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不迁论俗译

 慎不二 2020-03-15

《肇论·物不迁论》俗译

作者: 曾宁 朴道 【物不迁论·题解】

2.0. 这是一篇论述关于物的变迁的论文。凡与物相关的理,佛学上都将其归于“俗谛”。人们一般都认为物都在迁徒,且变易无常。僧肇却以相反的一面来看待物的变迁,将物描述为“不迁”,其反常之义却仍然合于道之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僧肇所用的是一种分化的方法,即将物无限地分化,使其达到小之极的情状。这相当于现代数学中的关于寻找极限的方法。当物处于极小状态时,所有的物都趋于其本质之态,这种状态就可以用“同”来描述,或者干脆叫做“无”。物的迁与不迁,也就是所谓“动”与“静”,而“静”是一切“动”的本质,当“动”趋于极小时,就会最终转化为 “静”。古人的这些观念是经过种种论证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且可以补充到现代科学之中,因为现代科学恰好缺少这种观念。现代科学过分强调实验手段,从而有见树不见林的倾向,也就是只见到物的“迁”,而见不到物的“不迁”。当现代科学与古代的(科学)观念结合起来时,现代科学就会得到完善,也只有如此才会得到完善。

【原文】

2.1. 夫生死交谢。寒暑叠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俗译】

从自然中人们看到了生和死的现象:有生的,有死的,生来和死去不断交替出现;人们也看到了寒和暑的更迭和变迁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了有物在运动变化。人们把这一切物的运动变化当作自然现象的“常情”,即所谓普遍现象。 【原文】

2.2. 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俗译】

我则说,未必尽然。为什么这么说呢? 放光经说:“法无去来。无动转者。”(法的本质是既无所谓来亦无所谓去,既无所谓动亦无所谓转,因为法的本质是“无”。)如何去找这“不动之作”呢? 难道得以解释“动”来求得“静”吗? 如果当真是这样,当然就得从各种“动”去求得“静”。既然各种“动”最终必可求得“静”,则不管怎么样的“动”最终都应“常”处于“静”的状态。如果不以解释“动”来求得“静”,则不管怎么说“静”其实都离不开“动”。 【原文】

1

2.3.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俗译】

其实,这么说来说去,动和静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同,动还是动,静还是静,只是迷惑者本身的不同罢了。这么说来说去只是把本质原因流于表面的争辩之言辞,人们也只不过是在言辞上作一选择而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讲清楚动和静的极点,或者说要去求诸动和静的极大或极小的情形,实际上是不容易一下讲得清楚的。 【原文】

2.4.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俗译】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要“谈真”也就是去揭示动和静的本质嘛则会“逆俗”也就是与“常情”相违背;如果“顺俗”也就是顺着“常情”来讲嘛则又与动和静的本质“真”相违背。如果与“真”相违背,则必然在性质上迷失方向,找不到归途。如果与“常情”相违背,则讲起话来便“淡而无味”,可能让人听起来兴趣索然。 【原文】

2.5.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 【俗译】

由于这种种缘故,才有这种现象:中等水平的人对于动和静的存与亡就有所疑惑,难于决断;下等水平的人听到如此谈论动与静便禁不住拍手大笑,不肖一顾。 【原文】

2.6.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俗译】

其实,与我们整日最贴近而我们却浑然不知的,正只是“物性”而已。 【原文】

2.7. 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

2

【俗译】

然而我们却不能随时将其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