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龙八部》与儒释道三教合一

 三金一十四哦 2020-03-16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先生所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书名出于佛经,是“世间众生”的意思,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的无边佛法与超脱。

天龙八部都是“非人”(“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也是《天龙八部》这本书的全书主旨,在这本书中所出现人物无不为自身的贪嗔痴爱所困,造就了一个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娑婆世界.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一书评出自陈世骧先生1966年致金庸的一封书信。大意是人生来有情,既然有情,人就必然要受感情的折磨,现实并不总像小说中那么完美,人总要遇到感情。这一挑战总有一天会降临于你,你必将经受一番磨难。总的来说无非是“造化弄人”


我先简单说一下儒释道三家的主要思想

  • 儒家思想:

    儒家主要讲“忠恕”“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还有以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的学者荀子。后世又发展为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和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

  • 道家思想:

    道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讲究“清净”“无为”“逍遥”,处事“无为而无不为”。

  • 佛家思想:

    佛家讲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法讲“因果”与四圣谛“苦集灭道”,认为“一切唯心造”脱离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

    出世间法又称“究竟法”主旨就是《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 萧峰道—儒

萧峰本是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的帮主,无奈遭小人算计,杏子林中被“政治纠葛”揭露身世;聚贤庄内“虽千万人,吾往矣”与群雄喝酒绝义大开杀戒;后又被冤枉与阿朱一路追寻“大恶人”。在经历了武林中的是是非非最后想要与阿朱归隐塞外牧马放羊,体现了萧峰的道家思想。

然而现实却是塞上牛羊空许约,莽苍踏雪北塞行,挥洒缚豪英。最后官拜大辽国南院大王,拒绝南征北宋王朝,两军对峙,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萧峰为保宋辽两国数十年不战而自戕身亡,“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正是儒家的基本道德准则。

  • 虚竹佛—道

虚竹本是少林寺里普通的一个小和尚,只知道听从师傅研习佛法,学习少林武功。然而人不找事,事却找人,为帮助段延庆而获得了无崖子的毕生功力,习得了小无相功和北冥神功;为帮助天山童姥而破了杀淫荤酒四戒,但却又习得了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以及 生死符的种法和化解之法。

无奈虚竹一心向佛却最终且自逍遥无人管,“无为而无不为”,集一身道家绝顶武功成为了逍遥派掌门,灵鹫宫宫主,统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

  • 段誉儒—佛

段誉为人知书达礼,温文儒雅,老实谦逊,善良,也替他人著想,不过呆头呆脑却常被旁人讥为书呆子。本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穷讲究也很多,但却又很有侠义心肠,喜欢打抱不平,多管闲事,让读者看来不免有一种酸腐呆萌的可爱感。

段誉在经历了他老爸段正淳给他带来的重重灾难后也逐渐顿悟,登基之后去除民瘼,身体力行,成功治理天花疫情,受到大理百姓尊敬与推崇。在位四十年,后避位为僧,传位于子段正兴。



天龙八部三个男主的成长历程也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三教合一思想。

儒释道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以释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圈,儒家的传统观念和本土道教对民众的潜移默化,随时间的推移,更多优秀的文化呈现在世人前,取长以补短,万物以冲和,方为中华之瑰宝,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便是一家。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以道家做人以儒家做事以佛家修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