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结缘惜缘不攀缘 2020-03-15

第四十五章 欣赏完整之美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解:

伟大的(大自然)看起来好像有许多缺点,但大自然的创造力却无穷,而且零废物、零污染。宇宙本体“空无”,看起来像是空虚无物,但内藏无穷尽的巨大能量,而且妙用无穷。(一般世俗人大多只从肤浅的表相或片断看后就下论断,所以不容易看懂的玄妙。)

悟道行道之人,有良心,其心正直,但不与人争强斗胜,所以看起来像似柔弱曲屈的人。

明道之人,是充满巧妙创造力的人,但因不用世俗那套技巧,所以易让人觉得很笨拙。

行道之人,是拥有高等智慧的人,不会与世人争辩什么,所以看起来像个木讷的人。

冷静才能让躁动平息下来,清凉能让热烫冷却下来。(浮躁、冲动,易成为境界的奴隶。)

心灵清净、身心宁静的人,自然流露一股凛然正气,可为天下模范。(能净化人心)

 

经文妙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若:好像。从外相看起来,大自然、“道”有好、有坏,缺东、缺西,好像有很多的弊端。事实上,“道”本身是非常完整的,它能成就万事万物。不是真正的缺,而是众生以为它是缺。

整个道就像父母一样养育着众生,让一切生命不断生长,但是,也会让生命消失、死亡。它是正、反两面都存在,有白天、有黑夜。众生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会觉得它“若缺”。但是,没有死亡,哪来生呢?整个法界的现象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它是不断的一直在生灭变化。众生就只要一个片段,然后排斥所不要的。所以,就认为它是“若缺”。包括认为有地震是不好的,当你找到那个没有地震的星球,那个星球也是死的。你没办法在那里生存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盈,就是充满着生命的能源,是很盈满的,是有内容的。

若冲:好像是空虚的、空洞的,看起来没什么。就好像一个人,你看他是憨憨、呆呆,但他却很有雅量、很有内涵。

其用不穷:能够妙用无穷。“空”不但能够生妙有,而且又能够起妙用。

大直若屈。 

大直:内心是很正直的。若屈:外相展现出来的很柔软。

一般人就以为这个人很柔弱、好欺负,可以吃定他。事实上,他是不与世间争,争到最后,也不会赢,反而越争越输。

大巧若拙。

整个“道”的创造力是很强的,它妙用无穷。但是,外表展现出来的却是很笨拙。因为它朴实、无华,不会用外表来炫耀,也不会广告。不过,有时候会以地震、台风……来告诉你她的力量有多大。如果没有众生认为黑的、破坏的这一面,你不知道天地有几斤重。

大辩若讷。

“讷”,就是外表看起来很木讷。当因缘不成熟的时候,他只是静默不语,也不会要出风头。一个真正体道、悟道的人,就是沉默者、静默者,他不喜欢诤辩。也不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直讲个不停。但是,如果他一讲的话,就是讲真理、说实相。

平常在台下哩呱啦一直讲的,如果你叫他上台讲,他却讲不出来。这就是说,真正懂的人,他不会随便乱讲,也不会去跟人家诤辩。

静胜躁,寒胜热。

一个人如果能冷静下来的话,心胸就有“空”,有“空”的话,那种冲动相续就会缓慢下来,就有智慧处理事情。一般夫妻争吵,或是同事争吵,有冲突的话,最好的方法,不是吵个不停,越吵反而越严重。你要让事情能够处理得很好的话,就是用你宁静、平静、慈悲心,把风暴消化掉。

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就是内心没有贪、嗔、痴、我慢,来到无我无私的世界,心里面没有不正的心态、动机。也没有“我要为人师表”的心。所以,他可以作为天下众生的模范。


智慧分享

这章第一段是在描述“道”的特征,第二段是在描述体悟“道”的人所展现出来的德行。“道”就是天地父母,如果你在人相、我相上绕的话,你看不到“道”,你也体会不到她的特征特性,你就没办法来到以大自然为师。所以要慢慢去观察、去体会。你体悟到“道”的特征、特性之后而效法,你就会整个脱胎换骨,展现出无我无私的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