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血管篇)| 颈动脉粥样硬化

 plyshcn 2020-03-15

        Atherosclerosis

颈动脉粥样硬化

※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因素、系统性、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

◆ 病理过程:内皮破坏,内膜脂质沉积,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图1)。

◆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可同时累及冠状动脉、颈动脉及其他动脉,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及其他阻塞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1 动脉粥样硬化示意图

※超声观察要点

◆ 内中膜增厚

◆ 斑块形成及稳定性

◆ 管腔狭窄、闭塞及程度

◆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超声表现

◆ 内中膜增厚:内膜面粗糙,颈动脉IMT>1.0mm(图2)。

◆ 粥样硬化斑块

图2 颈总动脉后壁IMT增厚约0.11cm,颈动脉窦部前壁IMT增厚约0.12cm

(1)斑块形成(图3):IMT局限性增厚,≥1.5mm,或扁平强回声,颈动脉窦部是好发部位。

图3 顶部(纤维帽,⬆),体部(核心部,▴),基底部(⬆)

(2)斑块分类(图4~ 图5):

图4 不同回声斑块

图5 不同形态斑块

◆ 颈动脉狭窄(表1)

(1)斑块处血流充盈缺损。

(2)管腔内径<50%,血流束变窄,无明显湍流。

(3)管腔内径狭窄50%~69%,血流束变窄,血流混叠。

(4)管腔内径狭窄>70%,血流束明显变窄,呈花色。

(5)血管完全闭塞,局部无血流。

(表1)

病例一

※病史

患者男性,41岁,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间断头晕1个月。

※超声

超声诊断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图6、图7)。

图6 右颈总动脉内膜毛糙,窦部前壁扁平低回声斑块,大小为2.04cm×0.15cm
图7 左颈总动脉内膜毛糙,窦部后壁扁平低回声斑块,大小为0.89cm×0.15cm

病例二

※病史

患者男性,59岁,间断头晕2个月,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超声

超声诊断 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图8);左颈总动脉窦部管腔狭窄(狭窄率<50%)(图9)。


图8 左颈总动脉窦部至颈内动脉起始处不均质混合回声斑块

图9 斑块处血流充盈缺损,血流频谱形态及参数属正常范围

病例三

※病史

患者男性,74岁,头晕、恶心2周,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既往脑梗死病史。

※超声

超声诊断 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管腔狭窄(狭窄率50%~69%)(图10、图11)。


图10 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不规则低回声斑块(⬆),大小为1.95cm×0.34cm,管腔狭窄,血流紊乱呈花色

图11 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低回声斑块,局部血流速度增快,Vmax=157cm/s

※其他影像——CT血管造影(CTA)


图12 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充盈缺损(⬆)

病例四...

病例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