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问教师:您是搞教育的还是搞教学的

 李琳琳cr5xngdt 2020-03-14

眼下研讨教学的活动比比皆是,但探讨教育的却少得可怜。我不禁有所怀疑,这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作为教师,应当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非教学工作者,教育乃其大者,教学还在其次。教育好比是战略,教学则是战术,战略不讲,专讲战术,恐怕不是什么独当一面的大将,顶多是个技术官僚。因此我主张,在大谈教学的同时,多谈教育。

如今很多人不谈教育,只谈教学,原因大概有四点,第一是我国教育理论假大空,掺杂意识形态,官方也只在教师节喊几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传道授业解惑”之类陈腔滥调,了无新意,多年来人人厌谈。第二是教学活动有规定有考核,具体可操作,便于快速出成果,可与实际利益挂钩,人人乐于趋从。第三是部分教师与教育部门管理人员胸无大志,缺乏远略,不能认识到教育对于民族对于世界的根本意义,而对其采一种庸俗化的见解。第四是我国人口素质普遍比较低,与经济增长绝不成比例,家庭教育庸俗化,家长人生观功利化,千百万家庭,求其中能理解形而上学问思想的,凤毛麟角。于是在此环境之下,谈教育,是迂腐不讨好的。谈教学,将教学之一切环节向精细化发展,倒是合乎时代要求的。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从大方向研究如何培养人。这里谈的教育不是细枝末节,而是大纲大目。以古人的话来讲,就是陶冶煦育。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课堂内外进行的以知识传授思维开发为目的的活动。两者区别,一望即知。至于两者关系,教育之范畴,远大于教学。教学只是教育中的一小块,甚至有些时候,在教育的前提下,显得微不足道。我们常常听人说,上学上了那么多年,什么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唯独老师当时的几句题外话终生难忘,奉为人生圭臬。这就是教育与教学最常见的矛盾形式。有些老师课堂内容上得不行,搞得人人不想听课,但对学生关怀有加,影响至大。有的老师上课“不务正业”,说书人一般,搞小道消息故事大王奇闻逸事,但学生却受益匪浅。有的老师思想偏离正轨,放言无忌,把教学内容发挥到了天上,但对学生的思想启蒙意义巨大。这几种老师,相信不但我,很多人都在一生中遇到过,还感怀至深,念念不忘。举个例子,杨振宁等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的时候,异口同声反映了一个情况,说那时候西南联大的老师,各讲各的,同一个内容,完全不同讲法,想到哪是哪,互不通气。有的老师讲了一个知识点,发挥了一学期,第一章都没讲完。这种情况,要是放到今天大谈教学的时代氛围下,铁定都是要炒鱿鱼的,可却培养出来几十几百纵横世界的著名学人,当时的教师也都在这自由散漫乱教一气之下,修炼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学者。所以我们可以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因为太强调教学了,天天抓,狠狠抓,上面抓下面抓,上面不抓下面自动抓,把教学管死了,人人钻进去搞教学,个个想把自己搞成教学工匠小能手,最后搞得格局狭小,情志卑琐。教师猥琐了,学生能好么?钱学森问领导我们解放后为什么没培养出来大师,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教育是什么人在搞呢?大学教授们在搞。玩名词,搞花样,翻译来抄袭去,拾人牙慧,理论弄得生涩无比,写论文挣职称可以,惠及众生就难了。我往往看到大学教授论文一篇一篇发,书一本一本写,但是请去做个讲座,陈腐异常,不敷实用。更甚者全然轻视一线教育工作,将中小学视作“底层”“基层”,认为价值不大,将教中小学生比作带孩子,有的更讳言自己曾经在中小学教过书,称之为“曾下基层锻炼数年”。此种人对一线教育工作蒙昧无知,研究教育,又有何用。所以教育事业,还是要靠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可是今天的教师们在做什么?在炫惑于各种新名词,在疲于学习各种新方法,在兴奋地操作各种新媒介新科技。好像这就是教育的全部了。可惜,这就是个皮毛而已。追逐教学新名词、新方法、新科技,最后只是一场空。盖房子要钢筋水泥俱全,新名词新方法新科技,只是钢筋而已,搞那么多,水泥还是缺货,空有架子,成不了大器。关键的还要看水泥,水泥是什么?水泥是对教育思想的深刻体悟,是对古今中外学问思想的掌握运用。一个教师,关键的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技术多少名词,关键在于,他对人类的文化掌握多少。教师有文化有程度,自然知道如何教好学生,自然把得好教育的方向。教育,本就是为人类做个承上启下的功夫,如果教师不知古不知今,文化浅薄,思想平庸,等同众人,怎么指引下一代,怎么为人类承上启下?

教学不是不搞,是带着搞,是在教育的大前提大方向下搞。“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行不矜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看人论事要着眼大方向,教育也不例外。教学是基本功夫,但不是说在教学未臻完美之前,不能搞教育。二者不是先后的关系。相反,教学的同时就该有教育。我更想问,教学是否需要如此完密、完美?恐怕也不见得。我倒是觉得,教学搞得越是精细,可能越是倾向于培养些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反而背叛了教育的初衷。教学大条一点,自然一点,即便有所疏漏,可能反而给学生以“窜”出来的机会。

归根结底,教师当以教育为本,教学为辅,否则只是教书匠,格局不大。当然,究竟是何人造成今日之局面,引千万教师入于卑微琐屑之陋巷呢?说不好,不好说。

文章转载自醍醐讲学,欢迎关注!

直播|吴老师:DP中文文学核心问题攻

【授课老师简介】

吴老师

文学博士,IBDP国际文凭课程中文学科资深教师,IBO中文文学考官,曾任教于南京外国语学校IB课程中心、UWC世界联合书院中国分校,现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嘉兴分校国际部初高中中文课程主管。

【课时安排】
八次课,暂定为一周一次
第一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2月22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二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2月29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三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3月7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四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3月14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五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3月21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六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3月28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七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4月4号周六上午9:00-9:50
第八次课:北京时间2020年4月11号周六上午9:00-9:50

【上课对象】
面向有志于报考IBDP课程学习的初三学生、PreDP预备课程阶段在读学生,DP两年正式课程在读学生。

【授课内容大纲】
第一节 如何做好DP中文个人口头考试
第二节 DP中文文学的卷一写作要领
第三节 DP中文文学的卷二写作要领
第四节 中外文本解读的步骤与方法
第五节 IBDP中文论文写作的准备与开展
第六节 DP中文课程的初高衔接与学习预备
第七节 中文文学自修课程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学习设计
第八节 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IB学习与国外留学的基⽯

【学生上课前准备】
设备要求:

电脑一台,纸质笔记本一本,用来记录笔记,或使用电脑记录笔记。
学习要求:
预先自行了解IBDP课程的框架、理念。
如果是PreDP预备课程阶段与DP两年正式课程的在读学生,应当事先准备好DP中文文学指南,并预先自习其中内容。

报名入口

 

国际课程校际精品课

国际课程精品课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将充分发挥网课的独特优势,促进网课的不断优化和教育的健康发展。

欢迎学校和老师推荐IB/AP/Alevel专题课,就同学们普遍遇到的重难点或考试应对思路等“刚需”,设置互动直播课,以期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学生,同时通过展示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实力,来彰显学校的格局和影响。

专题课邀请链接:

国际课程校际精品课,各科名师邀请函

中国IB教育者www.iber.org.cn:探讨IB教育教学,共享IB教育资源,服务于中国IB教育事业,为家长、学生、老师和学校提供选校择校、辅导培训、活动组织、师资招聘等一站式服务。联系方式:微信号13917220511,欢迎合作共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