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来佛祖为何要拈花一笑?

 心爱的内容 2020-03-15

      1.25亿年前,一朵叫做迪拉丽的花,已经在地球上寂寞地开放。

      《战国策·赵策一》中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使自己高兴的人而打扮。那朵迪拉丽花独自开放的时候,人类尚未出现在地球上。没有人类的欣赏,它照常开放,不为悦人类而容。

      可见波段的光打到视网膜上,转换成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便产生了“颜色”的映像。视网膜接收不同波段的光,脑海中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映像。如果没有可见光波的刺激,呈现给大脑的就是黑暗。世界本无所谓光明和黑暗,也无所谓五颜和六色。明暗和颜色,只是人类赋予世界的“本质”。那朵迪拉丽花,自然也无所谓绿肥红瘦,更无所谓叫什么名字。

      五百年前,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与朋友们在浙江省绍兴县的会稽山上游玩。有一位朋友指着一棵中岩石中开花的树问道:“先生您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里有一棵树,在深山之中开花,此花自开自落,跟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阳明先生回答道:“你没有看此花的时候,此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你来看此花的时候,则此花的颜色一时间就明白起来了。这样就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先生的这段论述,常常被后人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案例来批判。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世界本无所谓明暗,花朵也无所谓颜色。山中树花反射了太阳光的可见波段,打在人的视网膜上,传递给大脑,形成了颜色的映像。可见山中树花的“色彩本质”是人所赋予。没有人的观察事件,山中树花便不存在“色彩”这种“本质特征”,大脑里面也不会有树花的映像,二者皆归于“寂静”。

      当代西方有一支影响很大的哲学流派,叫做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

      阳明先生并没有否定树花的存在,而是认为树花的明暗、美丑等属性,是人的观察所赋予。阳明先生并没有说:人的眼睛一看,树花就出现;人一转身树花就从世界中消失。这明显违背常识,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作为一个哲学家,阳明先生还没有愚蠢到那种地步。我们以前读的书本,不是误解就是故意歪曲。这属于认识论观点。读懂阳明先生的树花公案,你便会明白如来佛祖“拈花一笑”的隐意。

      世界本没有一个特定的本质属性,而是所有可能属性的叠加。不同的观察方式,它便呈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来。一朵花,你用眼睛看,它便呈现出明暗和色彩;你用鼻子闻,它便呈现出香气或臭味;你用舌头舔,它便会呈现出酸甜或苦辣;你用牙齿咬,它便呈现出柔软或坚硬;你用手掌抚摸,它便呈现出光滑或粗糙;你将它贴在皮肤上,它便呈现出冰凉或温暖……这些都是人的观察结果。蜜蜂的复眼可以接收紫外线,能将各种深浅不同的白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但它却是红色盲,无法区别红色和黑色;蝙蝠用超声波辨别事物;蛇用红外线捕捉猎物……动物感知的世界与人类的肯定不同。

      这里的“观察”与量子力学的“观察”概念有些相似。但我们必须注意,宏观经典世界的“观察”与微观量子世界的“观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淆。

      量子力学里面的“观察”,是指一个系统作用于另外一个系统,不一定有人参与其间;而宏观世界里面的观察,是指人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事物,一定要有人参与其间。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观察”这个日常用语来做量子力学的科学术语,这也太容易产生误解了,或许是因为翻译的原因罢。

      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将二者混淆起来。最出名的是某院士的描述:我的女儿在不在客厅,在观察之前我并不知道,她处于在客厅与不在客厅的叠加态,一旦我往客厅一看,女儿呈现出在客厅或不在客厅的确定状态。如果他明确这是比喻,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微观量子世界的叠加原理,完全没有问题。可是他坚持说宏观世界就是那样“神奇”,由此证明人的眼睛一看树花,树花便存在,不看就消失。格物致知,穷万物之理,需要懂点量子力学,否则就会被人忽悠。

      今天花了那么多的口水去哔哩哔哩一朵花,不是闲的无聊,而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我们既是世界的观察者,也是世界的构造者,这个世界有诸多不完美的地方,你不能置身世外冷嘲热讽,而是要参与其中的建设;世界存在着无限多种可能,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除执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