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鄱阳专栏】 姜清水 | 无奈政局无奈势 潇洒歌者潇洒情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无奈政局无奈势  潇洒歌者潇洒情  

文:姜清水

版式设计:湛蓝

图源:堆糖

鄱阳专栏

❁无奈政局无奈势,潇洒歌者潇洒情  

有不少人问:姜夔的夔是什么意思?《韩非子》中有一段文字说: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这里在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姜夔好友苏泂有诗句曰“前回识得白石生,闻韶尽美一夔足。”其意是说闻听乐曲,有姜夔一人的足够了。

《说文解字》说:夔,一足,踔而行。踔:跳跃。这里说是一足。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龙。于是有说龙生九子,夔龙为其一。 夔:又是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

 这里介绍南宋时代的鄱阳人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饶州鄱阳人,在鄱阳镇东流水桥处出生。终生布衣,游学于湘、沔、浙、皖、赣、苏、沪之间,晚年居杭州,卒于西湖旁,葬在钱塘门外西马塍。鄱阳与湖州均有其后裔相传。现在其后裔迁徙较广。我所知有美国、台湾、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姜夔是南宋中后期的一位领军词人、书法家、文学艺术理论家,著名的音乐家。《宋史 乐志》载入在册。特别是宋元明清四朝对他的评价极高,而今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姜夔的著述颇丰,可考者有十七种之多。种种有特色、件件是精品。最为世人称道的是《跋王献之保母贴》真迹 。原件现存故宫搏物馆。

姜夔的著述包括诗、词、诗作理论、书法、书法理论、金石、记实小说、音乐、音乐理论等。存词85首,存 诗191首。 

《铙歌鼓吹曲》与《古怨琴曲》是汉代乐曲,经姜夔整理存世。《越九歌》是姜夔据屈原《九歌》之式吸取越地民乐精华而自创之曲。

姜夔的《诗说》、《续书谱》这两部文学艺术理论专著,至今仍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姜夔在诗词、音乐、书法等诸方面皆有成就。 其17首注有旁谱的自度曲,不仅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乐谱资料,而且以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姜夔以词名世,其创造性地将婉约与豪放词风融为一体,形成了清刚婉丽、典雅蕴藉、格高境远、韵律和谐的风格,开创了中国词史上一种清新的审美方式,对后来的诗词界影响深远,被誉为词圣。

南宋历史是中原一段尴尬历史,姜夔就是生逢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这段历史时期,其诗词中多婉语论时,痛心国事、忧国忧民之作,以《扬州慢》词为代表感慨“黍离之悲” ;以《齐天乐》词为代表描写当时时局不稳、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景象 ;以辛弃疾的三首词为代表,急切主张抗金的拳拳之心。以《暗香》、《疏影》两词为代表,呐喊国难深重,需要“梅花” 品质重整河山;以《翠楼吟》、《满江红》两词为代表,直刺南宋当局文恬武嬉,丧失收复失地的意识;以《念奴娇》、《惜红衣》两词为代表,诉说国破山河碎的悲痛。

姜夔用委婉之语说出了当时文人想表达而不敢言及的“国亊”,深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萧德藻、朱熹等名家的推赏,并与不少名公巨儒结下翰墨之谊。 “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是当时巨儒杨万里对姜夔诗的赞誉。杨万里与范成大、陆游,尤延之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姜夔以一介平民身份进入文学艺术殿堂,在诗词、书法、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古代文学艺术资料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7年,姜夔因其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与俞伯牙等15位中国文化名人,被国际天文学会以世界文化名人命名水星环形山。

以今天的眼光回眸历史的文化星空,姜夔不仅仅只是鄱阳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姜夔文化,特别是其词作为什么在清未及新中国建立之初被主流文化指责并极力排斥呢?请往下看《姜夔文化当歌时》!

❁姜夔文化当歌时

歌词剪就能哀怨 吐作春风百种花

前一句是陈造对姜夔的夸奖,后一句是杨万里对姜夔的赞美。陈造和杨万里都是姜夔的朋友。

姜夔在宋、元、明、清四朝有着“词圣”“词仙”“词宗”“先锋”“音节谐婉”“裁云缝雾、戛玉敲金”的光环。清代中期,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奉姜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张炎)”的盛况。

新中国成立早期,姜夔突然间就出现了“不能成大家” “江湖食客” “风月词人”的名声。原因何在?

姜夔词误读的源头在清未学者王国维身上,王国维事以后另作叙述,这里主要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文学史》。

这部《中国文学史》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1958年9月。

这部《中国文学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部文学史。这部《中国文学史》把姜夔放入另册,好似搭了一个草台狠批姜夔,什么:“语意隐晦,境界矇胧”“生硬、堆砌、补凑”“缺乏内容”“形式主义的风气”“没有生活内容,缺乏社会意义”“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抽象的道理” “一生过着依附于人的寄生生涯”。 

这部《中国文学史》影响着中国几乎三十年停顿了对姜夔的研究,让新中国建立初期出生的至少一代人不了解姜夔。少有的几个研究者又始终没能走出王国维“评语”与这部《中国文学史》的阴影,什么“风月词人” “政治闭人” “清客”等帽子都给了姜夔戴。

198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撰的《中国文学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说“姜夔的作品襟韵高,风神潇洒” “词旨清新,尤饶韵味” ,“清妙秀远”“意味深远”“句少意多,以含蕴见长” ,但也留下了贬姜夔的印迹,如说姜夔“有近于清客式的人物” 等。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世界文化名人的姓名命名水星环形山,选出中国从俞伯牙至鲁迅共十五位文化名人,姜夔的大名列入其中,从此给姜夔文化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1990年中国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姜夔的词作名篇《扬州慢》。

2002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部文学史中有几个辞语值得注意:说姜夔“视野比较广阔”“ 托古讽今”“写岀较有现实内容的《扬州慢》词”“情感比较真挚,艺术上也有特色”“咏物和抒情结合得较好”“纠正向来婉约派词人平熟软媚的作风,给读者一种清新挺拔的感觉”, 可也留下了“偶然也流露他对时事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慨叹他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等语。

袁行霈、罗宗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说:“姜夔与辛弃疾同时,本是与辛弃疾并峙的词坛领袖”“姜夔是耿介清高的雅士”“虽终生布衣,名声却震耀一世”“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造传统艳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 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但也仍有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的痕迹,如说姜夔词有时“流于晦涩难解”等。

  有趣的是,在几十年过去后,有一位当年编写北大《中国文学史》负责宋元部分的老人,他在一九九二年前后到处口头呼吁要给姜夔“平反”,并写长文承认:“回忆我在北大编《中国文学史》宋元部分时,由于厌弃南宋小朝廷的酣嬉亡国,说在这种生活环境里岀的姜词‘不可能有新鲜的、充实的内容’。” 又说 “片面抬高辛弃疾,贬低姜白石”。 “受到当时古典文学领域过‘左’思潮的影响,在编写两宋词家各章节时,依然抬高豪放派,贬低婉约派。”这个人就是中山大学教授、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他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专家之一,原名王起,字季思。他在八十六岁高龄时还撰写文章说:“白石词由于思想上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在词史上影响深远。”“把他看作江湖游士、豪门清客,评价也是偏低的。”并说:“把婉约派词人贬得过低,对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未能深入分析,却不是公正对待南宋词家的态度。”

2005年由陶尔夫、刘敬圻主编的《南宋词史》中说:“姜夔把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成功地加以融合。”“在词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姜夔是继辛弃疾之后攀登到第二高峰的大词人。”

放眼全国,现在研究姜夔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研究专著超过50本,论文以千数计。鄱阳研究姜夔文化也热起来了,还成立了专门的“姜夔文化研究会”,对姜夔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各种成果已初步显现。但愿姜夔文化真实面貌早日全面还原于大众面前,以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灵魂,给中国文化复兴添光增彩,也为姜夔的家乡鄱阳文化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要知姜夔在鄱阳的行踪轨迹?请继续看《姜夔与鄱阳》一节。

作者简介

姜清水,1953年出生,江西鄱阳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少校军衔。在鄱阳县人民检察院高级四级检察官任上退休。已出版《姜夔传说》《姜夔长短句赏析》《姜夔文化探秘》《姜夔诗赏析》《清水点白石》《姜夔传》等著作。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执行总编:风剪云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凤尾    婉静   灵子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铜豌豆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叶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