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已基本被控制住了,而且全国有序的开展复工复产;但是近期境外疫情全面爆发,是否会导致A股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大熊市?从美国应对疫情的力度和效率来看,预计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疫情对美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2008年次贷危机更短和更小。 中国疫情已基本被控制住了,而且全国有序的开展复工复产;但是近期境外疫情全面爆发,尤其是欧美主要经济体新增病例快速上升,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引发金融市场大幅下跌。中国投资者也日益担忧境外疫情和金融市场下跌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尤其担心全球经济头号大国——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引发A股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大熊市。本文重点回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美股和A股的走势,希望可以给投资者一些的启发。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数据来源:wind,鼎实整理 次贷危机对A股的冲击 2008年,A股受自身泡沫过大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也出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由最高点位6124,一路下跌到最低点1664,下跌幅度高达72.83%。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美股下跌的第一阶段,跌幅并不大,而且也很缓慢,但是A股跌幅巨大,主要是因为A股本身泡沫过大(上证指数PE-TTM最高达57倍)。第二阶段A股表现的比美股更有抗跌;到第三阶段,A股已企稳回升,到2019年3月底,A股从最低点已反弹超过40%。 美国化解次贷危机的措施 2008年美国化解次贷危机的措施主要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降息和QE(量化宽松)。美国从2006年6月开始这一轮的降息周期,后来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发酵,降息力度和频率不断加码,利率从5.25%一路下降到0.25%。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决定再购买最高达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最高达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来扩张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2009年全年美联储购买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机构债券因此分别将增至最高达1.25万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美联储同时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美联储由此扩大了第一轮定量宽松政策的规模。 境外新冠疫情对美股和A股的影响 美国从1月19日发现第一例新冠患者(在武汉探亲后于1月15日返回美国华盛顿州),虽然之后中国疫情大面积爆发,但是在美国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美股还一直持续上涨,直到2月13才开始逐步回调。2月下旬美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是仍未引起美国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直到3月上旬,疫情在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多个国家大面积扩散,加上国际原油在3月9日大幅下跌,美股及欧洲股市恐慌情绪快速攀升,欧美股市大幅下挫。美国开始迅速推出救市措施,在3月3日下调联邦基准利率50个基点之后,又于3月15日大幅下调基准利率100个基点(将至0.25%),并推出7000亿美元的QE计划。 2月下旬开始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已基本明朗,A股也早已走出恐慌情绪。但是受外围股市的影响,也出现了大幅震荡的行情。 在此期间A股明显要比美股更抗跌,一方面,中国不仅很快的控制住了疫情,而且推出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使得国内甚至国外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迅速恢复;另一方面,目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比较合理的位置上证指数PE-TTM大约13倍),不像2007年存在较大泡沫。 此次美国应对疫情的力度和效率也远超2008年次贷危机。从中国的防控经验来看,在全国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之后,大约3周左右,疫情就出现拐点,而资本市场在疫情出现拐点之前就提前走出低谷。美国一旦整体动员起来,以其科技力量与整体实力,预计也会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 不过,近期境外全面开始重视疫情的防控,各国加大对人员流动、货物流动的限制,导致进出口产业受影响,全球产业链无法正常运转,相关行业的股票存在风险释放的压力,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境外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今天出口的股票普遍跌停,这个风险正在释放。我们主观认为这个风险释放完, A股整体的风险就比较小了。 风险提示: 以上观点仅为我司主观判断,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