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春树暮云 | 感恩遇见(二)

 香落尘外 2020-03-14
 

感恩遇见(二)

文:春树暮云 / 版式设计:玉丽 / 图源:网络


记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杨新富教授来我校听评课教研活动

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幸福的,作为一名老师,能得到名师名家的指导,更是人生之大幸。

基于此,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四月份,在结束了低年级段为期四天的听评课后,时隔一个月的5月19号,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杨新富教授如约而至,再次与大家见面。

聆听名家讲座,大家不太新奇,可如此近距离的与名家接触,面对面的与名家交流却是极少的,上期短短的四天,他带给华夏老师们心灵的震撼在心中久久回荡;他写字,行云流水;他朗读,声情并茂;他讲解,绘声绘色;他讲史,旁征博引;他点评,总能挖掘出每位老师课堂的出彩之处,却又不失时机引导我们如何走出不足,给予理论指导,让我们醍醐灌顶,心服口服。他的话,语重心长,循循善诱,这位睿智的江南老人,用自己渊博的实力,自己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出色的老师!

此次听评课,我们全体教师满怀期待,却也格外紧张。教务处为五六年级18位语文教师每人安排一节,教师上完课后,杨教授一晌一评,在杨教授严谨治学态度激励下,所有参与讲课的老师都丝毫不敢懈怠,大家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制作课件,抱团成长,讲课时的台前幕后的很多感动细节着我们,五年级级段长姚启芳多次参加公开课试讲,课讲得棒,人亦热心,从讲课一开始,她一边忙着自己备课,上课,还为段内的其他姐妹们热心指导,一时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段内的张艳秋老师是典型的怯场,心理素质较差,台下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幽默风趣,是大家的开心果,但一见陌生人听课,她就神色凝重,说话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再难觅平日风采。为了克服这种胆怯心里,大家建言献策,在其他姐妹们讲课时,专人陪她站在讲台前,连续几日以训练她的胆量,直到临上场的前一刻,这个姑娘还喃喃自语说自己太紧张,登不了台······

四十分钟,所有参与听课的老师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好在,她坚持下来了!相比之前,有一定的提高,之后的听评课座谈,杨教授肯定优点,发扬长处,小到从一个动作合适与否,一个眼神是否到位,一个问题的设计是否恰当,一一谈起。一个多小时的讲评,更多的是鼓励,是赞扬,是期许,是解惑,是指引,是手把手地指导,是面对面地交流。看似云淡风轻的话语句句值得我们斟酌与细细体味。讲评结束,这位感性的姑娘激动得泪花点点,几十年的胆怯心理得以化解,庆幸终于走出了自己,更感动于杨教授的悉心指导。

短短的一周时间,我们没有很多的接触,但他的每一节讲评,我绝不错过,我深深地折服于他的敬业精神,每天三到四节听课,他边听边记,笔记本上满满记下他的建议,然后是三节评课,他一刻也不停歇,一一分析指导。我更钦佩与他渊博的知识体系,在他的课堂上,不只是语文,音乐,绘画,他都能运用自如。在他的身上,书写着为师者的传奇。

他是名师,站在理论的高度,统领语文课堂的脉络;他是恩师,手把手地传授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他似朋友,与我们一起探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他像兄长,循循善诱,竭尽全力,关心帮助他所遇到的每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

他让我们明白,校园依然是一方净土,三尺讲台就是他要坚守的阵地,徜徉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幸福的教书匠。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他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他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鉴于此,我想毕恭毕敬地尊称他一声:杨先生。

一次教育教研活动,能引起人教育思想上的变革,激发起老师们内心深处做一名好教师的欲望,并渴望自己能有凤凰涅磐般的重生,无疑,这次活动是成功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华夏的老师们会以此次教育教研活动为契机,把这次活动当作自己教坛生涯的一次历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春树暮云 做一名有深度,有涵养的老师是我不懈的追求。喜欢用温润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