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一年一次,但消费者维权日复一日。 自1991年315栏目开设以来,就举起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大旗,让不良商家闻风丧胆。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纠纷与黑幕被曝光在网上,并能快速发酵,推进事件的发展。 3月9日央视官方宣布:2020年的315晚会延迟播出,很多公司听闻这个消息可能以为,吊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但315晚会延迟,消费者维权却并不会缺席! 今天,我们借此机会向各位盘点近一年来,哪些企业又上了消费者的“黑榜”。 汽 车 篇 近期的奔驰可以说不缺少曝光量,只是放眼望去,大多是负面新闻。 前段时间,抖音博主“小刚学长”,通过吸铁石测试证明,奔驰存在“偷梁换柱”的嫌疑——与进口版本的奔驰E级不同,国产版将两盖四门(发动机盖、后尾箱盖和四扇车门)的铝合金材料替换成了钢材。 在大大缩减成本的同时,车身重量猛增数百公斤,导致避震断裂、爆胎等问题频繁发生。一时间,奔驰的口碑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几乎崩塌。 大家还记得吗?2019年4月,一段“奔驰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维权”的视频,在抖音上被疯传。这起因为产品质量原因而引发的维权事件,进而演变为4S店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的乱象揭露,奔驰最终被罚了180万元。 车企界颇受争议的除了奔驰之外,就要数特斯拉了。带着光环进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今年也惹上事儿了。 2月底,陆续有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车主在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上称,自己购买的国产Model 3出现“减配”。本以为Model 3版售价下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买主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特斯拉“挂羊头卖狗肉”,在中国市场玩起了“双标”,将车辆的“电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中配备的芯片HW3.0,私自换成了HW2.5,引起国内用户的强烈不满。 更为过分的是,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不以为意地回应:“那些抱怨的人实际上并没有选装FSD功能,如果选装了FSD功能,特斯拉会为他们免费升级为HW3.0 芯片。”更是加深了车主的不满情绪。 这就像你买一件鹅毛羽绒服,结果却收到了鸡毛羽绒服,然后商家解释——“这个鹅毛、鸡毛的保暖效果都是一样的,重量也差不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这个说法你能接受吗? 住 房 篇 这次说的不是自如的甲醛问题,也不是隔断风波,而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出现的涨租现象。 从2月初开始,声讨自如续约涨价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其中不少租客在投诉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反映称,自如在疫情期间趁租客不方便搬家换租,肆意哄抬租金,且续约后的租金价格普遍增长10%-30%。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我们可以搜索到大量类似的投诉帖子,诉求主要集中在反对自如在准备续约之际大幅提高租金、要求退还疫情期间收取的服务费、认为自如的租房合同无效和存在霸王条款等方面。 众多租客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若不续租需另外找房源,在疫情特殊时期,看房及搬家有极大不便;另一方面,续租要接受较大租金涨幅。 相比遇到黑心的房地产公司,房产中介只是小巫见大巫。买房本来就不容易,如果再出现问题就更是麻烦。 通过棚改项目起家的绿地,2014年终结了多年来以万科为首的地产时代,成为地产行业的龙头之一。但此时的绿地却与消费者渐行渐远。 2019年12月27日,据央视财经报道,由绿地承建的“西江雅苑”项目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遭到业主投诉。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梁柱轻轻一抠,混凝土掉落”“天花板、墙壁、露台、飘窗......不同程度开裂”,简直是“豆腐渣”无止境...... 排几个月队,花了上百万,却买了个危房,绿地的掌权人真的不会内疚吗? 网 购 平 台 篇 在对阿里巴巴的投诉中,88VIP会员成为被投诉的焦点。 3月7日,有微博用户爆料称,88VIP会员在天猫超市购买商品时,价格比普通用户购买的更高。比如,一箱豆奶产品,88VIP会员价格显示73.3元,普通用户购买则是62.91元。而88VIP会员比普通用户价格高似乎得到了客服的“认证”。 图自网络 对此,天猫超市在声明中表示,88VIP用户在天猫超市始终可以在结算时获得9.5折优惠,绝不存在所谓大数据“杀熟”。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在黑猫投诉称淘宝88会员开通后承诺赠送的优酷、虾米、饿了么、淘票票平台的权益也未被赠送,这不是在欺骗消费者吗? 据统计,2019年11-12月,黑猫投诉的有效投诉量近千件,达到全年最高,但全部实行“冷处理”。(果然有大佬风范) 自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生活必需品。1月下旬以来,京东保为康旗舰店被投诉多达数十起。 有投诉称,京东保为康旗舰店不仅虚假发货而且发假货。买的KN95口罩全部变成KN90,商家却狡辩称,疫情期间包装材料缺少用错,京东电话客服狡辩KN90与KN95一样,让买家自留使用。 截至目前,小编在京东搜索“保为康”,已经搜索不到旗舰店页面。 (疫情期间,口罩是保命物品,卖假口罩的商家难道只想着赚钱了吗?) ![]() 面对公众舆情, 企业应该怎么办? 虽然315晚会被推迟,但是消费者维权从不会缺席。对于企业来说,每一年的315,都是企业必过的一道坎儿。但也有一些企业由于特殊原因,或是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无辜中枪。所以,我们列了一些应对方法供企业参考。 1.遵守危机公关5S原则 5S原则,是指在解除危机时所采用的5大原则,包括: 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ing the matter) 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速度第一原则(Speed) 系统运行原则(System) 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具体操作时,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速度与态度。面对315舆情危机逃避不是办法,真诚和第一时间发声是危机公关最为重要的解决之“道”。要在24小时内通过媒体或者官方公告公布处理结果,不然则会造成信息真空,让各种误会和猜测产生。 第二,真诚道歉并采取措施。发现确实是自己的问题时,要第一时间诚恳认错,并承诺坚决改正,拿出初步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一定不要敷衍。在这方面,特斯拉就是一个反面案例。 第三,统一发声。在内部协调处理危机事件时,外部也要抓紧时间面对核心媒体群,取得核心媒体群的大多数声音支持,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媒体、合作伙伴、政府、协会、上下游资源、专家、意见领袖等。 第四,承认有问题,但指出报道有偏颇,力图拨乱反正。比如这是个例,是偶然;或者时间上已经不适用,例如产品问题确实存在过,但那是几个月前的版本了,早已更新过;如果是行业通病的,可以对此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拿出第三方的权威证词。 2.事发突然,要会临阵磨枪 315一年一次,在对315做好充足准备的同时,企业在面对突发性的舆论危机也要临危不乱。 首先,企业在日常中需要做到三件事:准备声明的模板、相应问题的对应说法和扩展说法、核心媒体的沟通。 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次危机的出现与企业日常的问题是分不开关系的,企业应事先准备一个声明或通稿模板,同时要求市场、产品、法务等部门在面对此类情况时迅速就位。 其次,要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一方面是发言人能随时与最终决策人(老板或公关负责人)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市场负责人、产品负责人、法务负责人和最终决策人之间的沟通也要保持顺畅,以便随时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客服部门也应确保能随时和用户沟通。 在危机的处理过程中,企业老板是否懂媒体生态,懂传播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老板不懂,是否信任并且给予公关负责人以临时决断权,则更重要。很多公司的危机没有解决好,其实不单纯是公关人员的能力和执行问题,而是内部沟通和决策机制的问题。 3.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 可能有些人还记得,2013年的315晚会网易邮箱被点了名,理由是窃取用户信息,但随后网易马上公开数据,说网易邮箱一天要处理2亿封邮件,从技术上来说不存在这种可能,不仅打了315的脸,还侧面显示了自己用户群庞大。而且,网易的反击是在新浪微博上展开的,在传播更高效的新媒体面前,央视又落了一层。 这场危机公关堪称经典,而这也给了许多企业老板一种错觉:现在社会化媒体这么发达,如果央视发难,比起低头认怂,奋起反击可能更好一点? 多数情况下,并不建议大家去和央视硬怼,除非你是下面几种企业: 第一,你是拥有众多死忠粉的国际化大品牌,这些死忠粉不会因你的一点瑕疵和不友好离你而去,比如苹果。 第二,你是一家足以抗衡绝大多数传统媒体的新闻门户网站或客户端,你的用户数绝不比那些电视台少,比如网易、腾讯。 第三,你的公司已经大而不倒,且在危机公关中身经百战,比如淘宝。 如果你公司的体量和实力不够,那就还是老老实实认怂吧,但认怂也是有技巧的,不要一副卑躬屈膝、认打认罚的奴才相,逗比一点、自黑一把也是可以的,但还是要诚恳,不要把道歉变成搞笑,那就适得其反了。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与其总琢磨这些公关招式,不如平时老老实实把该做得做好,不要给人留下把柄,这才是“无招胜有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