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柬埔寨 文/图:姚媚娥 版式设计:玉丽 “来到柬埔寨,来到丛林深处,来到没有人的庙宇里,来到这些刻满战争与和平的石阶上,甲在赞叹,乙在惊呆,丙在拍照,丁在这里睡觉……这就是柬埔寨。难以想象,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筑竟在印度以外。” 卡门在《五月盛放》中这样描述柬埔寨。 旅游是欢喜,是孤独,是我们的行囊。 飞机降落到柬埔寨暹粒,夜幕早已拉下,夜色中的暹粒是安静的,五月的柬埔寨,正处于酷热的尾部,夜晚的气温不温不热,刚刚好。 翌日,一出宾馆大门,阳光泛白,热意袭来,黑色双肩包在阳光下走一圈,就感觉烫手,白昼,室外温度还是居高不下。 驱车直奔吴哥窟。路上,蓝天白云,椰子树上硕果累累,火红的凤凰花灿烂了乡村和城市。正值旱季,车窗外的田地干枯,很少见到绿色的农作物,连牛羊也瘦得皮包骨。路旁有不少铁皮搭建的房屋,简易的睡袋吊在树木间,就是他们休息的床,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扇,勤劳的柬埔寨人早已习惯了这酷热的天气。 吴哥窟是吴哥王朝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建造于12世纪中期,为供奉印度教吡湿奴所建,13世纪后期,变成佛教寺庙(据传,吴哥窟其实是苏利亚跋摩为自己建造的坟墓,当时动用了30万劳工,历时37年建成)它是全世界最大、保存得最完好的宗教古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国旗和货币上都是它的图案。如果没有去过吴哥窟,就不算真正去过柬埔寨。 很快,吴哥窟到了。高大宏伟的古建筑兀立在绿色的丛林之中,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光阴的滋养,建筑几乎都呈青灰色,显出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美。虽说来之前在网上做了功课,亲临寺庙,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相传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神住的地方),在祭坛顶部,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莲花蓓蕾似的高耸入云,衬着广袤的蓝天,越发显得神秘高远。不过,从正西门看,只能看到三座古塔。寺外,两百多米宽的护城河紧紧环绕,河水青绿,微波粼粼,偶有几朵睡莲静静地开放,鲜花和建筑遥相呼应,为寺庙增添了神秘与圣洁之感。 ![]() ![]() ![]() 去寺庙先要走一条横跨护城河的桥式通道,称为彩虹桥,寺庙是神住的地方,彩虹桥就是上天堂的通道。桥两边是龙身的石雕扶手,只见七头蛇高昂着头,不见龙尾,七头蛇神首是柬埔寨的吉祥物娜迦,据说会带来风调雨顺,相当于中国的龙,在吴哥博物馆内,到处都是娜迦庇护的佛像。 进入吴哥窟,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所有建筑,无论是宝塔、拱门、回廊还是穹顶,全都用石头垒成,采用传统木工榫接法,不用任何粘合剂,真是巧夺天工,高棉民族先人正是靠着这勤劳、智慧和坚忍,在热带雨林中修建了这闻名于世的庞大奇观。 为了让通往神灵的道路更加艰辛曲折,也为了让人们体会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感觉,寺庙的阶梯都修得陡峭无比,斜度接近70度,就算没有恐高症的人,爬起来也会胆战心惊。难怪,柬埔寨人称之为“天堂”。 墙体上随处可见瑰丽精美的浮雕,仙女“阿普萨拉”的雕像数量众多,抬眼可见。这些舞蹈形态的仙女,无比美丽,让人如醉如痴。她们裸露上身,头戴华丽的头冠,显得雍容华贵,纤纤细腰,一束纱笼,环佩叮当,个个仪态万千,绝不重样。她们带着神秘的微笑,翩翩起舞,舞姿妙曼,仿佛仙女从天而降。回廊上,凉风习习,午后的光影透过精雕细刻的石柱斜射下来,照在仙女身上,光影迷离,我久久地站在仙女面前,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鼎盛的吴哥王朝。 在吴哥窟,随意找一个地方坐下,透过雕工精细的窗栏向外望,蓝天白云镶嵌其间,空旷辽远;或者盘腿而坐,闭眼静思,定能寻到心灵上的宁静。 ![]() ![]() ![]() 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中心宝塔。这些塔均是神情安详的四面佛巨石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个个面带微笑,这就是令巴戎寺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两百多个微笑浮现在葱绿的森林中,胜过建筑本身的宏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巴戎寺,细细观赏每个安详的面容:轮廓分明,线条柔和,立体感强。渐渐地,你会觉得每双眼睛都在凝视,那目光仿佛一直在追寻着游客。温雅、淡然、神秘的微笑,让人浮想联翩。这时,不要急着举起你的相机,就静静地去感受众多微笑的魅力,然后,不自觉的,你就会勾起嘴角,与他们一起微笑。这神秘含蓄的微笑,也许就是友好的柬埔寨人保持着淡泊从容的心境,微笑着面对生活艰辛的力量吧! ![]() ![]() ![]() 塔布伦寺,掩映在茂密丛林深处的一座庙宇,盘根错节的巨树缠绕着佛塔,掀开石阶,吞没半倒塌的建筑群。因为安吉丽娜.朱莉出演的电影《古墓丽影》在此取景而人气飙升。 寺庙内,残垣乱壁,倒塌的石头随处可见,每一块石头都有着千年的历史故事。里面四通八达,若不是沿着木栈道走,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最神奇的是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树(也有说是无花果树和榕树的),它们与残破的建筑相互纠缠在一起,用它那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钻入石缝,盘旋在房顶上,牢牢地纠缠着一块块长满绿苔藓的石块,与神庙融为一体,永不分开。 这神奇壮观的景象,都是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经过千百年的生长才形成的,盘根错节的热带树木,在撕裂寺庙的同时又支撑着寺庙,使其不完全坍塌,但自然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有些建筑已经快被树根摧毁,靠铁柱支撑。人们无法想出既不让古树枯萎,又不让古寺受损的方法,因而放弃了修缮,只能眼看着两者更深地结合,至今还保持着19世纪被德国旅行家发现时的模样。参天蔽日的古树与沧桑的古迹如此亲密地纠缠在一起,让人觉得无比的浪漫,即便这浪漫的结局也许是毁灭,也依然叹为观止。 ![]() ![]() ![]() 吴哥窟的壮观,巴戎寺的神秘,塔布伦寺的凝重,各具特色,无比密集地冲击着你的神经。燥热的空气中有淳朴善良的柬埔寨人的微笑和热情。 晚上,你可以乘坐当地随处可见的“嘟嘟车”逛逛古老的夜市,鲜美的热带水果,精美的木雕,美味的柬式小吃,舒服的按摩,应有尽有;或者去热闹的酒吧街喝上一杯冰爽的啤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柬埔寨,贫穷、地雷、西哈努克、吴哥……它们像面多棱镜,折射着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伤害,但柬埔寨人善良、乐观、坚忍的内心依然像凤凰花一样灿烂! ![]() ![]() ![]() 作者简介 ![]() 姚媚娥,江西贵溪市人,从事教育工作。爱文字,爱生活,更爱用温暖的文字记录美好的生活。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