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间商洛考

 商洛古文化院 2020-03-14

《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

——商洛双龙碑(考)

商洛市古文化研究院

ZENMAX  王国伟( 福凸 )


    

            作者近照

摘    要:

     疫情间,服政令,闭门粤宅月余。整理拾零猪年秦岭南坡古城龙碑资料,方知该碑同时隐匿商山洛水、商洛之名、秦楚第一城“城商塞”、秦上雒县治所、唐朝国师、佛典有传的释无业(与早百年的玄奘齐名)大和尚。颇为震惊。故名商洛双龙碑。

关键词:历史发现、上雒、商洛、丹水之阴、志

     

     2019年12月5日,受庞任隆之托,于寒川佛诞公园(今丹江莲池)古上雒城,既今孝义古城译考李老“双龙碑”。因关商洛之名,故名商洛双龙碑。

    其碑通高2.3米,宽0.66米,厚0.29米。碑文楷书17行,凡637字。

石碑保护尚好,汉白玉石料尽显高雅,字迹清晰,个别字略有残损,碑文由该地付州官级别进士孔宪诗撰文并书写。此楷体工整,用笔沉挚有力,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安雅,方正有致,可比美字帖。其雕琢手艺更使观者惊叹,精湛程度与今电脑机刻无异。

         

      碑上额刻有两威武飞龙。额正中篆书“皇清”两大字。内容载“重修中普光寺碑记”。该寺为当地上、中、下寺之一。由1840年春动工,1841年夏竣工,修、建风铃塔、钟、鼓楼、戏台、殿堂等历时两年。

龙,高贵的象征。皇上、皇亲国戚、及皇清规定,三品以上官员也可用,但色、龙不同。僧人寺庙可用则地位崇高。

碑下应有龟趺(fū)。如老商中右“三道碑”。

碑古文无标点符号,经注解多已通俗。其中三点与该地重大历史相关。

一、古城之名

二、无业之名

三、商洛之名

古城之名:

    碑文然则地名古城寺号普光寺旧称”意为:然而,以(  )地名(   )古城做寺庙的名字,简称“古城寺”,是该普光寺过去的谓称。

据此重修科目的殿堂、塔、钟、鼓、戏楼规模,及作为流传百世之物,文此处不必细提后人即知,省略。可见此“地名”和“古城”较著名或特别,世人熟识。

按寺庙规矩应有法号名称,但此地名和此古城地位名气过大,香客只以地名和城名代庙名,久之,以“古城寺”得名。

     石碑地、城,在今所发现的故武关、少习山、商邑城遗址丹水上游。

     其城在丹水之南,三面环水,几乎四面环山,水涨形若一舟。

     规模,地形、距离与唐史地专注《史记正义》、《括地志》、宋王禹稱《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清《直隶商州志》、民国《续修商县志稿》古代商州赋”、今《商州市地名志》中丹水之南城池、名称、距离描述吻合。有别于商邑城、商州城在丹水之北,且商城远离丹水。故《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所载“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城商塞”在此碑文地无误。

     因此,地名城池均为上雒。可考为战国秦孝公十一年。

     春秋战国晋楚、魏秦魏楚争霸,该城池疑秦前既有,秦属扩建。城廓《陕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商州卷》有载。城根基今仍存。


   

无业之名

“相传明时有李神僧法号湛能者,带业隐此,与二徒修真养性丹成九转,圆,建三塔铮铮有声,究佛殿之始初,不知其创修于何年何代也。”

其“业”,有两意。一为炫耀国师释无业出道在此古城寺庙,特用法号“业”。但释无业是晚玄奘百年的唐高僧。

志料载,此古城处有唐建寺庙、塔。又下文有“不知其创修于何年何代”对应。因此“相传”当误,应为“唐时”。不排除原寺庙另有名称,因年代久远,香客、后人只用“地名古城寺”代之。

  另意为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

  而李明记提出为释无业,可从。

商洛之名

碑文:“ 直隶州”商州,当属今省辖市,与地级市平级分州与县平级。此古城清朝属今丹凤。

地方志直隶州分州历史沿置,《隋书·地理志》始有“商洛县”,据《水经注》丹水上洛流经,北魏时此上雒治所已迁上洛新城。

   由此,原商洛之名缘于“商山洛水”则须补义:隋朝将秦汉商县、上雒县两治所古城合一,各取一字,新置“商洛”,这才是商洛治所得名的真正原因。商山洛水是商洛之赋。疑当时新旧上雒(洛)、上洛城池混淆之故。

今碑“上雒”古城的迷失,是由隋朝始划入它县剥离上洛辖地之缘故也由于《旧唐书》《新唐书》"洛源钱监”上洛钱”在此遗城铸造而更封闭。

        双龙碑,见证商洛之名

原文:【加标点】

重修中普光寺碑记

     天地何所始,宇宙之正气也。君亲何所始,是宇宙之正理也。神圣何所始,是宇宙之正理。聚而成宇宙之正气也。然,则地名古城寺号普光寺旧称。大佛殿何所始,相传明时有李神僧法号湛能者,带业隐此与二徒修真养性丹成九转圆,建三塔铮铮有声,究佛殿之始初不知其创修于何年何代也。嘉庆年间佛殿湮没僧舍留迹,社众悯其荒凉爰移寺北,后土祠之败坏木石重修大殿三楹左楹。

关圣大帝前起歌舞台,土台一侧置钟鼓木架二,道光时庙宇倾颓,台架倾坏,宋白二主持约本社屡谋重修。奈荒年叠遇未遂其谋。延至道光二十年春,主持白虚清邀与社众相商如何修理,予选年月颇觉大利,社众特举予总理其事,予因思大殿三楹神圣,三堂虽系前人修成,殊觉规模狭隘,逐遇戴仙桂尽心竭力并主持协仝各首募化十方鸠工庇材修献殿增开山门,于是演戏台之造作,于是钟鼓楼之形更,于是神圣之正理。正气将无日无时无地而不著鸣呼,尤是昔日之旧址乎,庙貌规模卓然异矣,金碧画彩焕然新矣,则昔日修炼成真者著美于前,今之好善乐施者留名于后,问其兴工其时,道光二十年季春起也。志其告竣工之日:道光二十一年孟夏终也。故即重修之年与增修之势援笔而并记之,是功之乐成于终者,尤不可不其所自始。

      进士例授徽仕,即吏部候铨直隶州分州孔宪诗撰文并书。

  郡痒儒学生员戴仙桂篆额。

  总经理事各首人开列于后。

  恩进士孔宪诗、戴生福、耆宾戴振缠

 生员戴仙桂、王锡通、孔昭东、程经龄、曹正刚、戴生香、(施石条二丈)

  监生戴正谊、孔昭特

  乡耆戴全德、孔昭隆、戴存宗

  乡耆。王文芬、吕连选、

  讲生李学宾、王作舟、戴生强

  乡约吕守吉、戴振宮、戴生禄、戴汉宗、戴立信

  主持白虚清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孟夏月吉日

 榖旦

注解】1

天地何所始,天地自然界从什么地方开始是宇宙之正气也。是往古来今四方上下阴阳交错的宇宙充满至大至刚之气的时候。君亲何所始从什么地方开始有君王与父母,是宇宙之正理也是宇宙产生人就需要正确治理的时候。神圣何所始天圣神灵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是宇宙之正理也是宇宙之人需要正确治理的时候。聚而成宇宙之正气也这些聚合才成了天地间的正气。然则地名古城寺号普光寺旧称然而,以上雒地名、城商塞、上雒古城所命名称谓的“古城寺”,就是现在普光寺过去的名字


注解】2

大佛殿何所始上雒古城寺里的大佛殿是什么时候有的相传明时有李神僧法号湛能者,相传明朝有个姓李的神和尚法号湛能的人带业1、国师释无业,但释无业是晚玄奘百年的唐高僧。志载此古城处有唐建寺庙、塔。或此文“相传明时”、有误,应为“唐时”。2、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隐此与二徒修真养性丹成九转(“九转丹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jiǔ zhuàn dān chéng ,释义:转,循环变化。意为炼得九转金丹,借以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圆贤首云: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圆寂。建三塔铮铮塔风铃随风撞击声;比喻声名显赫出众;三人去世后建塔葬于塔下有声,究(究竟)佛殿之始初不知其创修于何年何代也。嘉庆年间佛殿湮没埋没僧舍留迹,社众里社众人1.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2.借指乡里怜悯:其情可~。其荒凉爰于是移寺北,后土祠“土地堂”。供奉土地神的祠堂。之败坏损坏木石重修大殿三楹1. 堂屋前部的柱子 :~联(亦称“楹帖”)。2. 量词,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左楹。

嘉庆年间佛殿湮没埋没僧舍留迹,社众里社众人1.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2.借指乡里怜悯:其情可~。其荒凉于是移寺北,后土祠“土地堂”。供奉土地神的祠堂。)败坏损坏木石重修大殿三1. 堂屋前部的柱子 :~联(亦称“楹帖”)。2. 量词,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一说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左楹。 

  注解】3  

关圣大帝关公祠前起歌舞台土台一侧置钟鼓木架二,道光时庙宇倾颓1.倒塌。2.指身体倾侧),台架倾坏,宋白姓宋的和姓白的二主持约本社屡谋重修。奈荒年叠遇未遂其谋。延至道光二十年春,主持白虚清邀与社众相商如何修理,予选年月非常,很,相当感觉、觉悟大利利益。想求大的利益,不能计较眼前的小利益),社众特举予授予、给予总理(总管)其事,予因思考虑大殿三楹神圣三个庙堂大殿的大佛,三堂虽系前人修成,殊觉规模狭隘,逐遇戴仙桂尽心竭力并主持协仝各首募化十方十方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原指十大方向,即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鸠工意思为聚集工匠庇材鸠工庀材,成语解释: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开始做修献殿增开山门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于是演戏台之造作制造;制作改变),于是因此钟鼓楼之形更,于是神圣之正理。正气将无日无时无地而不著鸣呼,尤是昔日之旧址乎,庙貌规模卓然卓越;突出异(不同)矣,金碧画彩焕然新矣,则昔日修炼成真者突出书写赞誉于前,今之好善乐施指喜欢做善事者留名于后,问其兴工其时,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季春农历三月,即春季最后一月起也。志记载的文字其告竣工之日: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终也。

    注解】4 

故即重修之年与增修之势表现出来的样子援笔执笔而并记之,是功(这个成绩成就之乐使人快乐的事情 成于成就、建立在)终者死去的人,指为此事业献身的人),更加不可不追不可以忘记追溯过去指终者所自始为此的开创功德)。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例授循例授官。清 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徽仕徽士郎,明清时文散官品级之一,从七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享受副县级待遇”,即吏部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候铨听侯选授官职直隶州分州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与地级市平级;分州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与县平级。孔宪诗撰文并书。

     注解】5

恩进士恩进士指的是恩科进士,通常是新皇帝即位之后为了选拔一些新人为己所用而特设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两榜士子就叫恩科进士孔宪诗、戴生福、耆宾年高有声望的士绅,一人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戴振缠

生员戴仙桂、王锡通、孔昭东、程经龄、曹正刚、戴生香、施石条二丈

监生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有了监生的身份,在科举考试中就取得了一些便利条件,例如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而不必先考取秀才。戴正谊、孔昭特

乡耆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戴全德、孔昭隆、戴存宗

乡耆乡里中,年高德劭(美好)shào的人)。王文芬、吕连选、

讲生协助办事的儒生李学宾、王作舟、戴生强

乡约指奉官命在乡里中管事的人)吕守吉、戴振宮、戴生禄、戴汉宗、戴立信

主持白虚清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孟夏月初夏,指农历四月既佛教佛诞月吉日

榖旦良晨;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

                                                                                          2020.2.20于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