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宋文盼 | 游南沙天后宫

 香落尘外 2020-03-14

游南沙天后宫

文/图:宋文盼

版式设计:Effi

        早就听说过南沙天后宫,据说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妈祖庙,祭拜的是天后林默,常年香火旺盛。

        决定去南沙天后宫时,天气不错!但准备出发时,海珠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出发了。

        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又转乘公交车,终于到达目的地。南沙区风和日丽,伶仃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想想一个小时前的鬼天气,心情也阴雨转晴,这种感觉很奇妙。

        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区大角山东南麓,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我没有急着买票进天后宫,先在伶仃洋岸边徘徊了好久,有很多人在岸边玩水嬉戏,浪涛不断拍打着海岸,孩子们在岸边堆砌出一座座城堡。伶仃洋波澜壮阔,一眼望不到尽头,使得一艘艘大船如同小舟一般缓慢地移动着,不时传来阵阵马达的轰鸣声。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曾写过:“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站在这里,仿佛感受到了文天祥被俘时的孤苦和为正义献身时的高风亮节。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来到天后宫售票处,买好票后,就进入了宏伟的天后宫。

        放眼望去,天后宫并不大,但气势宏伟,到处香烟袅袅,清幽而庄严。其结构主要由天后宫广场和宫殿建筑群两个部分组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高耸着高达14.5米的天后石雕像,在这里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据说此石雕由365块细心雕琢的花岗石构成,象征天后一年365天的庇佑。在天后石像脚下,有很多和平鸽,不惧生人,很多游客在这里留影。

        再往后走是宫殿建筑,在天后宫广场的后方,依山而建,顺势而上。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正门牌坊,穿过牌坊到达山门,即是天后宫的正门,室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两尊神像。继续拾级而上,山门的两侧有钟楼和鼓楼,我曾在善举箱里放入五元钱,然后敲击钟鼓。在山门的上方为献殿,殿内供奉“蹈海天后”,四海龙王在两旁站立。再上方是整个天后宫的中心,即正殿,有木雕神龛,供奉3.8米高、香梓木雕、贴金的天后像。寝殿则在正殿之内,在这个寝殿中特别安置了一台织布机,传说中天后娘娘曾在15岁时,于一次织布途中从海上救父脱险。另外,寝殿中还摆放着床、梳妆台及镜子。

        我没有在每一处宫殿内久留,很快便到了最高点——位于最后方的南岭塔。塔高45米,属于楼阁式建筑,只是不能上去。如果能登顶,便可远眺整个南沙天后宫。

        其实不必遗憾!很快我就发现,从正殿前面广场的栏杆处,一样可以俯瞰整个天后宫以及远处的伶仃洋。我在那里停留了很久,即使是在最高处俯视,天后的背影依然高大,她朝着伶仃洋的方向,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渔民,生生不息。

        我正望着山下的天后宫出神,突然从远处传来轮船启动时的轰鸣声。循声望去,一艘船正缓缓启动。这个时候,从这里俯瞰伶仃洋,更多了一些遐想。我来了兴致,遂作诗一首。

         南沙深处藏高山,

         登顶遥望伶仃洋。

         鸣笛震天传百里,

         何人此刻将远航?

        诗作完,继续四处参观。在天后宫游玩,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不会感到太累。在这样环境清幽,庄严肃穆的地方,你只需静静地观赏每一处停留过的地方。欣赏古亭的雅致,殿宇的辉煌,池塘边的杨柳,还有那棵挂满万千条红丝绳的姻缘树。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下山时,我尽量放慢脚步。阳光依旧灿烂,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山顶树木繁茂,不时有风吹过。

        南沙天后宫一游,我悟出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因为偶然出现的某种原因,而轻易放弃原本的计划。我想,这个道理,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同样是适用的。

作者简介

宋文盼,湖北天门人,初中肄业,工厂员工。人在车间干活,心却在文字的天空里恣意飞翔。近年有诗歌、散文和小故事等发表在各种刊物杂志和网络平台上。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