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峰专栏 | 毛小平 | 家乡的社戏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家乡的社戏

作者:毛小平 | 版式设计:强哥

木偶戏发源于春秋时期,兴于汉代。而戏剧是木偶戏中衍生出来的。据明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记载分别有: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其中弋阳腔诞生地就是我的家乡上饶。弋阳腔是四大唱腔的一支独秀,金戈铁马般地长驱直入向全国扩展。其影响力和流布区域从南至北,远胜其他声腔。

南戏的进入和传播,为弋阳腔的产生开启了引子。流传至今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弋阳腔发源于赣东北,这块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壤,扎根于这里的民情民俗。这支古老的声腔一经诞生,就以它草根文化的形态,为广大百姓喜爱,并广泛影响了大江南北。到明嘉靖年间,弋阳腔发展到了巅峰。所谓“弋阳弟子遍天下”,吃弋阳腔“开口饭”的人遍布全国。明万历年后,昆山腔逐渐盛极一时。将海盐腔,余姚腔取而代之,与弋阳腔有齐头并进之势。

清乾隆年间弋阳腔进京演出,被宫廷戏采用,由此弋阳腔传入北京,演变为京腔。弋阳腔逐步完善了以沉香老拔子、西皮二黄、南字北字、上江普江为主的四大唱腔的舞台风格。这四大特色唱腔,直接被京腔吸收融入。所以京剧是受弋阳腔直接影响而发展的,因此弋阳腔也被称为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

弋阳腔雅俗共赏,在民间也是生机勃勃,传承不息!我们灵西村以前的称谓是广信府,廿七都,丁云里,龙魁社。历来都有演社戏的习俗,号称演太平戏。每年的演出活动隆重而庄严。因旧时的生产力低下,一般社戏活动都由本地的豪绅富户承接主办。在演出的前三天,承办方都会准备好香烛草纸,三牲果品,去龙魁社社庙拜祭社神,以示诚心!乞求保佑地方人丁兴旺,财源茂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当时的特定条件背景下,也形成了一种陋习。班主为了讨好当地的豪绅富户,在演出的头天晚上,都会送一个年轻有姿色的演员,去和东家过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职业潜规则吧!

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演社戏的传统却一直在保留,只是那些旧社会遗留的恶习早已摒弃。时至今日,社戏的活动方式已改变。现在的演出活动是由本地的村庙主持,由庙里的执事人员定日子,发帖子。到了演出日期,庙里会准备饭菜供村民食用。大家也会资助三十元,五十元不等,给庙里以作开销。除了演出费用,一般都会有些盈余,可以留下来做为庙里日常运行资金。

在演出的同时,家家户户都会邀请亲戚朋友来看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会,那场面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摆地摊的,烧小吃的,卖小零食的都会不失时机加入其中。乡村人都很热情好客,剧场里常有人提着瓜子甘蔗,馄饨饺子,各色水果往客人手上送。待戏散场时,主人在家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让客人吃完饭继续看夜戏。开台戏都会演《对花天官》,内容是玉皇大帝带领一班神仙为天下百姓祈福。开台戏完毕,要放鞭炮和向剧团打彩头(包个红包)。

小孩儿童去戏场是冲着零食摊去的。他们不懂戏,也体会不到那种氛围。一旦满足了他们的小馋嘴之后,便也安分了。在演出之前,村里广场舞的爱好者,也会登台助兴。给活动增加了观赏性和趣味性。乡村人看戏都很专心,投入。每次谢幕散场之后,大家都会意犹未尽互相的,对刚才的戏文作出称赞和点评。

正本戏一般由班主推荐,或由庙里执事人员确定。演出时间都在每天的下午和晚上,全程演出时间是三天四夜。演出的第三天必须有一场打彩戏,如:《狸猫换太子》,《孟姜女》就是打彩的正本戏。《狸猫换太子》有一段打动人的剧情是:皇后娘娘蒙冤被贬出宫,流落民间睡破窑乞讨。当皇后娘娘拿着破碗边唱边向台下行礼时,台下的观众纷纷会向台上扔钱打彩。《孟姜女》更是一场哭戏,孟姜女从正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唱得情真意切,凄楚动人。这些戏的剧情都很富有感染力的,很容易打动人。是戏班里特意安排的打彩戏,主要是为演员们多增加些福利。赣剧中有许多的优秀剧本,这里就不一一作表了。

朴实乡情,风情融入了这浓浓乡土氛围中,别有一番韵味!

人们常说:世上有,戏中有。戏曲是扎根在民间老百姓这块沃土里的艺术。古往今来,人们都会通过戏剧中的事情人物,来反观分辨现实中的是是非非,善恶美丑,借以匡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戏曲小舞台,人生大智慧。演员在台上的唱念坐打,嬉笑怒骂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现崇善崇真的理念。这种理念中的真谛,不会因外界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作者简介

毛小平,1979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横峰县港边乡灵西村在地图中查看。因从小喜爱文学,从而确定了人生方向,从事写作。1995年初中毕业外出务工,却一直未停过对文学的追求,秉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生信条,通过自学方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现为横峰县诗词学会和作家协会会员。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 犇  徐和生

顾问:刘向东  龚建明  蒋新民  崔加荣   孟江海   李思德   王智林  张建华

特邀顾问:乔延凤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莲之爱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叶儿   佳石  自在花开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