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专栏】 张中信 | 成都书—十四万人齐解甲

 香落尘外 2020-03-14
 

【成都专栏】

文:张中信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成都书系列

十四万人齐解甲

——历代文人与成都之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咏叹国破家亡的哀怨之作,充满男子汉的激昂和愤懑。然作者并非须眉男子,而是一个柔弱的宫中女子,她的名字叫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昶的宠妃。

花蕊夫人,以其特有的天才诗情,像一颗划过文坛的璀璨流星,闪烁着灵性和睿智,把我们的思绪引向刀光剑影、波诡云谲的五代十国时代。

花蕊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宫中女词人。她以“宫中人”的身份写“宫中事”,全景式地勾勒了宫廷生活的脉络。她创作的百余首宫词,既是一部写实纪事的宫廷史诗,也是一部记录国家兴盛衰亡的“史记”。在她的笔下,宫事、宫景、宫情、宫怨、宫悲,生动清晰,婉约典雅,自然天成。

花蕊夫人本姓徐,出生于灌县古城(今四川都江堰市)。其父徐国璋原为前蜀皇帝外戚,前蜀灭亡后,见诸侯纷争,狼烟不断,便急流勇退,弃官归田,以诗书自娱,过着田园牧歌式的乡居生活。僻居乡村时,他常去青城山采药,并用自制偏方为老百姓免费治病,再口碑甚佳,被当地人尊为“活神仙”。

关于花蕊夫人的出生,野史中有“花蕊感孕”之说。传说其母梦见芙蓉花开,吞下花蕊,遂生下一女,取名慧。慧儿出生后,徐氏见女儿貌若天仙,聪慧过人,便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他们在宅院的后面专门为女儿修了一座后花园,楼阁亭台,小桥流水,一年四季,鲜花不谢。慧儿的闺房、书舍、琴室、剑厅均坐北朝南,一字排开。窗下是曲折蜿蜒的羊马河,对岸是古朴宁静的小场镇。

在这座被称作“慧园”的后花园里,慧儿3岁开始习字学诗,6岁吟诗作画,9岁弹琴歌舞,12岁骑马舞剑,长到15岁时,已出落成风姿绰约、才情横溢的天之骄女。当地的达官贵人、纨绔子弟纷纷托媒求婚,均被徐国璋婉言谢绝。慧儿也谨遵慈训,花前赋诗作画,月下抚琴弄剑,经冬历春,孜孜不倦。像一只浸润在文化长河中的蜜蜂,她不断地采集花粉,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少女怀春梦。

徐慧17岁那年,适逢蜀主孟昶降旨选美,被选中入宫,因其绝世的容貌和惊世才情一路“过关斩将”,在三千美女中脱颖而出,让蜀主孟昶也为之心摇神曳:爱卿真乃绝代佳人,足以美盖世间美女,西施消瘦了一点,没卿丰满;贵妃丰腴了一些,没卿苗条;貂蝉个头不够,没卿高挑。卿就是卿,历代美女无法比拟。世人爱以花比美女,依朕看,花亦不足以拟其色,而似花蕊之翾轻也,赐卿别号“花蕊夫人”吧。刚刚入宫的徐慧,便博得了孟昶钦赐“花蕊夫人”的千古芳名。

蜀主孟昶自从父皇手中接过皇位以来,他尚能体恤民意,任用贤臣,国内还算比较安定,可北方的大宋一直虎视眈眈地威胁并窥视着后蜀。面对强势的大宋,孟昶日夜不宁。花蕊夫人见皇上闷闷不乐,也不便推辞,走至花旁,随手折下一枝芙蓉,拿在手里轻轻把玩着,一首宫词应声而出: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

花蕊夫人吟罢,倚在花枝旁含情脉脉地望着孟昶。此时的孟昶已被花蕊夫人的才情完全折服了,见她绰绰风姿立在花丛中,那种风情又怎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不禁脱口而出:“好一个花蕊夫人!”这些日子,也只有花蕊夫人出现在身旁,孟昶才能一扫心中的烦恼。

此后,孟昶对花蕊夫人更是宠爱有加。孟昶知道她最喜爱芙蓉和牡丹,为博其欢心,在宫中特别建造了一座“牡丹苑”,并从外地征调来很多善种牡丹的工匠,培植了许多异种的牡丹。后蜀的宫中,乃至成都城内,一夜之间几乎变成了芙蓉和牡丹的天下。

由于皇家的青睐和影响,成都城中,连寻常百姓家也开始种上了芙蓉和牡丹。每当花开季节,花儿远看如朝霞灿烂,近闻则花香浓郁,鲜花锦簇中的成都显得更加让人流连忘返。

花蕊夫人不仅美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富有文学才华。孟昶也本是个才子,经常与花蕊夫人对诗吟句,填词作赋。夫唱妇随,恩爱无比。只有这个时候,孟昶疲惫的心才会变得轻松一些。

蜀国虽名为国,却只是偏安于一隅的一个地方小王朝,民生勉强可以自保。北方有强大的宋朝,君主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励精图治,一心要平定天下。孟昶深知在兵强马壮、幅员辽阔的大宋王朝面前,蜀国想与之分庭抗衡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他又不甘心做亡国之君。于是,他一方面向大宋捐饷纳粮,俯首称臣,另一方面又试图整军备马,以期拼死抵抗。花蕊深知孟昶的苦闷,可她一个弱女子于军国大事又能帮上什么忙呢?她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孟昶苦闷时,以她的温柔来抚慰他。孟昶知道花蕊夫人的良苦用心后,对其愈发疼爱有加。

公元965年,宋太祖派出两路大军分别从北路、东路进兵,攻打后蜀。在北宋的强大攻势面前,后蜀军队溃不成军。朝堂上文武百官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出战,一派主张投降。后宫早已慌作一团,嫔妃们惶惶不可终日。那些一触即溃的后蜀军队,根本无法面对势如破竹的大宋军队。为使后蜀百姓免遭战火祸害,孟昶只得向宋太祖赵匡胤修表请降,甘愿作一个亡国之君了。

宋太祖赵匡胤接受孟昶的请降,蜀国君臣暨后宫佳丽全部成了北宋的阶下囚。后蜀王国宣告灭亡了。

后蜀降宋,孟昶一夜间由天子沦为阶下囚。宋太祖赵匡胤接到孟昶的降表后非常高兴,命令孟昶即刻带着家眷到首都汴京接受封赏。宋太祖接见并安抚孟昶后,封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授爵秦国公。这样做无非是想收揽人心,为其他降将作一个榜样而已。

第二天,花蕊夫人同孟母太夫人一起进宫谢恩。赵匡胤早就听说过花蕊夫人美貌非凡,才情绝世。当花蕊夫人含羞走至赵匡胤跟前,太祖审视之下,不觉心中暗自惊叹:好一位倾国倾城的蜀中美人!这次相见,花蕊夫人给宋太祖留下了无法忘却的印象,太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花蕊夫人!”

那次相见,花蕊夫人从赵匡胤的目光中似乎预感到一些不好的兆头。她终日提心吊胆,暗中企盼上天保佑她与孟昶能够平安无事,相伴余生。

一天晚上,宋太祖突然召见孟昶进宫宴饮。花蕊夫人预感到不幸就要降临,很想叫孟昶不要去,却又无法阻止。转念又想,若太祖真起了杀害孟昶之心,躲过了今日也躲不过明日,一切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夜深了,孟昶还没有回来,花蕊夫人担心至极。直到夜半时分,孟昶才酒醉归府,她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然而,第二天早上,孟昶便觉得胸闷气喘,吃不下饭。花蕊夫人慌了,急忙请御医前来诊治,不料孟昶病情越来越严重,没过几日便卧床不起,生命垂危。

花蕊夫人守着病危的丈夫,暗自流泪。她知道是自己害了孟昶,孟昶这次患病太突然,不能不叫她起疑。然而她除了在病床前哭泣,压根无处倾诉,她能指控宋太祖毒害了孟昶吗?

孟昶望着床前流泪的爱妃,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此前,他还暗自庆幸终于保住了一条命,可以和爱妃长相厮守了。他实在舍不得丢下爱妃,然而他已没有力气再为爱妃描眉抹脂了。不久,孟昶死于府邸,年仅47岁。

孟昶死后,花蕊夫人十分悲伤,孟昶的母亲则更加悲痛欲绝。她亲眼目睹了宋太祖对花蕊夫人流露出来的喜爱之情,也明白儿子为什么会暴毙。后蜀亡国在先,儿子身死在后,她也实在没有希望活下去了。几日后,老夫人也含恨绝食而死。

花蕊夫人明白孟昶的死因,深知正是自己给孟昶带来了杀身之祸。她入宫虽然短暂,却与孟昶夫妻情深。如今孟昶离她而去,又怎能不让她伤心欲绝呢!她想随孟昶而去,却没有自杀的勇气。她身着孝服为丈夫守灵,既悲恨丈夫的先她而去,更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

宋太祖自从见了花蕊夫人后,便开始神不守舍。多次传召花蕊夫人进宫陪酒。花蕊夫人身负亡国丧夫之痛,哪有心情饮酒作乐,然君王的命令不得不从。酒席宴上,太祖命她饮酒歌舞,她实在无法强颜欢笑。然而,她那冰清玉洁的神情,却勾起了赵匡胤加速占有她的欲望。为讨好她,使她早日忘却亡国丧夫之痛,不久便加封她为妃子。

花蕊夫人本善工笔,为纪念亡夫,她亲手描绘了一张孟昶的画像,供奉在内室中。每日对着画像祭拜,以慰藉自己心中之苦,祭奠孟昶的在天之灵。

赵匡胤终于发现了这幅画,心中顿起狐疑。追问花蕊夫人所供奉的究竟是何人?花蕊夫人察颜观色,见太祖面带怒容,便机智地回答:“臣妾供奉的是张仙的画像啊!民间传说对张仙祈祷,可以保佑生子。臣妾是希望能够为陛下生下龙子。”太祖听后转怒为喜,也就不再追究了。

宫中的嫔妃们却因此对“张仙子送子图”信以为真。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谁不想多生龙子求得皇帝的宠幸呢?便都在自己的居所供奉着“张仙”的画像。一时间,宫中供奉祈祷之风大盛,也算是冥冥中对孟昶的一种祭祀吧!孟昶泉下有知,也一定会十分感念。

宋太祖对花蕊夫人虽然宠爱有加,在准备立她为皇后的事上却受到了朝臣们的极力阻碍。自打被宋太祖占有后,花蕊夫人就变得不苟言笑。一开始这种矜持尚能吸引皇帝的眼球,日子久了,太祖也就厌烦了。他毕竟是皇帝,三宫六院美女如云。不久,太祖就喜欢上了左卫将军宋偓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并很快立她为皇后。此后,花蕊夫人在深宫中就更加寂寞了。

花蕊夫人终于病倒了,她多么希望宋太祖能来看望她。然而太祖整天待在宋皇后宫中,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费尽心机弄到手的美人。花蕊夫人终于失望了,她没有为丈夫守节,反而委身于害死自己丈夫的仇人,她还有何面目去见先她而去的夫君孟昶呢?一个寒冷的秋夜,花蕊夫人带着羞愧与悔恨,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花蕊夫人短暂一生写就的158首宫词,经十笛、艳娘等艺人整理、演唱和传播,很快便在民间广泛流传。经加工编纂成《花蕊宫词百首》,盛传于世,堪称中国宫廷艺术绝无仅有的奇珍异品。

中国封建王朝自秦以降,泱泱华夏王朝林立,一统天下有之,偏安一隅有之。关于宫廷的记载汗牛充栋,可唯独前蜀,后蜀留下了独创性的“宫词”,且作者均为宫中之人。相比李白,李商隐等文人墨客所写的宫廷诗,何其天壤有别。这应当是蜀文化发展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显著特例。

解读花蕊夫人的宫词,我们首先看见的是她笔下皇宫内苑美轮美奂的景色,以及没有战争阴霾的气象: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抒写皇帝与妃子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宫,顾盼夕阳映照下的花树,细数着锦江上的归船,真乃气象万千:

翔鸾阁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

望见内家来往处,水门斜过罨楼船。

至于蜀后主居住的这座历史文化古城,花榭歌台,在她的笔下则更是令人神往:

离宫别院绕宫城,金版轻敲合凤笙。

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而对皇宫内太监和宫女们嬉戏采莲场景的抒写,则显得更具人性味和生活气息:

内家追逐采莲时,惊起沙鸥两岸飞。

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在花蕊夫人这些宫词中,大凡皇宫生活,帝王起居,君王上朝,君王巡幸,无不涉猎。对帝王微服私访,巡幸市井的抒写,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千多年前的成都市井生活:

春早寻花入内园,竞传宣旨欲黄昏。

明朝驾幸游蚕市,暗使毡车就苑门。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还在宫词中对宫庭间的倾轧和争斗,作了十分逼真的描述:

斗草深宫玉槛前,春蒲如箭荇如钱。

不知红药阑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钿。

可以放胆说,花蕊夫人及其宫词留给天府成都的历史影响以及艺术品质,要远远超过她的亡国夫君蜀主孟昶。那么,就让我们以清代诗人黄俞的诗作《花蕊夫人宅》,当作本文的结束语吧:

歌舞当年进蜀王,应怜遗址牧牛羊。

茸茸细草堆芳径,漠漠寒烟覆短墙。

城上竖旗千载泪,宫中题恨满帘霜。

英雄多少埋荒土,不及夫人姓字香。

 

作者简介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