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6日,周一。 又是一周的开始。 世界周而复始,就像一列列车,上车下车,一直向前。让人不由得感叹那首歌: 亲爱的旅人啊。 ![]() 01 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力,无力去操世界的心,去操别人的心,甚至连自己的心都操不好。 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很不容易,很厉害了。 有人这样讲人生: 完美人生四重奏:心上人、盘中餐、枕边书、天涯路。 悲惨人生四重奏:心上陌路人、盘中减肥餐、枕边垃圾书、亡命天涯路。
你怎么度过疫情,就怎么度过一生。 上帝的眼,看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02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东西方上古神话,其实是东西方性格的写照。 03 微博上看来的文字: 以前听“渡日月,穿山水,尚在恨那谁”。以为是恨,是不甘,平地起狂澜。 现在想想,是渡月穿山过人间的跌宕,深刻隽永的“尚在”,是蓝桥波涛荡漾的海,漏夜从桥底粼粼穿过待天晓,充满了暧昧和遥远的梦感,斑驳、绵绵、无声无息。 像极了日语中的一个词,叫“一生悬命” 。 04 读睡上推送的诗,总是那么应景: 那些把肉从桌上拿走的人 教导人们满足。 那些获进贡的人 要求人们牺牲。 那些吃饱喝够的人向饥饿者 描绘将来的美好时代。 那些把国家带到深渊里的人 说统治太难,普通人 不能胜任。 05 最近一直想什么黄金时代和镀金时代。 你觉得你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现在的时代,又是什么样的时代? 思想解放是什么,是望向万里河山的,不是盯着眼前一亩三分的。美学是什么,是突破长期束缚,在转型期蓬勃而出的亮色。讨论是什么,是争鸣,是把所知所感大胆表达,甚至隐隐透露精神趣味。 人民文学社廉萍老师说: 重温了“三吏”“三别”。《新婚别》,写的好像就是那个不及举行婚礼的医生;《无家别》好像就是那个出院后发现全家没了的人;《垂老别》好像就是那个留下“我一生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为人尽诚”遗言撒手而去的导演……小民的生死悲欢,就是构成历史最真实的细节。 最近都在说底层,在说手停口停。 三别里的人,都是手停口停的底层人吧? 人与时代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宿命? 苏岑说: 据说眼泪之所以是咸的,是因它的原料是血液,经由泪腺加工盐分循环,辗转流出眼眶。终于明白我们为何对很多人微笑、却只对极少人流泪。因为有些人不懂、有些人不配。一生的泪,不过都流在了那几个人身上。泪和血一样,会有流尽的时候。也许你永远不知,那个为你流泪的人,耗费的是何种心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