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菲 何况,还有几万年前的岩画可以证明,“创作”在人类的发展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不论是为了祈祷现实生活中的狩猎成功,还是出于对生殖的崇拜,抑或是将画作为与神沟通的记录,即使是史前文明的人类,身处洞中,时刻被死亡威胁,也不满足于生存本身。因为我们有可以对触的手指,有直立行走的双腿,有远超其他动物的脑容量。也多亏有这样的创作,我们才可以一睹祖先们在洪荒时代的颠沛流离,生命悲喜。 既然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艺术,那么艺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什么呢? 人类历史上,对艺术社会价值的判断也是忽高忽低。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能够塑造人们的性格,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他断言听到音乐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会发生改变“,”道德品质被唤醒“。 柏拉图的观点相反:艺术使人变得更坏,不像理性与科学。艺术与真理相去甚远,没有任何真正或健康的目的,只能激起民众悲伤的眼泪与反复无常的行为。 到了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发生,艺术重新被认为可以从道德、情感和精神上改造接收者,其中黑格尔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艺术通过抑制和引导人们的冲动和热情,能够使纯粹的情欲和兽欲变得温和。 这些例证似乎可以证明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不明显,艺术的功能被夸大和拔高了,毕竟在德国纳粹时期,包括希特勒在内很多残暴的纳粹分子都是艺术忠实、狂热的爱好者。艺术不能使人更加无私和善良。 艺术不能把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变成一个温和善良的公民,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接近艺术,使他们接触之前没有想过的事物,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评价上的提高。艺术给了人自尊,不管他来源于对古典音乐还是当代绘画的欣赏,这种自尊把人带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个片刻能够远离精神问题、生存危机、家庭琐事的世界。 达明·赫斯特 《Baptist》蝴蝶翅膀、油漆等 2019年 当我们碰到了一段音乐、一幅画或者一段精彩的文字……有时候会有一种全身凝固、不敢呼吸的感觉,感觉有一位艺术家正穿越时代,穿过陆地和海洋,与我们交谈,给了我们一些非常特别的东西。他让我们的那段时间,有了除生存之外的另一层价值。艺术让人在生活琐事中探出头来,仿佛从海洋地下钻出来看世界,让我们不再是某个家庭角色或职业身份,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科学的进步能够被衡量,而艺术不能。“科学真理”是确定的可以证明的东西,“艺术真理”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正确的,但说一个作品优于另一个作品,一个艺术家比另一个艺术家伟大,只能是一个看法,哪怕这个看法被大多数人认可,他仍然是一个看法,而不是一个可以被证明的命题。因此,艺术是个人的事,即使他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即使人们面对完全一样的作品,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但是,艺术能拓展我们精神边界,在身体不能去往广阔世界的时光里,让精神世界云游远方;在不能与身边人拥抱的日子里,与更多遥远的艺术家交流、起舞。 公众号这么多 再关注一个也无妨 |
|
来自: AI_LYS_999 > 《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