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平淡 | 花甲趣谈儿时年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花甲趣谈儿时年

作者:平淡 | 版式设计:灵子

      漫漫人生路,弹指一挥间,春节的钟声将我送入花甲之年。事业的拼搏,爱情的疲惫,生活的波折,回想起来,都那么平淡,那么平庸。只有童年的纯真会不时地激起我心中的一串串涟漪,特别是儿时过大年的情景,如同昨晚才演过的幻灯片一般,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亲切。

  

  过大年本来是大人们忙乱的日子,可我在儿时总是少不了参与其中。妈妈贴炕围子,将浆糊抹在墙上,扭头取炕围纸张贴时,我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一张纸歪歪扭扭地贴了上去。妈妈将扫炕的笤帚举得老高,作出一副要打我的样子,其实我知道她舍不得下手,不过毕竟不敢再胡闹了。待到妈妈将漂亮的炕围纸张贴完之后,我贴的那张“杰作”便格外显眼。奶奶看见时,便会笑嘻嘻地夸奖我一番:“我孙子贴得有特色,斜斜的好看,哪像他妈妈贴得死巴巴的,没看头。”我便得意忘形地搂着奶奶的脖子,在她绽满皱纹的脸上亲一口,蹦蹦跳跳地跑到院子玩去了。

  

  那时过大年,不管有钱没钱,家是肯定要扫的。扫家后一项重要事情就是换年画,旧年画是我用来叠纸三角的主要材料,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地从墙上给我取下来,一旦撕坏一张,就免不了我的一阵哭闹。将旧年画裁开叠成的三角可美了,与邻居的小伙伴玩起翻三角的游戏觉得美滋滋的,可往往是不到正月初十就将几十个纸三角输得精光,妈妈说我老实巴交的有多少也得输了。嘴上虽这么说,可还是要用父亲抽了烟的空盒再给我叠许多,让我继续和小伙伴玩儿。看着墙上一幅幅崭新的年画,什么“富贵牡丹”“腊梅迎春”“打渔杀家”“金枝玉叶”,更少不了一对金童玉女托着金灿灿的谷垛,象征着五谷丰登;骑着栩栩如生的大金鱼,寓意着吉庆有余。我望着这些年画,心里早痒痒着过下一个年,因为那时这些年画就又是我叠三角的材料了。

      大年的前几天,妈妈总要把爷爷奶奶住的土窑洞和自己住的房子的窗户糊上雪白的麻纸,然后用玫红纸剪一对“喜鹊登梅”的剪纸贴上去,满屋子便充满了年的味道。这时,奶奶便出谜让我猜:“四方墙,四方院,四方院里晾白面,鸡不吃,狗不看,猫儿过来撕一片。”我拍着脑门儿使劲想,妈妈悄悄用手指指窗户,我就高声叫道:“奶奶,那是窗户!”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看我孙子多聪明!”我做一个鬼脸,溜之大吉。

  

  除夕夜大人们忙着捏糕包饺子,我和姐姐也忙着往簸箩里和篦子上摆糕摆饺子,排列得横竖成行,翻来复去地数啊数。年夜却吃不上饺子,总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下锅煮,我和姐姐眼巴巴地看着,不知道要咽多少口水。好在当时父辈们只有我一个男孩,奶奶会破例捡大点的糕让我吃一个,却没有姐姐的份儿。当我让姐姐咬上一口打打牙祭的时候,姐姐高兴得不知道要在我脸上亲多少遍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姐姐比大人们起得还早。等着妈妈在院心的桌上摆好供品,放好写着“四方八界全神之位”的黄裱纸,将点燃的柏叶香插在盛有谷物的木升之中,我们便随着妈妈磕头跪拜。我抢先用火柴点燃前天晚上就备好的一束谷草,俗称年草。我和姐姐扶着棉衣边跳边抖擞,妈妈说这样可以抖掉贫穷,迎来富贵,我们自然信以为真。接着,我和爹妈及姐姐要给爷爷奶奶磕头请安,然后是我和姐姐给爹妈磕头。爷爷奶奶和爹妈总要分别给我和姐姐一毛或两毛崭新的票子,高兴得我们就像现在的人中了100万元的彩票一般。待到天亮,妈妈便给我们换上新衣新裤,领着去给族亲的长辈们磕头,这些长辈们一般是不给钱的,偶尔有一两位给5分或2分钱的,妈妈就会指挥我们加倍地给磕头。回家之后,便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饺子了,记得6岁那年,我居然一气吃了36个饺子,把小肚皮撑得滚圆,憋得不能玩耍,奶奶给揉了一上午肚子,想起来真是啼笑皆非。

  在儿时过大年,我有一嗜好就是爱放鞭炮。在我7岁那年,因为鞭炮的事在全家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那年除夕,父亲很晚了才回家,当我要鞭炮时父亲却说工作太忙忘了。我啼哭、跺脚,甚至差点把饺子馅儿给掀翻在地上。奶奶训斥父亲太大意,妈妈埋怨父亲太粗心,闹得父亲直叹气。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没有在年草旁抖贫穷,也没有随妈妈去磕头。而是从姐姐的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歪歪扭扭地写下几行字:“买炮,买炮,就是哄人一套,大人说话不算数,今天过年我不吃饭。”尽管姐姐平时教会我不少字,可“哄”字怎么也写不来,还是问了正在上高中的叔叔才写上去的,又在这几行字的上边重重地描出“大字报”3个字,贴在了父亲住的房门上。

  

  还别说,这次造反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父亲看过“大字报”,就拉着我说:“走,爹给你买炮去。”我半信半疑,随父亲来到供销社主任李叔叔家,李叔叔又不知道从哪里叫来一位管库的年轻人,果真从库房取出两包鞭炮来,父亲付过钱,和李叔叔说了些客套话后带我回到家中。手捧着鞭炮,我笑了,奶奶和妈妈也笑了,全家人都笑了,一场剑拔弩张的场面烟消云散,又是满院子的祥和喜气。我长大后想起这回事,总觉的是逼父亲犯了一次错误,心中很是不安,父亲当时是县公安局的指导员,大年初一走后门为我买炮,说不定还得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检讨呢!

  

  现在的孩子过大年,除了对电脑游戏和大面额的压岁钱有点兴趣外,往往会说出“没意思”的话来,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自己在花甲之年,将儿时的丑事、趣事敲打成文,如能为孩子们起点珍惜今日幸福的作用,或可博得读者的开心一笑,我心足矣。

作者简介

平淡:一个老来无事的退休人员,喜欢敲打文字的人,阳泉市作协会员。爱好旅游,善写游记。有时也写写诗词和楹联,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新   书   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