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专栏 | 张中信 | 出师未捷身先死(4)

 香落尘外 2020-03-14

【成都专栏】

文:张中信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出师未捷身先死

寻找巴蜀人物之诸葛亮(4)

平定南中虽然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蜀国后方,但北伐仍然困难重重。首先是国力有限,限制了蜀军员额。黄初二年(221)蜀国户口20万,如果达到魏军的规模,建立40万军队,每户需征兵两人,这是不可能的。蜀国以有限的人口既要出兵保持北伐军的数量,又要留有劳动生产余粮,供应蜀军作战,深感压力巨大。

其次是地形和运输上难度很大。地形上的难度,造成边界利守不利于攻。蜀、魏边界分东西两段。东段边界南为蜀国汉中,北为魏国关中,中间隔着秦岭谷道。边界西段是汉中、梓潼同魏国武都、阴平的边界,也是山地和高原地形。蜀军北伐是以小国进攻大国。诸葛亮克服重重困难,展开全面的战争准备。

政治上,他确立大权独揽的体制,恢复联吴抗魏的国策,协调统治集团内刘备北方故旧人士、荆州人士和益州人士间的关系。经过努力,蜀国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风化肃然。        

经济上,他实行先农后战的政策,对自耕农先“存恤”,后役使;重视水利灌溉工程。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都堰(今都江堰)看作“农本,国之所资”,北伐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加强盐铁业管理,采用新能源天然气煮盐提高出盐率,大力发展丝织业,促进商业。蜀中出现了晋人袁准称赞的“田辟,仓实,器械利,积蓄饶”以及左思描绘的“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的兴旺景象。手工业、商业也获得发展,蜀锦独步三国,价格昂贵,可以换回大量黄金。成都市面呈现“市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的繁荣景象,境外同吴、魏、盘越国(今孟加拉)、天竺(今印度)进行了贸易往来。

军事上,他平定南中叛乱,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个不安定的南中变为出兵出物的大后方。他任命张裔为司金郎将,主持兵器打造,装备修缮。同时,抓紧军队治理,加强蜀军纪律性,大力抓紧讲习武事,提高蜀军技术、战术水平。

在准备到一定程度后,捕捉时机成了重要问题。《隆中对》设想北伐的时机是“天下有变”。自从夺取益州以来,只有关羽北攻襄樊前期,出现了大好形势,接近“天下有变”。此后即发生逆转,荆州遭到偷袭,刘备惨败。建兴四年(226),诸葛亮在练兵时,传来魏文帝曹丕去世的消息。这虽然谈不上“天下有变”,多少也是有利的,况且自己已经46岁了,似乎不能再等下去。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决心实施北伐。首先要进驻汉中。诸葛亮到汉中后,距成都两千余里,日常事务无法遥制,蜀国必然形成两个权力中心。因而他恳切地向后主写下了一道出师的表章。

《出师表》首先分析了蜀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危急状况和刘备集团奋发图强的形势,对后主提出了要求:首先他回顾了先帝创业的艰辛,“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对宫中府中这两个权力中心,诸葛亮对后主刘禅不放心,担心他处置不公引起不和,因此特地嘱咐后主,内外朝的刑赏不能有两个标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还再三嘱咐后主,信任他所安排的后方官员,告诫后主用人路线关系事业成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接着,诸葛亮动情地剖明自己心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历代以来,都有一种说法,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流泪者对国家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对父母不孝。我不敢与“二十四孝”中任何一人相比,但作为一个平民之子,我以为自己对父母是绝对孝顺的儿子,但我读李密的《陈情表》时感觉一般,根本没有潸然泪下的感觉。但我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凡三十年,却百读不厌,尤其是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段感同身受,每都均禁不住心旌摇曳,热泪盈眶。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不经意的神祇在牵引着我的意念,在我与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之间形成了默默的心灵感应。

诸葛亮明确指出北伐的最终目的消灭曹魏,返回旧都洛阳,恢复大汉一统江山。《出师表》递上后,刘禅下诏令诸葛丞相北伐曹魏。

蜀汉建兴五年春,诸葛亮率军北上,千里跋涉来到魏蜀两国交界的战略要冲汉中。为确保汉中防御,在汉中西口险要处营建阳平关和白马城。远望汉中北面,巍巍的秦岭隔断了魏国。诸葛亮迅速熟悉地形,了解到从汉中进入魏国,有四条道路。第一条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直抵长安以南,其谷长六百六十里。第二条经秦岭褒斜道,出斜谷,进入关中西部,道路险峻多石,被曹操称为“五百里石穴”。以上两条在东段,直达关中,缺点是穿越秦岭。第三条出阳平关,经故道、散关,北上陇东。第四条出阳平关西行,经魏境山高谷深、锋锐坡陡的陇南山地,北上陇右。以上两条在西段,比前两条易行。最后那条路上,还有西汉水五百里可通漕运,直达陇右祁山。

在汉中治所南郑,诸葛亮召集众僚开会,商议如何进军。督前部、领丞相司马魏延建议出奇兵,先取长安。魏延是随刘备入蜀的部属,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刘备选拔镇守汉中主将时,众望非张飞莫属,刘备却简拔魏延,令全军震惊,可见魏延行军打仗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魏延陈述他的方案道:“我愿领精兵五千,背粮人五千,从褒中(今陕西褒城)出发,沿秦岭南麓,出子午向北,不到十天,便可攻到长安。”这个计划十分诱人,但必须满足于下列所有条件方能如愿:即魏延军十天到达长安,夏侯渊弃城后,魏国援军二十多天到才能完成集结,诸葛亮大军从褒斜道定可如期会合。显然,魏延之计虽然非常有吸引力,但风险太大,蜀国初次北伐,士气正高,不容丝毫闪失。诸葛亮终于吐出两个字:“悬危。”他解释说,这个方案过于冒险,如果失败是蜀军承受不起的。

最后,他定下进军路线和攻取目标,安全地走坦途,平稳地攻取陇右,十拿九稳,而且没有很大的风险。陇右是陇山(今六盘山)以西地区。攻取陇右,可以避开秦岭天险,利于西汉水漕运,这是一条坦途。陇右还是产麦区,有利于在敌境建立因粮于敌的根据地。陇右同关中相邻,可以钳制关中,顺流而下则可进攻长安。

确定攻取陇右,也说明诸葛亮制订的北伐战略目标是分阶段的,这就是:当前以夺取陇右为目标,中期以夺取长安及关中为目标,远期则东出潼关,以攻占洛阳、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诸葛亮北伐期间,三国进入鼎立初期。魏、吴都转入战略防御。魏国决定先求文治,后求武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偃武修文,休养人民,恢复生产,增长国力,招怀远方,因而对外仅采取守势战略;东吴主张发挥独有的江防和水军优势,并依靠同蜀军的联盟,依托长江,实行重点守备,将魏军阻止于长江之外。唯有蜀国取攻势战略,最弱的国家反而最具有进攻性。这体现了刘备培养起来的蜀国独特的作风,处境越是不利,越是敢于在逆境中挑战。北伐的对手魏国实力强大,战将如云,有丰富的战争经验。诸葛亮必须兢兢业业,认真对敌,迎接对自己军事才能的挑战。

诸葛亮当面之敌,是魏国西线兵力。魏国兵力部署为东、南、西、北四线。东、南线对东吴,西线对蜀国,如果西线紧急,南线随时可以增援。西线设雍、凉都督区,都督关中、陇右及陇右以西地区,以曹真都督诸军事,驻在关中,又特设次级的关中都督区,以夏侯渊都督诸军事。黄初三年,曹真回到京都,受任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全国兵马,关中只剩下夏侯渊 。西线兵力部署情况是,关中部署着魏国直属的中央军,陇右部署着州郡兵,即地方兵,陇右是西线的弱点。

为了牵制魏国南线兵力不得增援陇右,蜀汉建兴五年(227)冬,诸葛亮策反魏国新城郡太守孟达归顺蜀国,向南线荆州方向揳进一枚钉子,但孟达投诚后麻痹大意,最终遭司马懿偷袭而失败。

蜀汉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首次率军进攻魏国。以声东击西之计,令镇军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为疑兵,前据汉中之箕谷(今陕西褒城),扬言由斜谷(今陕西眉县)进攻关中之郿县(今陕西眉县),以吸引和钳制关中魏军,使其不得增援陇右;自己则率蜀军主力出汉中西北,进攻陇右祁山(今甘肃礼县),企图以祁山为根据夺取整个陇右。祁山位于陇南天水郡,有居民万户,是此次蜀军北伐要夺取的战略要点。

诸葛亮的进攻,在魏国引起巨大震动。听说诸葛亮出军陇右,戎阵整齐,号令明肃,朝野上下无不恐慌。魏明帝比较清醒,认为诸葛亮过去靠秦岭作屏障固守,魏国拿他没办法,现在送上门来,正可以乘他深入,通过内线作战把他击败。立即令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关西),驻在郿县,迎接赵云;令左将军张郃率领步骑兵五万为前锋,归曹真节制,前往陇右迎战诸葛亮。明帝亲往长安督战。张郃驻屯在荆州,接令后率部迅速经洛阳,沿关陇通道西进,须从街亭要地进入陇右,挫败蜀军夺占陇右的企图。

诸葛亮大军迅速攻占祁山、西县,对陇右地方兵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蜀国初次出兵,令魏国措手不及,三郡将领反水。陇右剩下陇西(今甘肃陇西)、广魏郡不服。诸葛亮决心占领各郡,派蜀军前往进攻。显然,切断关陇通道,阻止魏军援军进入陇右,而整个作战的关键,在于能否封闭陇右;而封闭陇右,又在于能否扼守魏军援兵由关中进入陇右的唯一咽喉通道街亭(今甘肃庄浪)。在当前情况下,守住街亭,满盘皆活;失却街亭,满盘皆输。

诸葛亮迅速组织前锋军前往街亭扼守。在选拔前锋主将时,众人以为可用有经验的将领魏延,但诸葛亮十分欣赏参军马谡,违背众意令马谡率军为前锋扼守街亭,自己坐镇西县指挥全军。马谡饱读兵书,一直充当幕僚,这回手握重兵,很想把书本知识施展一番。他率大军来到街亭,不问实际情况,违背诸葛亮嘱咐,主力部队不据险守城,反而舍水上山,驻在街亭南山上,企图实现兵书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张郃军到后,直逼山下,切断马谡军水源,然后展开进攻。蜀军遭魏军攻击后,部队乱作一团,很快作鸟兽散。

街亭一失,战局逆转。诸葛亮不再享有陇右优势地位,进无所据,只得退回汉中。为阻挡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甚至不得不冒险大唱“空城计”,方才使部队全身而退。这次北伐,原本开局顺利,已经造成魏国不意、陇右兵力优势和三郡响应的大好局面,这是以后北伐再也难以获得的。如果吴国、孟达在荆州配合攻魏,必将牵制魏军荆州兵力,也许连张郃也难于西调。加之,诸葛亮在街亭之战用人不当,自己也未亲临前线指挥。最后以封闭陇右作战失败,仓皇结束了第一次北伐。

失败并不能阻止诸葛亮的决心。当年十二月,寒风凛冽中,浩浩荡荡的蜀军又向故道(今陕西宝鸡市)前进着。路尽管不好走,形势却喜人。前些日子得报,吴国地方官诈降,诱魏军深入,魏军东线曹休军深入吴境后兵败,南线司马懿军正在进行攻吴的准备,关中由于张郃从西线调回荆州而显得十分虚弱。

真是天赐良机!诸葛亮决定再度北伐。他率蜀军数万,紧急走故道,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进入关中。诸葛亮进入关中后,不急于东下打长安,而是企图指挥大军向西方陇右前进,仍然打算封锁陇道。这是一年中的第二次北伐,春天从陇上封锁魏国,这回企图从陇下隔断魏国。

当时,蜀军如果以一部兵力牵制陈仓,以主力机动野战,比较有利,但是诸葛亮倾其主力攻陈仓,恰好撞到魏军枪口上。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后来必出兵陈仓,预先部署将军郝昭守城。陈仓原有旧城,郝昭增筑新城,构成上城、下城的防御体系。

魏军紧急增援陈仓孤城。在长安,都督雍、凉诸军事曹真派将军费曜增援;在洛阳,魏明帝以驿马急调张郃 。张郃从荆州到来后,魏明帝亲自到河南城,置酒为张郃送行,令他率京都南北军三万余人增援。张郃深知诸葛亮的队伍仓促深入魏国,必缺粮草,对魏明帝说,估计自己未到,诸葛亮已经退兵了,屈指计算,蜀军的粮食支持不了十天。张郃趁夜赶赴陈仓时,果如他之前所料,诸葛亮因粮尽已经退兵。第二次北伐匆匆上阵,又草草收兵。蜀军运送粮草战线过长,粮草押运不及时,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年,魏建兴七年(229)春天,陈式率一支蜀军向魏国进发,攻占魏国边境上的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两郡。此两郡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武都是蜀军出祁山的必经之地,关系到蜀军北伐侧后的安全;阴平是入蜀阴平小道的起点,关系到蜀国防御的稳定。魏国雍州(今陕西西安)刺史郭淮率军企图反击陈式,诸葛亮得报后,率军进抵武都北境之建威(今甘肃西)迎战。郭淮自料不敌,急忙退军。蜀军攻陷两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公元230年,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在成都病逝,享年七十六岁。他死前面向北方,连喊了三声:北伐,北伐,北伐!诸葛亮闻讯,大哭一场。感叹道:我的五虎猛将全部丧尽了!至此,蜀国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老将基本凋零,蜀国也进入人才凋零的尴尬时期,历史上有名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歇后语可以见证此时此刻诸葛亮的悲哀心境。

蜀军在进行上述三次北伐时,虽没有得到吴国军队的配合,但是尚无东顾之忧,实乃联吴之利。不料,蜀国内部却有人反而开始产生对联吴政策的动摇了。

这年四月,吴国向蜀国通报孙权称帝,要求获得承认,愿意并尊吴。这事在蜀国一部分官员中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蜀国以汉统合法继承者立国,法统上不应接受刘姓以外的人称帝。因而有人主张申明正义,断绝联盟友好。这实际上是要回到刘备、关羽与东吴为敌的老路去。

正统地位的纠缠和北伐战略利益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诸葛亮觉得应当把战略利益摆在首位。于是派卫蔚陈震出使,庆贺孙权正式称帝。双方签署盟文,称颂“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给予他殊荣。这个盟文实际上是两家的军事条约,约定双方“戮力一心,同讨魏贼”。约定灭魏以后平分天下,建立东西朝:以徐、豫、幽、青四州归吴,并、凉、翼、益 四州归蜀。

诸葛亮立即感受到联吴巩固的好处,可以保证他集中精力对付魏国的麻烦。原来魏国在蜀国三次北伐后,准备全面反击。这年十二月,诸葛亮部署汉中防御,把丞相府营移至南山下,在南郑以西构筑汉城,以东构筑乐城,彼此构成犄角防御体系。

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进行第四次北伐。大军以其新发明的木牛运粮,再出祁山,企图以粮源较多的祁山为据点,夺取陇右。再攻祁山,以出敌不意。

诸葛亮到达祁山后,以大军围困祁山守将贾嗣、魏平,以王平别守南围,魏军在祁山筑城守固。诸葛亮这次出兵,招引魏国北部鲜卑部族首领阿比能,阿比能等出兵北地郡石城,牵制魏国兵力。

 这时,大司马曹真有病,魏明帝把镇守荆州的大将军司马懿从南线调到西线,任命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主持西方军事。司马懿决心集中使用兵力,令费曜、戴凌留精兵四千守上邦(今甘肃天水市),其余全部西救祁山。张郃建议,分兵驻守雍(今陕西凤翔)、郿,留作战略预备队,掩护大军侧后。司马懿不愿分兵,对张郃说:“如果估计前军能够独当蜀军,你的意见是对的;如果不能,兵为三处,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司马懿一句话泄露天机,原来他畏惧诸葛亮,要把兵力抱成一团。面对司马懿全军密集前进,诸葛亮企图在野战中歼灭该军,然后夺取陇右。他留一部兵力围攻祁山,自率主力到上陇迎战。魏将郭淮、费曜夹击诸葛亮,诸葛亮大破郭、费军。这时双方粮食都十分困难,诸葛亮乘势大割上陇的小麦。

司马懿找到蜀军最大的弱点,是军粮主要依靠国内运来,利在速战,不能久拖。也找到针对蜀军弱点的战法,即据险不战,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的军粮,拖垮蜀军,待其退兵后进行追击。

诸葛亮求战不得,无法旷日持久地与魏军对耗。只得引军退回祁山,企图调动魏军追击,在运动中寻求战机。司马懿跟踪蜀军,来到卤城(今甘肃天水)。魏军众将对司马懿阻止出战十分愤懑,张郃乘机说道,诸葛亮已成孤军,粮食又少,很快就要退却了,可分奇兵袭扰蜀军后方,不宜只前进,而不敢逼近蜀军,坐失民望。司马懿不听,坚持部队尾随诸葛亮军,找到蜀军后又登山掘营,却始终不肯交战。

祁山被围后,守将贾嗣、魏平多次请求司马懿出战解救,都不获准,怒而指责司马懿“畏蜀如虎”,质问他将怎么对付天下人的耻笑。司马懿无奈,五月初十,被迫发起攻势,令张郃攻击祁山蜀军之南围,自己率军从中路攻击诸葛亮军。诸葛亮指挥魏延、高翔、吴班分头迎击,大破魏军,司马懿垂头丧气,回到军营后坚守不出,更加坚定了避战的决心。

一个寻战,一个避战;一个心急火燎,一个若无其事。魏国与蜀国再次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

此时,蜀军不再是街亭之战和攻陈仓不下时的蜀军,而是越战越强的坚锐之师。蜀军破魏大有希望,但前提是必须克服粮食不足的弱点,这是很不容易解决的大问题。六月,蜀军正当节节胜利、士气大振的时候,却传来诸葛亮退兵的命令。原来是宦官黄皓背后作祟,说诸葛亮统帅蜀军精锐长年在外,恐难以节制云云,鼓动后主刘禅下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为失去战机而痛彻心扉,却不得不服从后主的命令。

蜀军退兵,司马懿大喜,急忙命令张郃追击。张郃对诸葛亮用兵有切身感受,知道追击的危险极大,劝阻道,兵法上说,围城一定要开示出路,归军不应该去追。司马懿忍辱负重,等的就是这一天,岂能放过,坚决不听张郃意见。张郃不得已,进行追击。到达青封木门(今天水西南)时,进入大谷中,群山耸立,钻进蜀军布好的口袋。蜀军在山间设伏,等候多时,见张郃军到来,弓弩乱发,张郃身受重伤,一代名将,就此殒命。蜀军则安全返回国内。

一般来说,退兵是极端危险的行动,然而诸葛亮却能借退兵射杀魏国名将。即使处在不利境地,诸葛亮也往往能掌握战场主动权,可见他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手法已日渐高超,军事战略水平也逐步成熟。

 · 待续 · 

图 | 堆糖

文 、版式设计 | 湛蓝

作者简介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励。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Effi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