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 (八)

 香落尘外 2020-03-14

千古无字碑

——寻找巴蜀历史人物之武则天

作者:张中信    图源:网络    版式设计:路人

(八)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当了皇帝,并将李唐江山改为了周武社稷。短暂的兴奋之余,随之而来的却是将如何治理由大唐变脸而来的大周,这个貌似强大却又病魇缠身的庞大帝国。

武则天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表演艺术家,铁血女强人,为了巩固大周政权,她断然采取了与一般君王迥然不同的治国方略。登基伊始的第一把火便是重用来俊臣、周兴等酷吏,通过他们的残酷统治,来收拾那些反对她的人(这其中不乏忠臣良将),当天下人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后,她又大量起用徐有功、狄仁杰这些正直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来治理国家。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要治理好国家,非这些能臣贤将出马不可,那些酷吏们用多了只会添乱作祟。

天授二年二月,酷吏丘神绩因罪被杀,有人告发另一个大酷吏周兴同谋。武则天别出心裁,居然派了天下酷吏的祖师爷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笑里藏刀地请教周兴:人犯若不供罪,仁兄有何妙招?周兴说,你用柴火猛烈烧烤大瓮,然后把犯人往瓮中一甩,他就肯定招了。来俊臣立马叫人烧烫一大瓮,然后拿出圣旨说:“周兄,请吧!”这就是由酷吏演绎的“请君入瓮”典故的由来,因而来俊臣被称为是大周时最狠毒的刽子手。

历朝历代,正直正派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由衷地敬重,包括他的敌人;而卑鄙下流的小人绝对会为人所不齿,哪怕利用他的主子获得一时之利,武则天深谙这个道理。她奖励告密者、重用酷吏、制造冤假错案,只是为稳定自己统治的非常之举,而非治国之策。当她一心要治理国家时,她就要将来俊臣们一个个处理掉。来俊臣被武则天拿下行刑之日,洛阳城万人空巷,他的人头刚被刽子手砍落地,人们就疯了般扑向来俊臣的尸体,千刀剐万人践,以泄心中之恨。眨眼间,来俊臣化为一摊血腥,其残酷场面传到武则天耳朵里,也令她一连几天都心惊肉跳。她终于领略到民意不可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武则天坚持“不徇私情”的政治风范,感召了朝廷大臣们,也使一度恶劣的社会风气逐渐好转,连那些死抱男尊女卑的人也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内心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华丽文采和治国本领。

史学家认为,武则天为政“虚心纳谏,有古贤王之风”,从某方面讲,即使古之圣贤也鲜有比得上的。历史上有名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不是早年纳谏晚年拒谏?越老越妄自尊大,越老越刚愎自用。武则天早年励精图治,晚年越活越清醒,精力充沛、决断准确,全无衰老倦政之象。圣历二年九月,京城有梨树开花,人们视为祥瑞,言是圣上恩泽草木。唯独凤阁侍郎杜景俭说是为臣之过,臣辅佐陛下,协调阴阳,谁知阴阳失调,九月梨花开。众人大惊,如此讥讽皇上,大祸必至。武则天听后却大为感动:“卿真宰相也!”可见,这位垂暮的女皇帝并不犯糊涂。

武则天称帝后,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共取进士二百零五人,而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五十五年间,取进士一千多人,中唐护国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政权的稳定。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十二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主张,高宗略有施行。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她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三百八十万户,到神龙元年,增长为六百一十五万户,几乎增长了一倍。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关系方面,武则天也做了很多努力。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宿将名帅,更由于均田制的逐渐瓦解,使得府兵减少,国家防御力量较弱,“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即由那时而来,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

在西北,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高宗起用裴兴俭经略西域,于调露元年(679)重置四镇。垂拱三年(687),正当武后忙于篡位时,吐蕃又占领了安西四镇,其前锋直达敦煌。武后称帝后的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本来已经被灭,唐高宗在位时期突厥复兴。调露元年(679)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发了战争,双方互有胜败。武则天称帝前,抗击突厥的大将程务挺因替裴炎申辩被武则天杀死,突厥的入侵更加猖獗。武则天称帝后第五年,即天册万岁元年(695)十月,篡位的默啜可汗为了争取中原王朝支持遣使请降,武则天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后来默啜因帮助平定契丹有功而被封“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圣历元年(698)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准备娶默啜女为妃。默啜以武延秀非李氏为由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并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武则天起先命其内侄武重规等领兵四十五万反击默啜,但毫无成效。武则天不得已立其子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又任命李显为河北道元帅,招募士兵讨伐突厥,但实际领兵出征的是副元帅狄仁杰。默啜得知唐朝大军将出发,即将从赵州、定州掠夺的男女八九万人全部杀死,饱掠而去。狄仁杰领兵十万,到赵州时突厥人已经撤退,他一面安抚百姓,又严令部兵不得侵扰百姓,河北才算安定。此后默啜恃强一再侵扰中原北边,采取时和时战的策略,双方关系时好时坏。

在东北,武则天时期契丹崛起,万岁通天元年(696),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进攻河北地区。武则天三次派兵讨伐,损兵折将,在奚和突厥帮助下才得平定。

长安二年(702),武则天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对吐蕃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3)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

另外,武则天时期府兵制开始瓦解,武则天根据实际情况在募兵制度方面有所创新,在边疆地区招募“团结兵”(团练),“团结兵”具有一定雇佣兵的性质,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意义。

(未完待续)

千古无字碑系列;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 ——寻找巴蜀历史人物之武则天(一)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 ——寻找巴蜀历史人物之武则天(二)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寻找巴蜀历史人物之武则天 (三)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 (四)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 (五)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 (六)

【成都专栏】张中信 | 千古无字碑(七)

作者简介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