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奇事,猴比人孝顺,照顾乞丐主人送终,做出一事众人皆惊

 历来现实 2020-03-16

养儿防老,对养老福利并不丰厚且进入老龄化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人们费尽千辛万苦养育子女,不仅是为了传承,更是为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但要是真没有子女的,也大可不必担忧,因为国家全力打造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无儿无女的人被称为孤寡老人,政府或者免费把你接到养老院,衣食无忧颐养天年,或者发放养老补贴,村里社区里有专人实行关怀。

当然也有社会照顾不周的城市孤寡老人,新闻中也偶有独自在家中去世多天才被发现的消息,闻之令人悲痛,也有失独老人或前丁克家庭,终日郁郁寡欢,惴惴不知自己将来耄耋之年的命运如何。

现代如此,古代的中国,各类鳏寡孤独处境可就更加惨了,不但没有人管你吃喝拉撒,就是死了也没有人埋葬,一张草席草草掩埋,甚至曝尸荒野给野狗吃掉,绝不是个例。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孤寡老人,失去劳动能力了却有"人"陪伴在他身旁,为他养老送终,伴他一起上路的故事。

明朝末年,扬州大街人们经常见到一个少年,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从哪里去,整日浪迹街头,靠打些零工,或吃饭店的残茶剩饭维持温饱。

光阴荏苒,少年已经人到中年,变成了职业乞丐,他脊背微驼,胡子拉碴,不再在饭店转悠。他头戴一顶破斗笠,带着一个饭碗,开始了乞讨生涯。

大概是厌倦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就在一个朝阳的土坡建造了一所茅草别墅,从此有了自己的家。

这样一来自己的生活有了质的提高,每天早起讨饭,夜晚拖着疲惫身躯回家休息,无论收获多少,能倒地打呼噜睡上一觉了。

忽然有一日,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乞丐被一声炸雷惊醒,他一翻身,却触碰到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借着雷电,他看清是一只小猴子。

这只小猴子,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像是生了病。

他摸了摸口袋里仅有的一点钱,找到医者给小猴子看病。

回来后,他给猴子熬药,喂它吃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猴子终于好了,但是却赶不走,整天跟着乞丐形影不离,哪怕是在讨饭的时候。

有一天乞丐又到城里去,看到一堆人在看马戏,几个人表演杂技和武术,还有一只猴子表演。他心里忽然闪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让小猴子跟自己表演呢?

他跟猴子商量,猴子似懂非懂,好像没有意见。

于是扬州城就多了一个耍把戏的,少了一个乞丐。

乞丐并没有像马戏团一样把猴子用铁链拴上,而猴子却始终没有乱跑,哪怕是受到驱赶和袭击,它依旧会回到乞丐身边。

乞丐依样画葫芦,跟马戏团一样,买来各种道具,小猴子无师自通,会表演各种简单动作,非常老练。

有时候乞丐甚至怀疑,这小猴子是马戏团里受气开小差逃跑的,跟自己一样是孤单的,无家可归,无人心疼。

因此乞丐对猴子更加关爱,从来不动一根指头,也不呵斥它。而且当顽皮的孩子或者小青年欺负它的时候,乞丐总是挺身而出,呵斥他们。

而小猴子也是乖乖的,从来也不远离,更没有逃跑过一次,工作非常卖力。

收益好了,乞丐就买高档的饭菜,鸡鸭鱼肉和贵一点的水果跟猴子分享;如果受益不好,就吃次一点的东西。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乞丐没有把猴子当外人,而是把他当成了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己从不偏吃一点东西,有啥好点的吃食都会用来分享。

每当猴子拉肚发烧,乞丐总是及时给它看病;哪怕是猴子身上身上痒痒有了虱子,乞丐也要想办法给它解除烦恼。

有苍蝇的季节,乞丐为了让猴子安睡,甚至打起扇子帮它驱赶。

无论风霜雨雪。无论春夏秋冬,猴子乞丐,已经融为一体、相依为命,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乞丐已经老态龙钟,猴子也步入中年。

乞丐年老体衰,不能再带着猴子去创收,生活陷入困境,他泪眼迷离,让猴子出去寻找新的生活。

可是猴子却坚决不走,它独自带着饭碗到处乞讨,有时候跪着乞怜,一跪就是半天。

乞丐就这样靠着猴子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非常惭愧,可猴子毫无怨言(猴子虽然不会说话,可人家行动已经表明了)。

猴子全力照顾乞丐,似乎在希望他身体康复,但乞丐已经油尽灯枯,无法阻挡死神的脚步。

终于有一天,死神来临,乞丐走了。

猴子伤心欲绝,不住哀鸣,在屋里徘徊,不吃东西。

后来猴子振作起来,到外面乞讨要钱,路人看着它长跪不起、泫然欲泣,十分悲哀的样子,似乎明白了几分,看过猴子表演的人,认识这个猴子,知道它的情况,心想一定是乞丐病重或者不在了,于是大家或多或少都在猴子的罐子里丢下钱来。

过了几天,猴子带着乞讨来的钱来到城里的棺材铺子,把钱放到老板手中,嘴里不停哀嚎,拍击着棺材板,聪明的老板马上心领神会。

于是老板就照价收钱,并且帮猴子联系了不少街坊汉子,众志成城把棺材送到了乞丐的茅屋,并寻了一处茔地安葬了老乞丐。

料理完乞丐的后事,猴子将茅屋和乞丐的遗物付之一炬,并不回头,纵身一跃,跳进火海。


众乡邻亲眼目睹猴子义举,无不感动落泪,大家也出钱出力把猴子安葬,墓穴就在乞丐一侧,大家在猴子坟前立了一碑,上书四个大字——忠义之猴,此墓也被称作“义猴冢”。

此篇改编自宋曹(明末清初)《会秋堂文集》之《南坡义猴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