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何彼襛(nóng,浓艳)矣,唐棣之华(郁李之花)?……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园有桃,其实之肴(它的果实可以做佳肴)。……园有棘(酸枣),其实之食(它的果实可以吃)。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美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对中国人来说诗经是不可以不读的,无数典故,源于此中,比如桃之夭夭,比如投桃报李。 2、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一首七绝通俗易懂、画风绮丽,历来深得我国人民的喜爱。 3、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语妙、生趣 4、杜甫: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风儿和碧水竟然为了桃花而争风吃醋,一个要勾引,一个不让勾引就要倒吹,俺只能说这就是杜诗圣的功力。 5、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见诗而思春 6、张祜: 杨柳千寻(八尺为一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源氏物语》中无数衣香之句,大概与此有关吧。 7、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士物候学得好! 8、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沉溺于春日美景之中的垂钓者。 9、苏东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居士吃货一枚。 10、唐伯虎《桃花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诗俗中带有雅趣,应该算是最有趣味的一首桃花诗。此诗有安贫乐道之志,然在现代社会,大家还是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吧,不必苟且,但要努力。事实上,贫穷不会带来安闲,金钱才能令你享受安闲。贫穷尽不到家庭责任,金钱才能令你尽到家庭责任。唐伯虎这首诗,重点应该是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做生活的主人吧,苍耳老师不揣浅薄如此说。 11、林黛玉《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窗帘与窗棂),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院里长满青苔)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红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成片的桃花犹如绯红的烟雾),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织女天机织云锦,烧破一片落桃花),春酣欲醒移珊枕(桃花惊醒春美人)。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杜鹃鸟)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什么是中文的最高境界?请看林黛玉,或者说曹雪芹。 林黛玉的《桃花行》与唐伯虎的《桃花歌》均属于古典诗歌中的“歌行体”,歌行体源自乐府诗,而“乐府”就是“主管音乐之府”,相当于今天的“文化局”。 凡歌行体,原本都有配乐曲,换句话说,“歌行体”就是歌诗,或者说歌词。除了“歌行”之外,标题也可能写成“吟、曲、乐、弄、操、引”,这些全都是歌词。 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也有许多歌行体丢失了原曲,或者是新创了歌词还没有谱曲。 “歌行体”由于与音乐的这一番渊源,这种诗歌的特点就常常呈现为“放情长言”的抒情诗。最有名的如《长恨歌》、《琵琶行》。 回到林黛玉的《桃花行》上面来,这种纯美的物哀、细腻的柔情,真是非歌行不能表现淋漓,非林大仙子不可描绘,同学你们一定要认真体会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