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肾脏日丨警惕沉默的“杀手”----高尿酸肾病

 MaoMao4iqeqpu8 2020-03-16

(三)

警惕沉默的“杀手”----高尿酸肾病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代谢性疾病”这个大家族人群数也在悄然增长。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近年来出镜率甚高,它就是高尿酸血症。大家都知道它是导致痛风的直接原因。但是,高尿酸还有不为人知的更为危险的一面——诱发肾脏损伤,形成高尿酸肾病。
//
尿酸作用“刀之双刃”
//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过去在人们眼中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代谢废物。然而近来研究表明:尿酸与咖啡因结构相似,可增加“智慧和敏捷”,这些“聪明的白领人群”高尿酸血症痛风发生率高。尿酸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人类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高于很多其他哺乳动物。正是有了尿酸的强抗氧化作用,人类的寿命才显著高于其他多种哺乳动物。有人甚至认为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尿酸扮演了维生素C的角色(很多低等动物自身都能合成维生素C,而人类及某些高级灵长类动物不具备这一功能)。更重要的是尿酸可升高血压,增加脑供血,在人类从爬行至直立的进化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由于尿酸在血浆pH7.4时,99%以上呈离子状态(尿酸钠盐),呈溶解状态;但在尿pH 5.0时,85%为非离子状态(尿酸),易于形成结晶而致人体器官损伤。所以尿酸的作用犹如 “刀之双刃”!
//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和绝经期女性)>420 μmol/L (7.0mg/dL);女性(绝经前)>360 μmol/L (6.0mg/dL)为高尿酸血症。
2015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大陆高尿酸血症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3.3%,高尿酸血症实际人数已超过1.7亿;痛风的患病率为1.1%,患病人数超过1500万。中国已是高尿酸痛风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

//

高尿酸形成的机理

//
生物化学揭示人体中尿酸的来源——其中的20%来自于饮食,海鲜、酒类、肉类、浓汤、菌菇类等,是血尿酸的重要“供应商”;余下的80%则来自于人体自身的合成。
生命能够得以维持,新陈代谢是最根本的动因。每天人体中都有大量细胞衰老死去,细胞残骸不断分解,细胞核中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由此可见,“高代谢”才是导致尿酸升高的主因。人体中尿酸的排泄——血液尿酸2/3由肾脏直接排除,1/3由肠道分解,故任何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均可导致血尿酸增高。

//
警惕“三高”之外的“第四高”
//
提起“三高”,大家均知道,“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然而,就在人们忙于治疗“三高”时,另一种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正悄然强大,那就是第四高:高尿酸。

人们早已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基础。但是由于高尿酸可直接引起高血压,与冠心病和脑中风有关;尿酸还悄悄沉积在肾脏,诱发肾脏损伤,形成急、慢性尿酸盐肾病和肾结石,甚至尿毒症;尿酸还诱发“胰岛素抵抗”或沉积在胰腺而与糖尿病发病有关。由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慢性肾脏疾病(CKD)均是目前各国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故高尿酸很可能是“现代疾病”的“病根”。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更危险
//
血液中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尿酸就会在人体的小关节、耳廓等部位沉积下来,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尤其受尿酸结石的青睐。和磷酸盐、碳酸盐结石不同,尿酸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自身就能形成结晶。在结晶的不断刺激下,患者会遭受剧烈的疼痛,有时甚至连手摸、穿袜子,都会让人痛不欲生。但是,这种痛来得突然走得也快,就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故而得名“痛风”。
对于引发剧痛的高尿酸血症,人们比较敬畏,然而临床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只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血尿酸水平超标,平时并没有任何疼痛等不适。这些患者往往不把病情放在心上,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痛了再去治也不迟。
殊不知,沉默的杀手更危险。
尿酸除了会在关节、耳廓等部位沉积,也会侵犯肾脏中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可在悄无声息间逐渐损伤肾功能。
有人也许会说:“我每年体检都查肾功能的,尿素氮和肌酐都是正常的,肾脏应该没有问题的。”这完全是对医学的无知。尿素氮与肌酐衡量的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而尿酸结石早期主要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人体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同时也无前列腺疾病的困扰,却依然夜尿增多,这就是痛风肾病的典型表现。等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影响,病程已经发展到晚期了。

//
健康生活方式:最好的防治措施
//
面对高尿酸的步步紧逼,采取鸵鸟政策显然是自欺欺人,在出现严重并发症之前积极实施医学干预方为上策。
(1)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
(2)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毫升;
(3)避免饮酒及富含果糖的饮料;
(4)低盐饮食;
(5)规律锻炼;
(6)减少药物应用。

//
科学制定降尿酸方案
//
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和加速排泄的两类药物。如何选择才算科学?
临床上有很多“误区”。在不少人看来,这两类药物的区别不大,反正都能降低血尿酸水平。这样的观点十分有害。因为临床上要根据每位患者高尿酸形成的原因选择药物。可先检测24小时尿尿酸水平,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
尿酸生成增加型:选择尿酸抑制药物(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尿酸排泄障碍型:选择促排泄药物(苯溴马隆);
混合型:二者均可选择。
由于药物需要长期应用,药物的有效性和毒性等问题的存在,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彭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