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待花开日 学研正当时 —— 疫情下的云教研

 云淡风清wzxrr1 2020-03-15

2020的假期

因为冠状病毒而变得漫长

孩子们停课不停学

而我们

停教不停研

每一次危机

总蕴含着挑战和机遇

这,正是一次生命、自然、感恩……的旅途。

一场场别样的云教研

正如火如荼进行......


No.1

别样教研之线上资源包



         根据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印发的《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延期开学时段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服务的实施方案》文件,浦幼老师们在副园长王云燕的带领下,组建“延迟开学网络学习工作群”,立即展开了线上教研



       各年段老师经过研讨,基于宅家事实,依据可操作性强、材料简便、难度适宜等原则,筛选了亲子游戏、科学小实验、亲子制作等活动资源, 定期推送至园微信公众号。

     小朋友,“如期而至”的线上资源包是否给你的宅家生活增添了乐趣与滋味呢?

No.2

别样教研之宅家不停学

      在这特殊的假期里,浦幼的教师们不忘适时地为自己“充电”,积极研读与幼儿园“玩·创”课程相关的专业书籍,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需求认真阅读。

       在各年段线上教研的交流中,每一位老师围绕阅读的书籍从不同的视角阐述所读、所想与所获。


黄正楠老师读后感

方夏怡老师读后感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积极进行线上学习。

读书小笔记

潘华霞老师和戴利萍老师的笔记

      假期变长了,节奏变慢了,老师们也借此机会,汲取更多的专业能量,关注自身教育素养的修炼与成长。

No.3

别样教研之疫情中的主题审议

      这个“抗疫”假期是孩子们在稚嫩人生路上经历了一次重大社会事件,站在教育的视角,有挑战也有契机。

      如何在开学后,和幼儿一起将特殊的经历转换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呢?浦幼的教师们也正在积极思考。

      以课程领导小组为引领,三个年段教师携手,“以新冠病毒的社会背景,基于幼儿的视角和年龄特点”进行了多次线上的主题审“疫”云教研。

No.1

小班

      小班段根据主题审议思路制定教研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主题审议结果固然重要,但教师们更注重“慢教研”,在观点碰撞中进行课程观重塑,不仅审议出这次主题,也通过“沉浸体验”式教研明白主题如何审议。

      每一期都“有备而研”,以具体的任务为驱动,教师历经“个人学习——班级讨论——年段教研——个人内化”。内容上,教研的题目层层递进,既有开放性思考任务,也有需要链接《指南》等具体学习的任务,且注重对上一期教研的回顾和重审。

        每一期都“有点而研”。拒绝“看似热闹”,教研组织中,教师们不断明确当前讨论的中心点是什么,从“找出共识和分歧”到“聚焦困惑”到“感悟主旨”,灵活紧凑。

教研记录和微信交流

      正是秉承立足儿童做真教研的初心,教师们不断反思,走进更广的教育格局。

      例如关于主题定位的讨论,教师们对指南七个方面进行排序,达成侧重为身心健康、社会情感、科学认知的共识。再次进行回顾,王云燕副园长针对我们认为本主题语言领域不需要特别注重的观点给出了及时提醒。必须时刻站在更大的视角,遵循经验感知、体验、表达的规律。

        例如关于了解幼儿经验方式的讨论。有老师想到用问卷,但小班幼儿填问卷需要家长“代劳”。困惑之下,组员迸发创意,创设了一个“口罩姐姐来地球一小时”的趣味情境,用一封生动的倡议书和家长们提前预约,在班级群联合展开了一次特别行动,向幼儿征集关于病毒的事情。教师们集体换头像、巧用“机器人”变声软件,做好充分准备。

      脑洞大开的背后是尊重小班的思维特点,不仅激励了孩子表达的欲望还得到了家长朋友们的鼎力支持,大为赞赏老师们的高智慧。

这一次特别行动了解了幼儿经验的总体情况,后续在主题内容梳理中教师还将通过个别交流细致地了解幼儿对疫情下某些事物的认知程度。

     基于幼儿经验和主题前期思考,经过不断递进和深入的教研,教师们最终拟定主题目标、价值,梳理了主题可开展的内容并整合了初步思路。下一阶段将针对重点内容展开路径设计,细化主题方案,形成资源包。

No.2

中班

    中班教研组则主要关注如何识别幼儿疫情下的已有经验和潜在价值,力求制定贴近真实儿童的活动内容。

一、疫情下如何调研幼儿经验

      幼儿对于新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造成的生活深有感触与体验,而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如何在繁杂的内容中精准定位最适合中班幼儿的价值,这是教研组最迫切关注的问题和关注点。

        基于距离,我们决定采用视频、问卷、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幼儿经验进行收集和调查。

        在问卷中我们涉及了“作为父母,最希望孩子能在疫情当中收获什么?”这一问题,以期我们的教育在满足幼儿的同时也能兼顾家长的价值取向

二、经验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在价值


      通过对孩子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表示十分想念幼儿园和朋友,并出现情绪烦躁;一半孩子表示对病毒感恐惧;孩子对于病毒基本防疫方法、口罩佩戴方法等都有了解,同时他们也看到了那些勇敢的“逆行者”们;而对于蝙蝠是否是坏蛋也有重大分歧。

      考虑到假期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对病毒也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我们研讨从身心健康角度入手,帮助孩子合理调节情绪;同时,从孩子感兴趣和有谈论话题的小动物入手,思考人和自然的相处方式。

      而对于各类人士在疫情中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结合本学期的主题安排,我们决定从节庆入手,结合五一节、护士节等节日,为幼儿营造一定的社会活动环境,从而更好的激发幼儿对各类职业的认知和医护等职业的感恩之情。


No.3

大班

      大班各班教师首先分享了自己根据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提前预设初步主题框架,同时互相对各自的主题框架进行了讨论与评析。基于儿童视角,从“身心健康、社会情感、科学认知”三方面,链接《指南》,教师们重新梳理了疫情主题中大班幼儿的关键经验。

        在结合幼儿真实经历的基础上,大班段教师把主题重点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病毒的相关认知二是对逆行者的好奇,同时预设了主题《病毒保卫战》的初步实施框架

      其中第一个小主题《病毒来袭》,从孩子们分享假期的特殊经历开始,自然过渡到引发大班孩子对于身边各种病毒的好奇与探究,并通过调查发现、阅读绘本等途径让孩子更全面了解病毒的故事,探索病毒防护的各种方法。

      由于班级中部分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行列中,因此在第二个小主题《战“疫”中的人》,通过让孩子们寻找身边的逆行者帮助他们理解逆行的意义、感受逆行者的可贵品质,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感恩与奉献。




      三个年段的主题审议中,教研组长相互交流,园领导也及时进行把脉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本次主题审“疫”的“云”教研中,“不打无准备的仗,不做形式化的教研”,每位老师都立足儿童视角,积极的去搜集资料、认真思考。教研中能条理清晰地进行阐述和解答,在提出建议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思路,不断深挖、完善主题内容中的精神内核,将主题开展的每一步都思考到位,让教研做的扎实而有效。

      “停教不停学,停教不停研,做有准备的教师!”特殊的时期,认真的学研,是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的方式。春已来,疫将散,让我们共同期盼线下约会的那天!

啥?你还没关注呢?

【宅家小编留名墙】

撰写、供图 / 温小聪、各年段教研组

编辑 /王烨清

审核 / 张波、王云燕、方飞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