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上西楼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作者:独上西楼 | 版式设计:凤尾

我在炎热的三伏天里,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天是那么热,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唯有树荫下,还透着丝丝凉意。年近七十的父亲打电话说来接,被我坚决地推掉了:“又不是不认得路,东西也不多,我自己回去就行了。”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从没走过山路的两个女儿竟然走在了我前面,比只顾东张西望的我提前十多分钟到外婆家。


        进屋后,一眼看到了消瘦的父亲母亲,眼泪不争气地夺眶而出——几年不见,他们更加苍老了。我愣了愣神,不知该怎么表达我心中顿时涌现的复杂心情,只是木木地对他们点了点头。由于年轻人在外打工的打工,安家的安家,村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孩子,阔别多年的乡邻见面,都是一脸诧异,感叹对方的变化。时间,它就是这么无情,冲刷去的不光是容颜,还有沧海桑田的变化。


        晚上,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月是故乡明,此话太真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站在楼上看夜景,真可惜了这么好的月亮,却不能面向大海,算是小小的遗憾。夜深了,隔壁从远处山上搬来的新邻居戏匣子里放着二人转。“妈妈,天这么晚了,他还放,好扰民!”躺在外婆家老式的竹帘床上,小女烦烦地对我说。“多好听呀,你就当流行歌好了。”我有些自欺欺人地哄着她。不一会儿,那边突然没音了,“哈哈,妈妈,终于不响了。”一会儿咿咿呀呀声又响起了,“唉,白高兴了。”又是深深地长叹一口气,这孩子,好可怜哦!

第二天去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上坟,调皮聪明稳重懂事的两个侄儿,一边在前面开路,一边照顾着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姐姐妹妹。多年无人走踏,小路已经看不到昔日的模样了。到处是荒草丛生,有的地方荆棘密布。想当年,我们在路边放牛,割草,那个时候的路才叫路呢,光滑的石板,油油的泥土,到处热热闹闹满是人气,热闹气,哎,好景不常在哟!

第三天,两孩子已经和侄儿们混得很熟了,他们相约去水塘外面的溪沟里摸螃蟹,我也跟着去怀旧。清清的溪水,还透着当年的模样,只是石块底下的螃蟹和水里的鱼虾,还是当年的螃蟹和鱼虾吗?路边的野花,还是那么的招摇,可它们早已经历了几度飘零。头顶上的小油桐,圆圆的依旧那么可爱,可它们却再也不认识我了。风轻轻地从头顶吹过,呼呼地对我说:“你是谁呀,从哪里来?”

第五天,父亲还是像他年轻时我出门一样,非要坚持帮我拿包。我不肯,他就生气地坚持着,最后无奈只好依他。看着他略显蹒跚的步子,我复杂的心情再次涌上了心头。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走,一边用草帽给他扇扇风,“你别给我扇了,你自己给自己扇着”。“我不热,你看,你的衣服都汗湿了。”我哽咽着说。再次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脚跟碰着半人高的蒿草,听着我和父亲稍显刺耳的脚步声,回头望望越来越远的家,再看看走过的幽幽小路,心里生出万千感慨——世上本来有路,只是走的人少了,路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路了!

ps:附诗一首。
经年荒草埋幽径,
昔日欢闹无踪影;
夏月冬雪春秋菊,
花落人散四飘零。
从此相聚苦无期,
潺潺溪水终无情 ;
自比黄花风中瘦,
遥寄相思到天明。

作者简介

 独上西楼,女,生于一九七五年,文字走火入魔者。闲时无事喜欢用笔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擅写词,散文。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 犇

顾问:刘向东  龚建明  蒋新民  清风明月  崔加荣  胡家喜  孟江海   李思德   王智林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莲之爱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叶儿   佳石  自在花开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