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明白知识 2022-04-08

说到纸钱,你一定不陌生。可你听说过「赛博纸钱」吗?

近些年,出于防疫、环保等各方面的考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扫。「赛博纸钱」也就成为不二之选。

◎ 赛博朋克(Cyberpunk),本意是高端科技与低端生活的结合,后来被活用为以「赛博xx」来描述科技化的某个日常事物,「赛博纸钱」就是其中一例。「赛博纸钱」其实就是虚拟墓园里的电子纸钱图像,但也需要用真实货币购买。
图片来源:长生铭记APP

当然,不止有「赛博纸钱」。网上祭扫可以使用的电子祭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从最简单的纸钱、金元宝,到各种食物、宠物,吃穿用度,不一而足。

◎ 网站提供的「全素套餐」中,不仅有馒头、萝卜丝,还有车厘子、焦糖布丁等当下时兴的食品。
图片来源:长生铭记APP

但即便如此,这些电子祭品的创意水平,还是无法和「传统祭品」相提并论。

打开手机淘宝,搜索「纸扎」。跳出来的结果,可能让你眼前一亮,也可能让你「眼前一黑」。

纸扎的平板、手机、手表,还不忘附带充电器和耳机,保证收到的人用得满意,用得舒心。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纸扎数码产品套盒。
图片来源:淘宝店「天国商城祭祀用品批发」

防疫如此重要,冥间也不能落后。

纸扎防护套装内,口罩、疫苗、健康码绿码和通行码绿码一应俱全,在「那边」也不用担惊受怕。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纸扎防疫套盒。
图片来源:淘宝店「冥间天府超市」

交通工具自然不能少,不但要豪车,还要两辆,分单双号。这样就算限号,也不用担心不能出门。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纸扎交通工具组合。
图片来源:淘宝店「冥间天府超市」

此外,想开车得有驾照,万一「冥府警察」来查,最好还能有身份证。

纸扎冥府证件全套,解决行政难题。

全套内还包含特别通行证和国际护照。生前没能四处旅游的遗憾,这下可以全部弥补。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冥府证件全套。
图片来源:淘宝店「冥间天府超市」

食物更是一应俱全,哪怕逝者生前喜欢吃猫山王榴莲,都可以满足。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猫山王榴莲(Musang King Durian),马来西亚顶级榴莲,是世界上最好的榴莲之一。图为纸扎的猫山王榴莲礼盒。
图片来源:淘宝店「兴兴纸业」

如果你担心,这些东西仍然不够让先人过上好日子,也可以直接送去一份「实业」,比如,一个711超市(带房产证)。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纸扎711超市,里面甚至仿制了货架和柜台。
图片来源:淘宝店「摆渡的彼岸花」

雅虎上,台湾电商还曾销售过纸扎的任天堂Switch,不但有主机、手柄等必要设备,甚至附带《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卡带。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Switch是2017年3月3日任天堂发售的一款游戏机,至今仍风靡全球。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于同日发布,是这款游戏机的首发游戏,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子游戏之一。图为纸扎的switch和游戏卡带。
图片来源:极地游报

国内纸扎产业如此发达,海外也不甘落后。

在亚马逊上搜索「Ancestor Money」,各国货币,应有尽有。无论你是海外华人,还是单纯想祭奠先人的外国友人,都不用发愁。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亚马逊的部分搜索结果,印有各国领导人头像的纸钱一应俱全。
图片来源:亚马逊

他们甚至「独创」了全新的烧纸仪式,并在YouTube上,向其他人传授。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YouTube博主在展示如何烧纸钱。
图片来源:YouTube@Azurite 22

在这些沉迷烧纸的外国人看来,这不仅仅是简单地烧掉一张纸钱,而是在深入中国文化中最神秘的部分。

事实上,纸钱乃至纸扎,确实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一个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的角色。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国产恐怖片《中邪》中,就有使用纸扎人的情节。
图片来源:电影《中邪》

抛开这些五花八门的现象,中国文化中,为什么要给亡者送钱送物?

这与我们「事死如生」的传统丧葬观念有关。

《荀子·礼论》中有云: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亡者只是灵魂脱离了身体,换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仍然需要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

但按照生者的使用规模来布置,对广大平民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也过于铺张浪费。因此,出现了多种的「替代方案」。

在纸诞生之前,人们通过在坟墓中放置各类微缩的陶器——谷仓、牲畜、灶具等,来达到「事死如生」的效果。

公元105年前后的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制品开始逐渐取代陶器。据《履园丛话》记载:

「自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里俗稍以纸剪钱为鬼事。」

瘗钱,指的就是埋葬时陪葬的钱。最初用的是通用货币,后来开始用纸制品代替。

目前已知最早的纸钱实物,来自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穴中。这里也出土了丰富的纸扎制品。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纸画《死后的飱宴》,出土于阿斯塔那墓,现藏于印度新国立博物馆。
图片来源:Sketch

根据学者高国藩的《敦煌民俗学》所述,也是在唐代,佛教倡导火葬,埋葬纸钱就顺理成章被改为烧纸钱。在这之后,烧纸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一种民俗。

「敦煌写本」中,也能找到宣传烧纸钱的语句,如佛教名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就有:

「冢上纵有千般食,何曾济得腹中饥。号眺大哭终无益,徒烦烧纸作钱财。」

「号眺大哭终无益」直接点明了,佛教认为必须要焚烧纸制品的原因:

只有纸制物,才能在火烧之后,变成冥界的真实物,让鬼魂能够使用。

现在的我们看来,这种封建迷信似乎有些可笑。但对于尚无现代科学观念、一心思念亡者的古人来说,借助某种仪式性活动,通达不可测知的幽冥世界,并非全然虚妄。

到了宋代,烧纸已经是丧葬典礼上的必要程序了,也出现了丰富的纸扎制品。《马可·波罗游记》中就写道:

「富贵人死,一切亲属男女,皆衣粗服,随遗体赴焚尸之所。行时作乐,高声祷告偶像。及至,掷不少纸绘之仆婢、马驼、金银、布帛于火焚之……」

如今,还有一些地区保留了焚烧大型纸扎的习俗。这些精美的纸扎制品,堪称艺术。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莆仙地区的传统纸扎。
图片来源:微博@阿诚的白日梦

2020年12月17日,中国(漳州、泉州、厦门)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纸扎祭品,就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的清明,流行烧「赛博纸钱」

◎ 「送王船」是闽南地区悼念海上英灵的传统活动,图为台湾举行的「送王船」仪式。
图片来源:微博@猴子先生田坤

一般来说,纸钱都用于丧葬仪式,但也有例外。

在1984年的纪录片《小喜》(Small Happiness)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位妇女抱着孩子,一边走,一边把纸钱撒在身后的路上。

这时,纸钱是给孩子的「买命财」。

直到现在,在一些地区,如山西、湖北等地的乡村,也有孩子莫名其妙发烧惊厥时,要烧纸钱的「偏方」。

纸钱作为纽带,曾经联结了生与死、鬼与神,乃至人间与冥界。通过烧纸这种祭祀活动,生者和死者,人类和鬼神,仿佛可以共处于一个存在维度中。

美国人类学家万志英在《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中这样描述,在中国文化中,人和鬼之间的神秘联系:

「中国的宗教文化不仅承认数量庞大的神祇的存在,还认可法力较小的灵物,尤其是亡者之魂对凡人事务的介入。」

◎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作者:[美]万志英
译者:廖涵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而纸钱,就是对亡者之魂的认可,最好的例证之一。人们不仅会认为死者依然保留着从前的情感和生活习惯,死后世界也被想象成为一个和人间规则相通的所在。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纸钱越来越被斥为封建迷信,出于现实考虑,烧纸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少。

那么,纸钱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在《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一书中,美国人类学家柏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烧纸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一种保护生命、使之薪火相传、更续不辍以实现永恒的祈愿,一种赋予轻浮的祝辞和誓约以物质分量的努力,一种通过肩负义务来实现生命本质的付出,一种表达和纾解遗憾、悔恨与悲伤等心理创伤的寄托,烧纸在传授给我们关于价值的学问,它最终将世俗的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价值)转变为真正的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

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彻底不再烧纸,环保安全的献花与网络祭拜或许将代替旧有的祭祀方式。

但是,纸钱作为文化的承载物,作为我们思念亡者的载体,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被彻底淘汰。

恐怕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想象,祭祀先人时少了纸钱的存在,会变成什么样子。

就算是网上祭拜,要是没有那一捧「赛博纸钱」,也好像没有了仪式的灵魂。

时值清明节,无论你选择怎样祭祖,都别忘了,放一些纸钱。

参考资料

[美]柏桦. 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 袁剑、刘玺鸿(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美]万志英.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廖涵缤(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高国藩. 敦煌民俗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