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洚水千年之梦圆香山

 北胜坛主 2020-03-16

       洚水,是广东省云浮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是云浮文化的重要源头;在洚水的出水口处,有一个村乡仍以“洚水”为名,此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就是文化毓秀之壤,其中的风土人情可以成为南粤乡村文化的经典。笔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洚水这块土地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故利用闲余时间走访洚水各村,记录风土,集为专辑,现特向诸君介绍。

第二十九章:梦圆香山

       目前,洚水地区的人大多数前往珠三角地区的中山市发展,无论是经营生意,抑或是务工谋生,都以中山为打拼的基地,逐渐形成“洚水人在中山”的局面;追溯该情况的出现,还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洚水人把这个生存规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洚水三面山环、一面江绕,所以洚水人自古以来就靠输出山乡的特产、走西江水道到西江沿岸的埠头或者集市售卖的,这类特产主要有木材、甘蔗、桂皮、果实等,其中甘蔗、桂皮、果实又不过是季节产物,所以洚水人输出的特产主要就是一年四季都供需平衡的木材。据清乾隆《东安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二年发生大饥荒,洚水人伐青旗山林木售卖以赈灾,而据洚水故老相传,当时木材的输向珠三角地区售卖的,其中就不乏当时的香山县。古代香山县即今之中山市,其始设于宋绍兴二十二年,民国十四年,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中山县,后升为地级市。民国以来,洚水人陆续走水路向珠三角地区发展,其中就有运送木材到中山售卖并陆续在当地安家的,如今已繁衍至第三、第四代人了;中山地域不大,很多在中山安家的洚水人大都在烟墩山周围聚居,据他们说,当年他们到中山经商时,一般都是在傍晚时分开着装满木材的大木船从洚水渡口出发,然后走西江水道前往中山,当他们到达中山时正好天明,远远就能望见烟墩山上的烟墩山塔,所以那里是他们梦想到达的地方,所以即使他们后来在中山立足,也会选择在烟墩山下安家。

       自古以来,洚水人就有一股“敢打敢拼,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干劲,只要人走到哪个地方,就必然能够在哪个地方立住脚并且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洚水人就凭借着这股干劲,在充满荆棘、坎坷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条坦途来。

作者:周业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