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披露,2019年中国大陆有760万对夫妻离婚,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20000对夫妻离婚,离婚率连续七年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离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到45岁之间,45到50岁之间的人群婚姻状况相比稳定,但50岁以上的人群离婚率略有上升。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了?这年头一言不合就离婚?这个社会怎么了? 八零后人群离婚率高。近十年以来,中国离婚率确实出现了急速上升的趋势,八零后人群离婚率高,因为80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这一代人的爸妈早年都是属于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人,奔波于经济发展腾飞的初级阶段,大人都特别忙。早期的时候亲情关系建立得特别差。80后在学年前特别是幼儿、婴儿阶段几乎都是没人管的。 学历低群体离婚率高。中国的有关数据显示,学历和离婚率有密切关系,学历低群体离婚率高,而学历越高离婚率反而越低。有专家分析说,中国已经完成了核心家庭的转变,家庭以亲子关系为轴心转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 年轻人不愿结婚的增多。许多城市年轻人不愿结婚,结婚后不愿意生孩子,显示中国城市年轻人越来越以个人享受和自由为中心。 道德体系的倒退对婚姻的冲击比较大。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通常也会导致离婚率增加。不过中国五十岁以上人群离婚率驱增,可能和社会道德体系的倒退有关。中国很多离婚跟包二奶或者婚外情这些事情有关,这都是道德问题。当包二奶、婚外情这种情况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忠诚程度自然就会降低。 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流动性增加,工作紧张,出差频繁,夫妻相处时间缩短,与此同时,社会交往扩大,社交媒体发达,认识异性机会增多,婚外情大大增加,也成为婚姻关系的杀手。 大部分婚姻是一种情感契约,维持婚姻是为了给自己的情感找一个归宿。很多人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可是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则死无葬身之地。 一些独生女,从恋爱开始,妈妈就对女儿说:“女人是用来宠的,要嫁,就得嫁一个疼你爱你宠着你的男人.......”在这种家教下成长起来的女生,对婚姻的期望值很高,以为嫁出去后,丈夫会永远像恋爱时那样,激情满怀地把所有的爱满满奉上,公公婆婆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宠着自己,一句“女人是用来宠的”让女孩的公主梦从娘家做到了婆家。 比较悲催的是,她遇到的丈夫也是独生子,是从小被宠大爱大的王子,需要别人宠着,伺候着,不知道在油盐酱醋中伺候别人是啥滋味。怀着公主梦的她遇上了从小当王子的他,公主要以她为中心,王子要以他为中心,一个家庭,容不下两个中心,怎么办?离婚!对情感的索取,是独生子女们的婚姻走向滑铁卢的重要因素。 离婚的导火索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从根本上看,就是双方在婚姻生活中对得失的计较大于对感情的珍惜。 进入婚姻的爱情死了,婚姻外面又诞生了新的爱情。爱得越是激烈,维持越是艰难。灿烂的激情背后,是荷尔蒙,荷尔蒙喜欢年轻漂亮的身体,喜欢一见钟情的新鲜感,但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漂亮,有些人,虽然也还年轻,也还漂亮,但是,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失去新鲜感的爱情,如同被晒干水分的花,开时越是灿烂,谢时越是不堪。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在爱情萎谢之后,格外的虚空。于是外面的风景就变得诱人。婚内的花枯了,婚外的花却开着。“爱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结合,有时候也是分手。婚内出轨,小三上位也是“爱情”的结果,当然,那是另一段新的“爱情”。 统计数据显示,离婚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一的婚姻中是两年之内解体,还有四分之一是在五年之内解体,这些,大部分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 婚姻是利益联盟,当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改变之后,联盟存在的价值下降或者消失了。虽然在这个时代,日子过不下去,为穿衣吃饭而嫁人的婚姻越来越少,但是,消费主义营销出来的生活方式、偶像人设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自己财力不支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动因下,婚姻依然是改善财务状态、满足“品质”生活的重要方式。 还有一些夫妻是因为房子、车子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分开生活很艰难,因此,把家庭经营成无限责任的合伙人企业,“贫贱夫妻百事哀”,维持婚姻与否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 此外,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社交机会的同时,也使得两性之间信息更加对称,婚恋作为人生选项,从“作文”变成了“数学题”,男女双方更多地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偏好来选择结婚对象,然而人生是动态的,未来是变化的,随着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的变化,强势一方的价值偏好经常会出现调整,从而导致原有的婚姻分裂重组。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工作流动(包括农民工进城)造成的两地分居也是这种婚变的重要因素。 维持家庭是为了孩子,现在,孩子长大、离巢了,婚姻的粘合剂瓦解了。婚姻的法律意义与其说是保障性行为的合法性,不如理解成是对后代的抚养责任。原生家庭是每个儿童成长的摇篮,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后代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为了孩子,一些夫妻之间虽然失去了“情人”的沟通兴趣,但在孩子面前,至少还维持着“亲人”的场景,当爱情在岁月里蒸发殆尽之后,亲情和责任撑起了婚姻的大梁。 当孩子长大、离家之后,以孩子为中心的婚姻一下子失去了其存在的核心价值。空巢家庭回归两人世界,四目相对的时候,很多伴侣们发现,失去了孩子作为纽带,他们之间与其继续维持勉强的“互相陪伴”,还不如一别两宽。 这是一个自私的时代,社会观念对自我价值和个人幸福的追求持更为包容的态度,传统婚姻家庭中的隐忍已然不再有那么强韧的生命力,此外,手机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使得人的情感和沟通需求在网络交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跟另一半的沟通和互动也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手机社交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也贡献了不低的离婚率。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改变,现代社会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的依赖度降低,而文化观念的改变,使得离婚不再是一件丢人或者可耻的事情。不快乐的婚姻,凑合还是离,更多的取决于双方自身的感受和自主的厉害权衡,被迫维持的婚姻越来越少,离婚率自然越来越高。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项,独身或者婚姻,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因为,无论有没有婚姻,人在本质上最后都是跟自己过。 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人选择不婚或者离婚,而不是将就。对于社会文明而言,这是一种进步。 离婚协议书参考(详细内容请登录网站www.fww114.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