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三百八十五条原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入参汤主之。 注:亡血:此处作亡津液解。 释义:(霍乱陽气衰微、陰液将竭证治。) 恶寒脉微而又下利,恶寒脉微依然,而下利停止,这是津液涸竭,宜用四逆加人参汤主治。 霍乱病人见恶寒脉微下利等象显是陽气衰微之候,认识颇为容易。对张仲景在条文中提出的病人由下利到利止的转变颇应引起注意,初看起来,病情似乎有好转之趋,但从张仲景对该病证性质的判断来看,病人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认为病情出现了“亡血”之变。此处的“亡血”应是亡津液的互词,“利止”乃利下过度以至津液耗竭,无物可下而出现的证候特征,并非病情转愈之象。故而本证性质应是陽气既虚、陰分亦不足。 关于亡血亡津液与陽气得复利止的区别,则可根据四诊合参而得以分别。如虽利止,但恶寒更甚,脉象细微,且四肢逆冷、躁扰不宁、眼眶凹陷者属陽亡液脱之象;若利止同时伴脉转和缓有力,或由短见长,且四肢转温、精神转振为陽回欲复的佳兆。 由于本证不仅陽气衰微,更因利下过度而致陰亦欲竭,故治疗不仅应顾其陽,亦应兼顾其陰。方用四逆汤回陽救逆为主,更以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液。 辨证论治: 主症:吐利,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 成因:吐利过度,亡陽脱液。 治法:回陽救逆,补气生津。 方药:四逆加入参汤(甘草、附子、干姜、人参)。 庚子年二月初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