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先人与保护环境

 陈衍福图书馆 2020-03-16

今天,单位领导要大家签文明祭扫承诺书,大家很痛快地完成了任务。

清明节是纸钱最为集中焚烧的日子,倡导文明扫墓确有必要。清明的纸钱焚烧,不说浪费,光对环境的污染就该好好治理。在我们国家,仅仅提倡是不够的,必须动用行政手段,才能真正见效。

清明的纸钱焚烧,产生的污染,远超汽车尾气排放。

在一个长辈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去陵地。老人生前没能享用的东西,都有纸制品。不说传统的楼房,时髦的现代电器也一应俱全。以前这些东西都是纯纸扎,现在可是很多的塑料制品,焚烧起来,伴随冲天火光的是滚滚浓烟,刺鼻的气味和灰烬顺风而下,几十米外的人也要掩鼻躲避。

村上红白理事会,对丧葬管理作出了规定,不让使用响器,而用哀乐代替;不让收礼钱,避免了借丧葬敛财。而焚烧纸钱,也要节制,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让人们不习惯,甚至不舒服,大家都是如此的时候,也就慢慢适应了。基督教信徒不烧纸钱,是个很好的做法。

现在提倡文明祭扫,观念改变的阻力不大。过去的那种认为,阴间和阳间是一回事的看法,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市场。文明祭扫,要减轻人们内心的对于去世老人的一种愧疚感。只要生前尽孝了,不管是清明节还是过周年,都不用烧纸钱不用烧纸制品。提倡厚养薄葬文明祭扫,老人生前能够喝上一杯水,吃上一块糖,也比死后大操大办强,也比焚烧大批纸钱纸制品要好。

那么,清明节扫墓,怎么做才好?

我们把坟墓培培土好了,献上鲜花,鞠个躬叩个头就行了。其实,心中有老人的话,比什么都强。现在时兴网上祭奠,远在异乡的人,可以不用奔波劳苦,一样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老百姓说,心到神知。你的心意到了,没有一个先人会跟你计较的——何况,我们知道所谓的在天之灵并不存在。

周总理没有一个坟墓,连骨灰也没有留下,人们对他的怀念一点也不见得少。

我们在怀念先人的同时,采取更为环保更为友好的纪念方式,至少不影响环境的方式,应该是包括先人在内的所有人的愿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