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绩:没有美酒喝?那可不行,必须得有

 梵心4466 2020-03-16

作者:张建楠   来源:古诗词文苑(ID:songciba)

1、第一次出仕,弃官归隐

王绩和很多诗人一样,从小聪明,也是小神童。他20岁时,参加了孝廉考试,取得好成绩,被任命为隋朝秘书省正字,在国家藏书馆做书刊校对工作。

在长安当官的王绩,可能觉得首都框框太多,束缚太多,酒家太少,美酒太少,而且他从小不喜欢应酬,渐渐地对这个秘书省正字没了兴趣,不喜欢了,于是,他就打了报告,请求调去扬州六合县当县丞。

在六合县自然比在长安约束少,自由一些的王绩经常饮酒赋诗,一次酒后他曾写下《醉后》一诗,拿阮籍、陶渊明的醉比较,用醉酒逃避现世,觉得人生短暂,还是快乐生活最好。

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没多久,一次酒喝大了耽误了政务,他知道情况不妙,找了个借口,说自己患重病,夜里乘船跑了。他一边跑还一边叹息,“天下布满罗网,到处束缚,我能逃到哪儿去?”于是弃官逃跑的他回了家乡,绛州龙门县隐居。

2、第二次出仕,弃官归隐

过了几年,唐朝建立,为了网罗人才,下诏征召隋朝旧臣,三十几岁的王绩以原隋朝旧官身份在门下省待招。

当时门下省规定,每天给好酒三升。王绩的弟弟王静问他:“待招有意思吗?”王绩说:“薪水不高,但有好酒三升,有点儿意思。” 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听说此事,觉得三升好酒不足以留住王绩,特批每天供应王绩好酒一斗。享受每日一斗酒待遇的王绩一时名声大噪,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斗酒学士”。

在门下省干了几年,虽有美酒,但他不自在,还是觉得没意思。他再次借病弃官,跑回家乡隐居。在家乡,王绩经常去北山和东皋闲游,一次在东皋极目远望,吟出《野望》一诗。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据说,隐居的王绩有时坐牛车经过酒店,就要进去喝几杯,也会在那儿住上几天。或许《过酒家》一诗就是他当时的写照吧。

过酒家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3、第三次出仕,弃官归隐

过了几年,四十几岁的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官。当什么官他都不在乎,但当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善长酿酒,他就又打报告请求出任太乐丞。吏部认为这调任级别不合规定不同意,但王绩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吏部同意调任。后来会酿美酒的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没有好酒供应的王绩说了句,“这是上天不让我饮美酒吗?”说完,他再次弃官回家隐居。

在家乡隐居的他有次独自饮酒,喝着喝着想起往事经历,不由感慨人生短暂,觉得还是饮酒有乐趣,于是,吟出《独酌》。

独酌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后来,五十几岁的王绩病重,在自己离世前,效仿陶渊明《自祭文》给自己写了墓志铭,还告诉家人要薄葬自己。就这样,王绩在酒的陪伴下,走完了他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