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葡萄 ❤ 文:细雨 版式设计:Effi 图源:网络 八月,是新疆瓜果飘香的季节,更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再次故地重游,回到了我曾经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新疆,又一次品尝了蜚声中外的吐鲁番葡萄。 新疆的葡萄甜,吐鲁番的葡萄更甜,源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吐鲁番历史上曾隶属于高昌古国,是我国最低的盆地,也是仅次于约旦死海的世界第二低地。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每年的6至8月,平均气温都在三十度以上,吐鲁番的气温极高,极值曾高达四五十度。又多风少雨,全年几乎有十个月不见雨雪,气候异常干燥。 吐鲁番葡萄最享盛名的是产自葡萄沟的葡萄,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大峡谷,座落在吐鲁番市的东北市郊,长达IO公里,进入葡萄沟,犹如潜入葡萄的汪洋大海之中,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葡萄,都在这里茁壮成长。吐鲁番的葡萄有200多个品种,品质上乘的有无核白、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琐琐葡萄等十几个品种。 无核的白葡萄,在葡萄沟种植最多,是葡萄中的珍品。这种葡萄粒的大小如蚕豆,滴溜珠圆,甜如蜜,无核而多肉,干后呈白色,故得此名,汉时为进贡之佳品;马奶子葡萄,因果粒形状像马的奶头而得名,粒大,味甘,色如碧玉,粒长可达三厘米,重可达五六克;琐琐葡萄是吐鲁番特有的,形小如胡椒,晾干入药,可免牛痘,治麻疹,退高热。另外还有红如玛瑙绿如珍珠的喀什哈尔,比夹干等十几种葡萄。 走进吐鲁番,火焰山下风景如画,郁郁葱葱的绿洲,一片连着一片,如玉如翠的葡萄架一眼望不到边,香甜可口的各种葡萄,任品任尝。热情好客的果园主人,不厌其烦地向你推销各种葡萄,特别是葡萄干,更是游客需求的首选,因为携带方便,保存期长,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吐鲁番的葡萄,除了收获季节鲜食外,更多的是被用于晾干制作葡萄干。当地的维尔族果农良制葡萄干的方法很独特,他们利用当地气候干燥,夏秋多风,气温高等自然条件,在向阳的山坡,高地,沙碛地,用土坯砌出一座座约两层楼高的荫房(维吾尔族称“琼吉”),形似“古城堡”,四壁布满梅花型的孔洞,用于通风。葡萄收获后,一串串地悬挂在房里的木齿上,让四周的热风对流吹烘,而避免阳光的直接曝晒,约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制成碧绿透明,甘甜柔软,味道香浓,颗粒饱满的上等滋补品——葡萄干了。 新疆的气候干燥,无霜期长,早晚温差大,阳光照射时间也长,给各种瓜果成长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生产环境,成就了优良的葡萄品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吐鲁番长年干旱少雨,大片绿洲农作物的灌溉,得益于坎儿井的滋养,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是新疆荒漠地区的一项特殊灌溉系统,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量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坎儿井的结构,是由坚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季节有大量的雪水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人们边游览坎儿井,边捧渠水品尝,水质甘甜清凉,无杂质。虽然地面上酷热似火,但身在坎儿井闪,却是凉爽宜人,情不自禁地对古人的伟大创举肃然起敬。 返程乘坐乌鲁木齐——郑州的航班,早晨特意在果园采摘了一箱带着露水的新鲜葡萄登机,飞机飞越祁连山,三个多小时后到达郑州,当天晚上就回到了油田。亲朋好友也分享了新疆特产的葡萄,无不交口称赞。 作者简介 细雨,原名刘持跃,河南省南阳县人氏,退休干部,现居住河南南阳油田,有多篇文章在《石化老年》,河南石油报发表。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