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寂静的夜晚,翻看法国印象派油画大师毕沙羅的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被唤醒,那一幅幅情绪饱满,意志内敛的笔触,平淡中蕴藏一种极大的力量,它象一只厚润的手掌温暖地握住了我的心。一幅《收割干草》的画中,一望无际的原野,柔和深远的云天,三五农人在用农具挑起收割过的干草,垛起一个个小山似的草垛,金黄色的干草柔软坚韧。一位男人正在用力举起干草往草垛上送着,站在上面的男人用双手接住,然后均匀地铺在上面,女人则在下面用农具把干草聚成堆。毕沙羅采用模糊取景的方法,及各种纯色不混合进行点彩形成鲜亮的颜色,让整个劳动场面呈现出一种轻松、愉快,踏实而接近地气的氛围,深刻描绘出劳动人民的坚定、安祥、平和与美好。忽然想起故乡来,儿时的记忆涌来,那时,故乡麦收的场景亦如这般热烈。男女劳力齐上阵,老人们守护家园,孩子们则往田间地头送水送饭,生活虽苦犹甜。一些感动于心间弥漫开来,那些曾经历经的艰难时光,经过岁月的洗礼,终是沉淀为人生最难忘的回忆。毕沙羅的画大都是描绘乡村田园风景及城市街道,以明亮的色彩和颤动的笔触表现当代风景,人与环境的通一,房屋与农村的合协通一。他的画中,并没有完全复制现实中事物的颜色,在现实中找不到他画的那些,树是紫色,天空是新鲜的奶油色,他用自己美好丰富的想象来诠释对生活的热爱。他说:“绘画使我快乐,它是我的生命,其他无关紧要。”他的笔法坚实粗放,有大师的传统。这样美丽的画幅只能出自一个对自然与生命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之手。在《坐在埃拉理花园的仆人》这幅画里,一位头戴丝巾的女仆安静地坐在花园的椅子上,看护着不远处玩耍的两个孩子;脚下,草坪嫩绿;身后,植物茂盛;隐约可见古朴简约的法式独特建筑;远处一仆人在弯腰修剪花木。画面安静祥和,色彩厚重温和,画面粗糙的笔触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肌理,色彩变化更加丰富,画面几乎找不到平涂的色彩,每一小块都是混杂的,具有印象主义的典范性,是色彩美学的经典。一切事物都有让人感动的美,问题在于,你能发现它,再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毕沙羅做到了。每一位艺术家都是灵魂的歌者,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春末夏初的午后,看友的画,一幅残荷图吸引了我,友说这幅残荷图虽有水墨画的神韵,但并非水墨画,是由几枝枯荷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精制而成。荷叶的纹理清晰可见,虽没有初绽时的婷婷碧绿,但形薄而意厚,因静而博大,浑身透出一股峥铮铁骨,有着岁月的穿透力与承载力,像遗世的一道风景静立在那里。那是吸取了岁月光华后自然散发出的一种独特的光茫。友说这幅作品工艺性强,不适合参展,只适合自赏与赠友。他说,只有在绘画时才能找到本真的自己,并体会到活着的真谛。他因爱海、画海而选择了青岛,依海而居,看潮起潮落,观世间百态,人生的真滋味全在其中了。世间的一些绝美景致总是在你无所意料时突然闯入你的心境,并由此悟出一些生活的道理,仿佛遇见灵魂中另一个自己。 一研究书法的友告诉我,他写字室里的那些花草植物,笔墨纸砚都是有故事的。吸引我的是他书桌上一件精致紫黑色木雕,我想,它与主人之间一定有着因缘。那天友与一喜爱篆刻的朋友去木场,无意在垃圾废料中遇到一小块紫黑色缅甸花梨,一眼便入心。这块缅甸梨木结构致密,纹理交错,为绞丝状和直丝状,又似不规则的蟹爪状,耐磨,耐久,质地硬重,细腻有光泽,具特殊香气,体积虽小,但有型有棱。于是欢喜着带它回家,经过细心打磨,擦上茶油,就成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品,端坐在书桌,象一位饱经风雨的老人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同时带回去的还有一根大小形状如筷子的木条,与妻做了一只精致的簪子,片片情深都在里面,时光越老味道越醇厚。他说,每当创作没了灵感或心情浮躁,品一杯清茶,静静的望一眼桌上静静陪伴他的这位伙伴,自己的内心会慢慢回归到平静。 一直相信,世间每一场遇见都不是偶然,有着前世今生的缘,它来到你生命里,给你惊喜,滋润你将要干涸枯萎的灵魂,给你感悟与不可言说的力量,让生命更有亮度,活的更通透更有意义!它们具有无声的力量,鞭策你,激励你,用无声的语言、纯粹的灵魂与你进行一场场深刻地交谈,让你感受到自身的局促与狭小,像微风细雨惠泽万物,却举重若轻,没有一点声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