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从曾经写过近10年的《安全学习周报》开始吧。因为这是我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方式之一。 安全学习周报,就是编写一些学习内容供项目所有人员在周一1小时安全学习时间学习的材料。 第一次编写《安全学习周报》是在惠州壳牌项目,因合同上游公司安监部一位安全工程师休假,上游公司安全经理就找我,问我愿不愿意帮忙编几期学习周报,我是求之不得这样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第一次编写很是费劲,有一种肚子里有话吐不出的感觉,不过只要有了开始就停不下来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编写学习周报了,一写就是10年,一直坚持到不再做项目安全负责人把这个活交给继任者,我才不再编写。 将编写安全学习周报的好处推荐给同事,有的觉得不错就试着写,有的嫌麻烦没写或没有坚持或者没有用心去写,而是把文件和事故案例一复制就完事,就失去了亲自编写学习周报的意图和作用了。 那怎么来编写呢?记得网上有段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对报送的资料一定要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观点,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话一点不假。所以,自己一定先要努力把上级文件或规程规范吃透,深入简出的写出来、说出来,让现场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听进去才行。 因为上级的文件内容有很多,需要很广的覆盖面,适合项目部去做的不一定多,需要一线班组人员了解并直接用于实践的就更少,需要把适合项目的主要精神提炼出来,用现场人员听得懂的话写出来,让现场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就能知道要求了什么东西,因为,念原文是没有人听的,也就失去了学习文件的意义。而且,原文宣读,大家也会觉得你在应付工作,与我们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扎实认真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有人说,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写。这是大实话,现在项目事情太多,天天晚上加班,忙的昏天暗地的。但是也正因为忙,才需要将业主、监理、项目的对现场安全的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准确的传导到一线作业人员那儿。如果仅仅是通过会议、碰头会向负责人传达,再由参会的负责回去传达,一个是容易走样,一个是因为事多可能给忘了,该传达到的没有传达到,那么可能犯的错就更多,事也就更多。有人违了规,你去纠正,人家还说不知道这个事呢。因此,自己编写《安全学习周报》就是把自己对安全管理的要求用自己专业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传达下去的一个最好最便捷的通道。 编写周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没有想的那么麻烦,每天将想到的需要采取措施的记下来,每次参加的会议做好记录,把主要的要点写下来,参加工程协调会把下周主要施工任务记下来,利用现场巡检的时候过去看看,哪儿需要注意提醒的,回到办公室写下来,每天记一点,写一点,等到周五下午抽时间复制粘贴稍微一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学习周报,把一个工作分散到一周的每天里去做,就不麻烦了。 那么,编制《学习周报》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迅速的把你所理解的上级和项目领导、业主、监理的关注点以及你自己的关注点和要求简明扼要的写出来直接传到到所有人员,不需要中间传递,经过一层传递信息就可能滤掉一些,最后就失去了愿意。 可以随时将你的管理思路和关注重点以及你的管理监督意志传导下去。 可以锻炼自己发现、分析、总结提炼的能力。 可以锻炼自己与一线人员说话互懂的能力。 可以使任何人不能给你讲这个事他不知道的机会。 可以使人们通过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时间,学习到一些与作业项目有针对性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可以将安全规程的内容用通俗的话写出来成为让一般人都能听懂的话,潜移默化慢慢地影响人员的行为作风。 可以在出现意外事件的时候成为保护自己,进而保护经理,最终保卫项目不承担主体责任的原始证据,因为在编制的这些周报里,会将项目所有施工项目的风险和对策和注意事项以及你代表项目部进行培训、提醒、告知、纠正、整改、奖惩的过程都记在里面,至少尽到了法定的告知责任。 最后,可以使自己的管理省点事、省点劲,并会不断地、不知不觉的提升自己的总结、归纳、组织、执行能力。 真是一张A4纸,惠及你、我、他。 附四份过去的编制的《安全学习周报》,一期一张A4纸,供参考。
周报版面是需要不断改进的,版头创建做安全标杆的导向,增添一周天气基本情况,根据观察到的本周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做法;下周关注的事项是将下周需要各单位注意的事项和工作要求提前告知。 特殊情况可以随机编发特刊,比如大家要准备回家过年了,找一些资料和信息编辑一下,给与大家一些可行的建议,以及相关的案例,促使大家提高警惕,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如果文内图片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