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每年的清明节,特别想父亲,比平时要想得多些。 多少年了,自从父亲离去以后,每年的清明节,我回老家的心情会格外沉重,整个人会沉默得沉静。母亲会在哥哥回家的头一天来县城买好菜,我会去接坐火车回来的哥哥嫂子和侄子,会买水果,带着孩子们,然后,一起买上清明节祭祀品,我们一起回家去。母亲一定会做灯盏粿。尽管我们兄妹都不舍得母亲劳累,几个异口同声都说不喜欢吃粿,但是,疼人的母亲还是会固执地坚持,说"做粿压时节,热闹。也让平时在外吃不到粿的你们兄妹,几个尝尝我做的粿。"我们兄妹和母亲围在一起,做着粿。记得小时候做粿是用石磨磨浆的,父亲和母亲坐在磨盆边,父亲拉磨,母亲添米添水,米浆汩汩而流,就像时光在他们相互依偎的温情中慢慢流逝。这一切熟悉的味道,想起如今少了父亲,心里无限伤感。还好,母亲还在,家还在。母亲慈爱地笑着,瘦弱的身子依旧显得有力量。母亲微驮的背、苍白的发,仄皱的脸,都那么美好,闪闪发光,温暖着我。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流下来,此时,我总会更加想父亲,如果父亲还健在,多好。 清明,母亲会领着我们一起去给父亲扫墓。萋萋的草,长满在墓地周围。祭奠开始。母亲会在父亲的墓地前前后后走几圈,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好像一股脑儿在和父亲拉家常。哥哥和我家黄先生清除丛生的杂草、打草皮,孩子们懂事地不打闹,围着墓地,认真地用小石头把纸钱一张张压着。每每这时,我都会独自转到父亲墓地后面,轻轻地将脸贴在墓上,感受远在天边的父亲。一抔土,冷清的,在我的眼前。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在心里。我又来看你了,在世时为我们为家操劳一辈子的父亲,你在那边还好吗?大山一样让我依靠的父亲,你在哪?隔世离空,和父亲说说话,不用语言,用心,父亲听得懂,我也感觉得到回应。离别总是伤人的,何况是永远的离别。清明,不仅仅是“祭奠”,不仅仅是“欲断魂”。二个世界里,逝者如斯安息,生者坚强前行。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楚地记起前些日子,读四年级的儿子一飞欣喜地告诉我: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他课堂上学来的,他可爱而又充满活力的小模样,格外清新。他说:"妈妈,外婆家的菜园子,又要种好多菜了。" 简介 鱼儿,本名付丽锋,江西横峰人。随感而发随心而写,贴近生活本源,接地气的文字,朴实无华。《病床上的父亲》刊登在全国《散文选刊》(原创版)。横峰县作家协会会员、上饶《三清媚》会员。 魏小裴:喜马拉雅有声主播,有近十年的专业电台播音主持经历,在喜马拉雅FM创办有《宝贝晚安》、《消闲四品》、《经典诵读》、《宝贝总动员》等专辑,现与“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微信平台合作推出《香落尘外》原创文学有声节目,致力于传播原创文学作品。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米米 从前慢 稿费:湛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