚的声音问我行踪,言辞间洋溢着西北汉子的真诚和友善,所以我才在之后,在都市的丛林中,在那条飘满美食香气的街头,见到那座庭院般的"老磨油饼",一处美哉异常的院落。

如同智者常隐于江湖,大凡真正的好味道,无不散落在寻常瓦肆之中。任凭一股炊烟,征服来来往往的人。作为陕西经典美食而绝味四方的老磨油饼,可以用三个词形容:实惠、量大、美味。“一路飘香”让四方客人“闻香而来”,食客络绎不绝。

面食是西安城最诱人的美食,这面吃着含有泥土的土香味,高陵老磨油饼完美诠释了乡村陕西美食的独特魅力。

西安高陵老磨油饼花园式生态餐厅、三秦第一美食,高陵,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主营的老磨油饼,色泽金黄,皮鼓心软,外酥里嫩,乡风淳厚,堪称临潼一绝,驰名三秦。

按说,离西安这么近,城市的发展,饮食的变化,西安人应该很了解。其实不然,居住和工作在西安的高陵人不一定清楚,围着钟楼一圈的西安人更不了解。就如我般,一个外地南方人。

油饼这种面食,与官府菜相比,不能再普通了,但中国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没人敢说没吃过。可能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有脆,有绵,有咸,有甜,但却逃不过两个字:好吃。

制作老磨油饼,选用手工精制的菜籽好油是关键,面粉同样也大有讲究,不但面粉要细白,更要以当年小麦磨成的新面粉为佳,因其保有浓郁面香。

在漫长岁月中,老磨油饼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如面团半发半死,面剂大小适中,饼圆中间带孔,便于携带穿绳,炸油要每日更换,煎炸两面黄透,不放明矾等添加剂,保持天然营养等等。

就这么一个油饼,好吃的背后是传承,是匠心,是对顾客的尊重,是对饮食的敬仰,油饼能做成,还有什么美食做不成。

老磨油饼的创始人薛江南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敬仰还体现在对石头的热爱,在餐厅的旁边建了座“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馆”,收藏了不少奇石,其中的石头菜模真是惟妙惟肖,也算是中国餐饮一绝。有点不明白,这奇石与油饼有什么关系,经薛江南老师解释,油饼要用好面,好面要用好石磨,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

围绕着老磨油饼的当然还有高陵的风味美食,琳琅满目摆上桌子,各有各的味,各有各的色,纯绿色食品,一看就是陕菜,是家常菜,是农家风味。可是,那盘黄灿灿的油饼摆在中间,终究是夺人眼球和胃口的。

陕西美食与其他省市的风味相比,优势就在于历史和文化,最能让人体会到的就是具体的菜和食品。上到官府菜,下到油饼,无不展示出陕西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不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我注意到店内的每桌子客人,油饼是必点的。那一盘子金灿灿,亮闪闪的油饼摆在中间,其他菜真就成了点缀了,不是别的菜不好吃,而是油饼太抢眼。

陕西出好麦,好麦出好面。陕西还出好的油料植物,所以,陕西也有好油。再加上陕西更有好的厨师,这三好就造出了好的油饼。老磨油饼的创始地在高陵, “老磨油饼,高陵一绝”名不虚传。这一绝也是在几个爱生活,有情怀的人聚在一起想出来的,不成想就成了地方风味一绝。

老磨油饼,据说是高陵一绝,有某名家赞叹,说其色泽金黄、油香四溢、外酥里嫩,油而不腻。有了名家的推荐自然名声大噪,于是很多人慕名而往。遇到节假日高峰期,一份油饼要等两三个小时,简直太夸张了!

这里可以放歌

油饼,虽为家常食物,而且各地屡见不鲜,但是一个油饼带火了一个店,创出一个美食品牌,着实不易,老磨油饼的成功自然有其成功之道。

商子雍先生曾写过:“写不尽的西安美食”,西安一直是当之无愧的美食之都。

西安的美食之美,首先是口味,通俗的表述,即所谓的可口、好吃。而且,“口之于味,有同嗜也”,喜欢西安美食的,不仅仅是像我这样的西安土著,来自五湖四海、乃至五洲四海的游客,对西安美食的赞扬,好像也一直是比例相当高的众口一词。看来,谁也不傻,可口的东西、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

西安的美食之美,更美在它的朴实、亲民、草根。西安的餐饮市场结构,价廉物美、进餐方便的小吃占了多半壁江山,这在全国不说绝无仅有,也是为数不多的。正是缘于此,不管是本地居民抑或外地游客,在西安吃饭既方便又便宜,是大家的共同感受。当然,随着这几年物价的飞涨,在西安吃饭已经不太便宜了,但横向比较,西安餐饮市场的价格,起码还不是那么令食客胆战心惊,生活在这么一个城市里,已经是够幸运的了。

商子雍先生把西安的美食概括的是如此之准。

而商子雍先生对“老磨油饼”却又情有独钟,先生写过《老磨油饼简介》,大加赞扬,他说:“老磨油饼是高陵县著名的传统美食之一,曾经以其色泽金黄、油香四溢、外酥里嫩,油而不腻。老磨油饼,高陵美食,香满渭北,驰誉三秦。”商先生的胞弟,同样是散文大家的商子秦先生更好这口,写了篇《老磨油饼赋》,里面有“三秦美食,源远流长,风味小吃,满目琳琅。老磨油饼,高陵一绝,享誉渭北,金灿城乡。”看完介绍,可是吊足了我的胃口。

西安做餐饮的,只要有油饼,百分之八十都与老磨油饼有关。从2014年开始经营的老磨油饼可算是高陵一绝,油饼上桌,不用招呼,一个,两个,夹着小菜,好吃,没办法。商子雍先生是美食家,他的描写油饼的文字中写尽了我们此时的感受。

油饼好吃也是有原因的,商先生说:最初榨油人把自家带来的烙饼,蘸着刚刚榨出的热油吃,觉得油香满口。后来人们发现,用热油煎炸出的油饼更为香酥可口,便起名为“老磨油饼”。老磨油坊名声在外,老磨油饼也自然随之传遍四乡,人们到这里来品尝,还想带回给家人亲朋,为了方便携带,在炸油饼时就在中间留下小孔,便于用草绳穿起携带,老磨油饼逐渐成为高陵的地方名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商子秦先生(商子雍先生胞弟)所作《老磨油饼赋》为证:

骊山脚下,华清池旁,美丽临潼,源脉流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辉煌,秦兵马俑、唐华清池,骊山温泉,享誉四面八方。 

三秦美食,源远流长,风味小吃,满目琳琅。老磨油饼,临潼一绝,享誉渭北,金灿城乡。泾水之滨,老磨油坊,手工榨油,祖传古方。悠悠石磨,长长木杠,重压细榨,清脂流芳,色如琥珀,珠凝金黄,老磨油美,盛名远扬。

维此好油,佳肴添香,老磨油饼,色泽金黄,皮鼓心软,外酥里瓤,秦人大气,油饼豪放,乡风淳厚,油饼味长。观之如满月,似朝阳;尝之颊齿爽,口腹香。最是饼中嵌孔,传绳携带便当,馈赠相邻亲友,美味口福同享。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老磨不在,油饼仍香。有心人精心发掘,老品牌再度重光。真材实料,工艺精良,绿色生态,注重营养。是油饼而不腻,名老磨历久弥香。特色美食,口味家常,早点正餐,合家共尝,馈赠佳品,今朝且精彩亮相,它日定风靡市场,丰富寻常百姓饭桌,问鼎三秦小吃金榜。

香哉老磨油饼,美哉临潼兴旺。

中国陕菜网《如画陕菜》主编田建国先生也以“吃老磨油饼,咥乡土陕菜”,为题,对老磨油饼大加褒奖。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饮食。民以食为天嘛,这是理所应当的。对于饮食大国的中国人来说,吃是必不可少的。

吃,常被看做一件挺俗的事儿。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吃,整天琢磨吃,就难免被周围人说成是个“吃货”,带几分玩笑,也暗含些讥讽。然而世事有变,这几年电视上美食节目大行其道,加之网络语言的强大生命力,“吃货”一夜之间华丽转身,成了爱美食、懂生活的朋友自嘲或互称的流行语,表明的是一种温情随性的生活态度。

其实,“吃”这件事原本不俗,讲究饮食恰恰是一个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是对大自然所赐的敬畏和珍视。况且日久天长,润物无声,吃也融进了我们的习俗和文化里。吃,对于我们远远不只是充饥,而是融于言行,关乎礼仪,近乎信仰。

这次西安春节美食之旅,至今想来,回味无穷。在舌尖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了解了陕西一地的风俗民情,也明白了,一个人的品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东西也是一样啊!

有人曾说过,城市和人一样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史,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在这里。而“老磨油饼”就是其中一种美好的记忆,它陪伴着城市长大。

我想,对于食客而言,“老磨油饼”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回忆吧,它的味道应该就停留在我们每个吃过“老磨油饼”人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

 

若水,本名蔡清华,鄱阳人,职业记者,资深传媒策划人,喜山好水,在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领域中鲜有见树。现供职于北京神州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