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医案 | 腹泻半月余,中药一剂而止

 中医药方便 2020-03-16

患者张某,女,72岁,因「腹泻、腹痛、恶心半月余」于2019-12-30就诊。

简要病史: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少则7-8次,多则10-20余次,稍进饮食则立奔茅房,伴腹痛如绞,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到我院胃肠外科就诊,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护胃、补液、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15天,患者症状无好转,遂来求中医治疗。

主要检查结果如下:

胃肠镜、全消化道钡餐、全腹CT平扫+增强

既往有「慢性偏头痛、焦虑症」病史,长期服用「曲唑酮」,间断服用「氨基比林咖啡因」。

患者是东北哈尔滨那旮旯的,首诊时对小湛说的第一句话:「艾玛,这家伙把我给折磨的呀!😅」

刻诊:患者情绪焦虑,面色少神,口干明显,无明显畏冷,出汗正常,腹诊剑突下、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力基本正常,舌红苔黄稍腻,脉浮稍数。

中医处方半夏泻心汤化裁,4剂,具体如下:

中药处方

服药后反馈:患者服用上方仅1剂后腹泻立止,腹痛轻微,恶心感消失。2020-01-03查看患者,仅进食后上腹稍有不适,大便3天未解,遂予小建中汤合益胃汤善后

按语:又一次用到半夏泻心汤这一经典名方,是不是觉得用方太普通呢?

《伤寒论》第149条曰「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中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将上两条综合一下可知,若「呕、痞、利」三症并见,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使用半夏泻心汤。

此案患者有较剧烈的腹痛,不止是「痞」,呕、利都有,仍是典型的半夏泻心汤方证。

学方剂时,受「辛开苦降以除痞」这句话的影响,往往把此方归为治痞满的专方,这种理解无疑是很狭隘的。

《周易》否(pǐ)卦的思想确实有助于理解半夏泻心汤的方义。《象辞》曰「天地不交,否」,北宋邵壅解卦曰「大往小来,闭塞不通」。可见,要想否极泰来,必须使天地气交,浮者降,沉者升。

否卦之象及彖辞

半夏泻心汤中,使气降的是半夏、黄连,使气升的是干姜、人参,起协调监制运用的是黄芩、甘草,何也?

在此,小湛建议诸位同道去读一读李东垣的本草著作《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有「逐段锦(凡九十种)」一篇,自然就会理解了。

另外,本案处方中的仙鹤草、土炒白术、大腹皮都是小湛治疗腹泻时的偏好。

患者腹泻腹痛,西药治疗半月不效,孰谓快欤?中药治疗一剂而止,孰谓慢欤?

那些说中医是慢郎中的,你们晓得个卵。

天地气交,万物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