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也曾研发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机身尺寸庞大,一口气购买62架

 小小头像 2020-03-16

幻影系列战机是法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装备的主力,期间出现了多种改进型,对我们来说最知名的就是幻影2000了。不过这款先进的战机还不能成为幻影系列最具特色的机型。

幻影系列最魔幻的型号恐怕就是能够投放核弹的“幻影4”轰炸机。

一、战略轰炸机

早在1954年,法国就提出研发一种可以携带核武器的高速长程轰炸机。由于涉及到核武器,达索公司本打算逐步研发一款实用的战略轰炸机。

但恰逢英、法、以色列三国同谋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后来由于美国的介入而宣告失败。倍感受辱的戴高乐咆哮道:“必须马上拿出能够投放原子弹的飞机!”这样才能有效“喝止”别国对本国政策的干扰。

时间不等人,达索公司只能使用现有机型进行“战略轰炸”版本的改装,于是当时法军装备的主力“幻影3”便成为了研发基础,所研发的轰炸机被命名为“幻影4”。

“幻影4”采用双座、双发动机设计,主翼具备60度的前缘后掠角,外形比“幻影3”大40%,机身重量与翼展面积则大两倍,这样的设计更适合进行超音速飞行。

机体95%的表面蒙皮是由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构成,除了机身,连机尾内部都设置了油箱,以满足长距离飞行需求。座舱内部安装了空调设备,以缓解超音速巡航时产生的空气动力热。

由于大幅增加了重量,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都采用双轮连接设计,这是为了减少起飞所需要的距离,并降低起飞速度。特别延长起落架支柱以取得攻角。

不过由于是战斗机为基础改的,“幻影4”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轰炸机弹舱,而是在机体下方中心线处的凹槽内半埋式携带炸弹,这个位置是原来“幻影3”用于携带功能夹舱的地方。

二、装备部队

飞机于1961年试飞,试飞通过后法军采购了3架先行量产机,并且逐步将零组件与未来的标准量产型一致化。从量产机型开始,飞机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同时增加了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和雷达锁定报警系统。

法国一口气购买了62架“幻影4”,组成了3个飞行联队共10个中队。每个联队中至少有1个中队处于15分钟内便可以快速出击的待命状态。

法国对其的设想是,起飞后迅速爬升到最高高度,利用1.85马赫的巡航速度突破欧洲中部浓密的防空网,直接进入苏联领土,后面的事情你懂的。

不过“幻影4”的航程距离只有3700公里,如果进入苏联领空再进行机动作战的话,便意味着无法返回法国本土的基地,只能在德国、土耳其这些北约国家的军事基地进行降落。

不过这样的作战模式并不实际,还等同于半自杀。于是法国又从美国进口了12架KC135F空中加油机,以提升作战生存能力。

“幻影4”的机首前端增设了空中加油用的受油管道,同时油箱容量又增加了30%。飞机结构也随之进行了少许更改,比如前方座舱地板下方设置了可确保后座飞行员下前方视野的潜望镜,用于飞行导航和攻击的雷达改在机体腹部的圆形整流罩内。

三、草草收局

不过随着后来弹道导弹和战略核潜艇的逐渐出现,幻影4这种“非职业”的战略轰炸机就面临非常尴尬的就业环境了。

尤其是苏联在70年代连续推出的几款新型防空系统,让“幻影4”利用高空高速突防的设计思想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法军进行了多次推演,发现执行轰炸任务所面临的高消耗和任务失败是几乎可以肉眼可见的结果。换算下来,根本没有使用弹道导弹和战略核潜艇攻击更具备效率。

同阶段的英国发现自己一直研发可以“投掷核武器的轰炸机”计划实现不了,于是开始进行招标。为了降低损失,达索公司用“幻影4”参与竞标。飞机的机身与原版相比又延长了0.61米,并换装了劳斯莱斯公司高达9250公斤推力的Spey 25R型发动机。不过还是败给了美国的F111K战斗轰炸机。

最后法国军方取消了“幻影4”执行战略轰炸的任务,大部分战机被改回了重型战斗机,只剩下少数通过携带侦察夹舱变成了重型侦察机。

1982年,改装为侦察机的“幻影4”进行了首飞,陆续改造了18架。这款机型还能搭载CT52型地形测绘夹舱。不过由于机体太重,每次任务都需要耗费多于其他侦察机的油量,因此很快又被除役。

至此,幻影系列最魔幻的型号彻底退出了军事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