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王宜茂 | 父亲的老屋

 香落尘外 2020-03-14

 

父亲的老屋

文:王宜茂            版式设计:花黎

1

记忆中,父母一直住在老屋,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老屋门朝西,门口只有一块不足四平方米的水泥地坪,那是母亲一直引以为傲的晒农作物的地方。其他地方全是黄泥,天一下雨,穿着胶鞋,泥烂路滑,一陷很深。

这老屋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根基由六七十公分高的毛石砌成的,周围都是自家小窑烧的红砖砌的,内山墙是土坯。屋面是水泥行条,上面稀疏地钉上一层望板,盖上灰瓦。老屋迄今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至今安然无恙。它一直陪伴着父母,毫无怨言。父母住惯了,一步也舍不得离开它。

每当我回到父母住处,脚步踏进老屋时,总觉得老屋阴暗潮湿,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我们姊妹四个都在城市买了房子,过上温馨幸福的生活,可父母仍住在祖祖辈辈生活着的老地方。

走进堂屋,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的墙体,当初粉刷的白灰墙皮严重脱落,像牛皮癣,墙壁斑驳陆离。抬头仰望屋顶,灰暗的顶部漏着亮光,水泥行条与旧望板已被熏黑。父亲自己亲手拉的蛛网似的电线严重老化,带有黑烟的插座仿佛在叙说着老屋曾经的故事。堂屋中间一台吊扇是父亲收破烂时收购的,他觉得能用,满心欢喜地在堂屋两批山墙中间架一根横木,将吊扇用铁丝捆在横木上。没有调速器,聪明的父亲直接用电线接上插头插入插孔。一通电,吊扇就像筛糠似的摇摆不定,那是父亲的杰作。一张褪了色的供柜放在上面,供柜上堆满了杂物。一幅被熏黑了的中堂挂在上面,上面是父亲最欣赏的老寿星图画。

紧挨堂屋南面的房子是堆放杂物的储藏室。里面有鸡笼,潮湿的地面,伴着鸡笼的臭气刺入鼻腔。母亲每天早晨都撒一些草木灰在鸡笼里,却怎么也遮盖不住臭气。房间里放着老式衣柜,尼龙袋、食品袋、纸壳等横七竖八地堆在墙角。顺着行条用铁丝挂下铁钩,上面吊着一大捆旧衣物。母亲总爱有事无事地从外面拣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在她看来,都是宝贝,都收藏到屋里。大概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种爱收藏的习惯吧!

储物室的南边是卧室。卧室内从一个插孔上引出了多孔拖线板,室内布满了乱七八糟的线路。房间里安了一台空调。由于房间过大,又没有天棚。父亲自己土法上马,买了一块大雨布,从中间把卧室隔成前后两小间,前面是卧室。卧室顶部也用雨布钉好做天棚,以便关住空调释放的冷气。一张旧床上,乱七八糟堆放着各种药品和食品。床头制氧机上放着水杯、痰盂等许多东西。墙角放着一台小彩电,那是父亲无聊时消遣用的。

堂屋北面是厨房。走进厨房,一个灰蒙蒙的锅灶立在那里,烟囱高耸直插屋顶。灶面被烟熏火燎,变得黑乎乎油腻腻,灶下柴草散落一地。两口大水缸放在灶台下,盛满了水。几个泡菜坛子腌满了菜,咸水溢满地面。用了几十年的碗橱放在墙角,柜门纱网破烂不堪。

每逢父母生日或逢年过节时,我们姊妹四个就带上孩子,加起来近二十人,热热闹闹,回家陪陪老人。但只要一进老屋,看到这破烂不堪的景象,心里就不是滋味。父母都是八十上下的老人了,能享几年福?还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今年暑假,我们商量决定,对老屋进行维修,让两位老人颐养天年。

2

高温持续半个月了。今天真热,一大早,太阳就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令人窒息。

跨进父亲的老屋,我就清理垃圾,搬运家里的东西。我小心翼翼地一件件搬着房间里的东西,清扫屋内垃圾。

母亲很节俭。平时拣了很多东西,有的都堆了几十年。家里没用的陈旧物品,舍不得丢弃;别人家扔掉的花花绿绿的塑料袋也收藏着;用了几十年的断了腿的椅子,我们小时候睡过的小摇篮,洗菜用的旧竹篮头,塑料瓶,油盐酱醋瓶,烂大扫帚,锈了的铁锹锄头......我就问母亲,留着些破东西,有什么用?母亲总是说:“我们老了,干不动了,到时候都有用。”那些不知哪年留下的旧衣服,旧鞋,都能进博物馆了,我足足收拾几尼龙袋。我耐心地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她才同意扔掉它们了。

我拣着这些散发霉味、沾满老鼠屎和小虫子的东西,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多年来,我们对老人关心的太少了。早想帮父母做点事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做到。如今,他们年老了,身体懒得动弹,我们到了这个年龄,早该帮他们这么做了。

整整忙了一上午,才把屋子收拾干净。我望着空荡荡的房子,心想:父母勤劳一生,为了孩子,还有什么可用的东西?一个做饭的灶台,一张能将就躺下的旧床,一个断了腿的老式衣柜,一张能烧香求得子女平安的供柜,仅此而已。

母亲站在门外,两眼望着空洞洞的房子,心里有些惘然,嘴里嘀咕着:“我好不容易拣回的东西,都被扔了,到时候没有用怎么办?你们都着急,哪有钱买呀!”我宽慰母亲说:“妈,等房子弄好了,你需要的,一定买来!”母亲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3

二弟一大早就叮叮当当地敲起来。我们一起精心设计好电路:怎么布线,哪里留开关,哪里安插座,怎样使用方便,一切考虑周到。为了安全起见,整个线路都用2.5号国标铜芯护套线,开关、插座都用质量好的。

木工师傅吊顶是按平方论价的,天刚亮,师傅就站在人字梯上,望着土坯山墙:这墙面不平整,钉龙骨架可真费神,吩咐我要准备长一点的铁钉。师傅用激光水平仪测量四周墙壁吊顶的高度,然后用墨斗弹上线。再将木条用气枪钉在周围墙壁上,此时房间里传来了“嗡嗡”的压缩机的充气声。

接下来,就是钉横梁。这横梁先是用木条钉一个宽约四十公分,长度与两批山墙等距离的长方形木框。然后在木框两面蒙上木板,立起钉在山墙的骨架上。一间房子,等距离地钉上七八块。钉好后,师傅为了印证它的强度,双手抱住横梁上的木板,两脚悬空测试,我的心悬起来,生怕他掉下来,可是横梁一点也没有变形。

一天过去了,房间里洁白美丽的塑料扣板让人赏心悦目。

4

老屋地面常年潮湿,遇上梅雨天气,地面就积水,墙角发霉。听别人说,在老地平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做上四五公分厚的水泥,就不会阴潮了。一大早,我带上从市场上购买的薄膜,回家做地平。

今天看手机预报,又是一个酷热天气。

早晨,微风吹在身上,凉丝丝的。五点半,我就忙碌起来。穿上大褂,抱了几袋水泥,用小刀划开水泥袋,倒在砂石堆旁,水泥灰冒起的灰尘十分呛鼻。

没有搅拌机,我只好挥舞着铁锹,铲着砂石。叔叔拿着钉耙,来回和着水泥砂石,一点也不敢懈怠。我使出浑身解数,弯着腰,趁着凉快,一遍又一遍翻弄着砂石水泥。不一会儿,小山似的砂石堆在眼前。我站在水泥砂石堆上,均匀地将它们散开,中间挖一个凹凼,以便放水泡水泥浆。

这会儿,我终于可以歇一会。我迅速拿起一瓶冰矿泉水,一饮而尽,凉气直透到心底。抓起毛巾,跑到水塘边,卷起裤腿,站在水里,把头扎进水里,凉爽极了。

大约二十分钟过去,砂浆水凼里的水浸透了,拌浆开始了。

我一锹接着一锹翻动着水泥浆,使劲地搅拌着。中午的阳光故意跟我过不去,猛烈地炙烤着我的脊背,人仿佛进了蒸笼锅。我的脸上好像有无数条小虫子在爬行,汗水从头顶流到眉毛,再到眼睛,嘴巴,咸涩难忍,睁不开眼。衣服全湿透,裹在身上,汗水顺着裤管往下流到脚跟。大家都默不作声,只听见铁锹与沙石摩擦发出的“沙沙”声,我咬着牙挺住。

二弟拉着劳动车,负责运砂浆。我和叔叔用铁锹铲浆上车。我心里想:拉车舒服些,能进室内,有荫凉休息片刻。二弟看出来了,要与我调换,我欣然同意了。

我推着劳动车,站在砂浆堆旁边,舒心地看着他们弓腰使劲,心里感到很惬意。

可当我拉着满满一车砂浆进门槛时,却觉得车子好像有几千斤重,车子怎么都不听使唤,一道小小的门槛,我连续推了十几次,使出浑身力量,也上不去。最后还在二弟的帮助下,才勉强推了上去。进了大门,还要经过一扇与车子宽度几乎等距离的小门,我推着车子,试来试去,就是进不去。奇怪,刚才我看二弟推车进出自如,我怎么就不行呢?关键时刻,二弟又上来帮忙。只见他手扶车把,屏住呼吸,两眼瞄准左右两边门框,轻易通过了。空车返回时,我拉着车子,一不小心,车架碰到我的脚踝,擦掉一大块皮,鲜血直流,钻心地疼,仿佛钉子扎进去一般,我龇牙咧嘴。此时,二弟说:“干活可不是拿笔杆,要有点力气,还要有眼头才行。”我听着二弟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放下车子,拿起铁锹,又翻起浆来。

下午,我们一刻也没有休息,门前三四十平方的水泥稻场也做好了。

虽然今天流点血汗,收获却颇丰。

5

今天,漆匠师傅忙碌起来。

师傅很细心地铲除陈旧墙皮,耐心地填好凹凼。裂缝处用塑料网粘上,然后用护墙宝一遍又一遍地批上,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天,比画家画画还要细心。他是在给墙壁穿上一件新衣服。几天下来,室内焕然一新,整个房间洁白明亮。

6

十几天艰辛的劳动,换来了面貌一新的老屋。

如今,门前是平整宽阔的水泥稻场,周围用铁丝网扎起来,形成了一个小院。小院的南边围起了一个供鸡活动的场所,人畜分离。

走进大铁门,就看到新做的平整干燥的水泥地面,洁白平坦的墙壁,印着美丽花纹的天花板。两盏LED灯照得房间通亮。蛛网似的电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观安全实用的线路。房间里添置了衣柜、木床,安上了纱门纱窗。厨房里有新购的碗橱,加长的案板,红色塑料储水桶,一切东西都摆放整洁有序。

父母整天乐呵呵的,就像家里刚办了一件大喜事。母亲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逢人便说:“我们现在跟在城里一样了,什么都不缺。跟过去比,简直是在天上!享福透了。”

作者简介

王宜茂,男,本科学历,初级中学高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垂钓时心静如水,养花时耐心等待,写作时文思泉涌,在多家文学平台发表文章几十篇。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花黎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