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版式设计:湛蓝 主播:自在花开 点击绿色标记收听香落美文美声 图源:堆糖 周末,天气不温不火,带她去步行街逛,吃粤菜。粤菜清淡、营养且美味,适合老人的口味。粤菜精致,分量少,可以点很多种,营养丰富又避免浪费。节俭,是父母那代人的美德。每样菜都夹给她品尝,再添的时候她不拒绝,证明饭菜都符合她的口味。打心底善待一个人,她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中秋,连续下了几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凉了,带母亲去天街买衣服。一件黑色的羊毛开衫款式不错,找了大码给母亲试,大小刚刚合身。她说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放进筐子里。她说其他不需要了,我便带着她去结账。她一直比较安静,离开收银台,她便开始惋惜:就一件衫衫几百元,贵了。早知道这么贵,就不买。 牵着她的手,安慰她,一分钱一分货,穿着舒适就值得。再说这天凉了,着凉了,花钱人也遭罪。然后携着她上自动扶梯,她问上楼还买啥? 我说去吃饭,这里有一家东北菜不错,带你去尝尝。 她连忙说,不去了,去吃碗粉或者小面就好。 这么多年,了解母亲。她是想替我省点银子。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付出与收获永远不对等。父母为孩子付出,不遗余力,无怨无悔。花孩子的钱时,悲天悯人的心肠,大概天下所有父母都一样。孩子是父母毕生的事业,从来不问收获,他们要的那么少,那么容易满足。 . 一个地方要留得住人,得有让人感兴趣的事儿。十多年前,父亲去世,母亲需要照顾,不得不离开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每个老人,与土地都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我带着母亲回来的第二天早上,她在露台上看见花盆里的辣椒树上坠着两个青青的辣椒,浑浊的眼里放出久违了的光芒,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来,那是遇见故人一般的欣喜。午后,她午休起来,我便带她去露台。太阳躲在云层后,懒洋洋地把光辉洒在地上。我打开百宝箱,把种子一样一样按照标签展示给她看,菠菜、樱桃萝卜、芹菜、小白菜、紫苏、罗烈、薰衣草、上海鸡毛菜…..她禁不住赞叹,你哪来这么多种子啊! 我问:这个季节适合播种什么? 她的兴致一下来了,津津乐道,你这个黄瓜架子下,可以点几窝豌豆,冬春时节,任它爬满架。她在种子里没找到豌豆,说还可以种菠菜……母亲说完,摊了一下手,可是种哪儿呢? 我戴上手套,把一个废置的大瓦罐斜靠在护栏根下,底部裂的地方放了一个大大的鹅卵石,这样有点造型,又利于排水。她眼里又有另一种疑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泥土,植物怎么生长。我把花架子后面的油纸揭开,储备的几袋泥土便暴露无遗。 母亲问:这些泥土都是你去外面挖回来的吗?语气里一半惊讶一半怜惜。 是的,开车去郊外的工地上载回来的。 我动手把泥土填进瓦罐里,填到足够满的时候,便问:这儿阳光不是很充沛,适合种什么? 她说,菠菜。 于是,让她亲自来操作。她捧着紫色的菠菜种子,像第一次抱初生的婴儿一样,手微微颤抖。我问:菠菜种子放下去,要盖泥土么? 她说,盖一层薄薄的土,种子能破土出来。我把小小的铁锹递给她,看她像呵护婴孩一样,铲起泥土,手微微抖动,扬起的泥土均匀地覆盖在种子上。种了菠菜,樱桃萝卜,天色差不多了,我们进屋去。 成都的秋天,时雨时晴。第二天上午,我工作到十点半,见天色亮起来。去客厅跟母亲说,我们去种豌豆。 她一脸惊讶,你怎么变出来的豌豆种子? 我若真能变,就直接变豌豆苗了。早上买菜的时候,顺道去买米,干杂店的大姐送了我两把豌豆种子。 母亲昨天已经见识了我的露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她变得轻车熟路,拿着小铁揪在靠墙的花盆里插几下,把泥土翻松,然后放下种子。她说,豌豆不占地,随便一个花盆边点两三窝都成。她把每个花盆都看了看,指着其中一个白色的花盆说:咦,这像红薯叶呢! 我对她竖起拇指,好眼力。还有好几盆。 你怎么种的? 买红薯叶吃的时候,把老的剪下来扦插的。 这个不会长红薯,只有掐叶子吃。 为什么呢?我小时候见你们也是把红薯藤剪成一段儿一段儿插土里的啊。 那是红薯芽长的藤,这个是菜红薯,专门种来吃红薯叶的。 我目瞪口呆,原来还有这讲究。 。 我们姐妹都成年了,居住在不同的城市。这么些年,不论走了多远,离开故乡多久,始终对母亲的厨房恋恋不忘。因而,我们每次回家待的时间,都是母亲最起劲的日子。我想办法激起母亲的骄傲,上午休息的时间,带她去买菜,我说买些糯米回去,包粽子。 她很开心。 哪种糯米更好? 她说,白的好。 根据母亲的经验,买了糯米。 午后,雨嘀嗒嘀嗒下着。这样的天气,适合宅家里不紧不慢地干手工活儿。母亲午睡醒来对我说,你只买了糯米,没买蓼叶。 橱柜里还有蓼叶,我上次买了没包完的。 你会包粽子?母亲显得格外惊讶。随即喃喃道:没想到你还会包粽子,你大姐都不会。 也难怪,打小开始,两个姐姐把我跟小妹照顾得太好。只是,这些年一个人在外,生活逼迫自己独立。我笑了笑说,我也是根据记忆里你包粽子的样子试着包的。妞妞要去国外念书了,我不希望她以后对中国传统习俗一无所知,所以斗胆教妞妞和芯妹儿包粽子,她们也乐意。 她说,这一点你比我做得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你看我们姐妹都没饿死。不过是殊途同归,你是身教,我是言传身教而已。 我给她拿了小凳子,线头,剪刀,靠垫。然后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她说,你去忙你的,我自个儿包。包完,她一个一个拼好放进锅里,说水放宽些,要全部淹没粽子。 我给她捶捶腰,疼吗? 她说不疼。我说你去看电视,我来煮粽子,收拾厨房。 我用厨房纸细细擦地板,她一会儿走过来看,说:你的厨房跟样板间一样干净,你平常都是这样仔细打扫的。你做什么事都静得下心,做什么事都像是一种享受。 既然有些事情抗拒和顺从都是必然要经历的,那就选择顺从,保持心情愉悦。 你姐姐妹妹常讨论谁赚了多少钱,买了几套房。她们一家都至少两套房,老家也有房,还两个孩子。你老家连户籍都没了,守着一个孩子,啥事自己扛着,没听你抱怨过一字半语,心静气和。 我的眼泪喷薄而出。这么多年,母亲终于真正了解我,用她浑浊的眼睛和苍老的心,看到了一个比她想象中更懂得照顾自己的女儿。 每天换着花样做早餐。那天,母亲醒来,见我自己磨豆浆,蒸油条,煎春卷。她不胜怜惜地说:随便煮点稀饭,一碟小菜就好。这多费事啊。 你没在这里,我也这样吃。这黄豆,是五一的时候从乡下带回来的。喝豆浆能增强体质,防止高血压,好处可多了。 第二天,我真煮了稀饭,摊了韭菜鸡蛋饼,还有一碟泡豇豆。她一边吃一边说,你这花生稀饭煮得好。我煮的花生稀饭,花生没这么软。 我昨晚睡前泡好,早上起来煮就容易煮软。好吃,再来半碗。 我去厨房盛粥,递给母亲,她的手青筋突兀,骨节有些变形,这是勤劳的见证。家里人少,一半的心思、一半的目光用在了对方身上,这样的场景,常常让我想到相依为命。 晚上,用艾蒿煮水给她泡脚,按摩足底。她看见木制的泡脚盆,很是喜欢,跟看见装水果的竹器时候的寂静欢喜一样。那欢喜我懂,木盆有旧时光的印记,我们年幼的时候,也是用木盆洗脚。虽然在城市生活了很多年,生活用品的材质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多样化,我心里抗拒塑料制品,那质感让我难受。所以,家里的生活器具,都带着一股自然风。 用毛巾给她擦脚,她的脚很瘦,抚摸她脚背和脚踝骨上一条条凸起的青筋。她说,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走热了,用冷水洗脚洗手留下的。原来如此,难怪我们年少时,夏天走路走热了,她拦着我们,不准洗冷水。 每天晚上,她看着电视一会儿就睡着了。这与在家里是不一样的。我回去,她每天很早起来做早餐,晚上几个频道换着看完电视剧才睡。于是问:妈妈,你晚上睡得好不好? 她显得很兴奋,说你的床垫好舒适,我本来在哪儿都择床的,在这第一天晚上一次都没醒过。天天都睡到七八点。 吃得香,睡得踏实,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时间不曾回头,我们身份置换,我像母亲照顾年幼时候的我一样照顾她。 我的心安宁下来。 你在,秋天很好。 ![]() ![]() 作者简介 湛蓝,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久居成都,骨子里透着这座城市一样的休闲气质。喜欢一个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对真我的认知。 主播简介: 自在花开,上帝的女儿。愿用声音装点幸福生活,用心诵读美好人生。个人荔枝电台(FM834793)方寸之间。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