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丰县的顿丘大道上,两尊塑像彰显的尊亲爱国形象,教育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隋朝人有一个叫张清丰的人,虽然家庭贫穷,却非常孝敬爹娘,父亲去世之后,对待母亲的孝敬,更是没的说。张清丰以打烧饼为生,头炉烧饼必定用来孝敬爹娘。如果有人强买,张清丰就会说,山高高不过太阳,人大大不过爹娘。不知父母养育之恩者枉为人也。头炉烧饼敬奉老母为表孝心耳,岂为钱哉! 清丰县县名得来就是唐朝人有感于张清丰的孝心,千年多来,县名未改,而人们对张清丰孝行的肯定和对后世子孙的期望于此可见。你说奇怪不奇怪,在清丰县城,随处可见打烧饼的炉子,不时听得到有关烧饼的叫卖声。或许清丰人即使自己不打烧饼,也要买烧饼孝敬爹娘吧。传统的力量恐怕正无形之中蕴藏在清丰人的血脉里。 而唐朝将军南霁云的雕塑,给人的正义感是很强烈的。在上中学的文言文里面,就知道里南霁云的壮烈事迹,不知道他是我们濮阳人。在唐安史之乱睢阳保卫战中,被俘牺牲,当时他的图像在凌烟阁受供奉。南霁云事迹激励着后人,今天的清丰人更是以他为傲,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道路,叫霁云大道。 中学古文选有《诗经.氓》,其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顿丘”,就是我们现在的清丰。清丰人以他们的悠久历史为荣,他们生产的酒很出名的是顿丘一杯。 今天的清丰人,喝酒能够感到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吃饭能够想到敬老孝亲的传统,走在霁云大道上倍感正义的豪迈。古老的清丰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奔向光明灿烂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