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寸之舌

 sy0406 2020-03-15

三寸之舌

【拼音】:sān cùn zhī shé

【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攻击赵国,赵国节节败退,赵国都城邯郸也被秦军团团围困,情况相当危急,邯郸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赵王赶紧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想和楚国结盟,共同抵抗秦军,解救邯郸,避免被灭国危险。

   平原君需要有二十个口才很好的门客,一同前往楚国,说服楚王。但是挑来挑去只挑到十九人,还剩一个人挑不出来,正在这时候,有个叫毛遂的人站了出来,主动自我推荐说愿意一起去楚国。因为实在没有其他人了,于是平原君姑且接纳了他,一同出使楚国。

   来到楚国之后,平原君一直不能说服楚王楚赵结盟。秦国太强大了,楚国也害怕秦国,不敢得罪秦国。毛遂仗剑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势,义正辞严,气势凌人。楚王完全被毛遂的解说和气势惊呆了,便答应与赵国订立盟约。

   平原君完成任务回到赵国后,赞赏毛遂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们赵国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代表九州的巨大的鼎)还要有分量。毛先生凭三寸之舌,真是抵得过百万大军。”自此便一直将毛遂奉为上宾。

   另外如《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内容则是表述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在协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动了归隐的念头。他推荐萧何担任丞相,并向刘邦表达自己凭着“三寸舌”成为皇帝的军师,位极人臣,已达到一般人最想要的目标了,于愿足矣!所以希望能辞去职务,隐居修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