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衰风险预测值男女有别,联合检测心脏生物标记物或能更早预测心衰发生

 明醫 2020-03-17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总负担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有风险的个体可能有助于预防性的治疗。3月11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力衰竭》(J Am Coll Cardiol HF)的一篇研究表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是心力衰竭(HF)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女性和男性预测心力衰竭的最佳hs-cTnI阈值分别为2.6 ng/L和4.2 ng/L。联合应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s)与心脏生物标记物,可以提高对心衰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能力。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s)包括BMI、收缩压、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

研究团队分析了4项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的48455名个体水平数据,排除了基线时有心肌梗死、心衰和卒中的受试者,研究了除CVRFs和NT-proBNP外,hs-cTnI对心衰的预测价值。

结果显示,受试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61年。研究人群中心衰的发生率为4.1%,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1%,全因死亡为9.6%。在基线检查时,hs-cTnI的中位水平为2.3 ng/L,NT-proBNP的中位水平为46.2 ng/L。

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s)后,hs-cTnI与突发心衰事件显著相关,危险比为1.42(P<0.001);进一步调整NT-proBNP水平后,危险比为1.19(P<0.001)。在hs-cTnI水平高于3.2 ng/L及NT-proBNP水平高于68.26ng/L的人群中,突发心衰事件的危险比分别为1.63和2.48。心衰高风险的最佳hs-cTnI阈值在女性为2.6 ng/L,男性为4.2 ng/L。

F1.large.jpg

我们常用C指数(即一致性指数)来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在本研究中:

根据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预测心衰时的C指数为0.843;

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联合hs-cTnI时,C指数变为0.848;

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联合hs-cTnI及NT-proBNP时,C指数为 0.862。

该研究的同期述评指出,这项研究的一大局限性是,我们不知道这些患者的心力衰竭类型是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还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研究表明,hs-cTnI和NT-proBNP在正常范围内时我们或许就能识别出有心力衰竭发病风险的患者,或者说心力衰竭的信号早在诊断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出现。对这部分患者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并进行相关检测,包括详细记录病史、询问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对高危人群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经过积极的检测以及严格的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未来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特别是对高危的年轻患者。

来源:

http://heartfailure./content/early/2020/03/03/j.jchf.2019.12.008

https://www./viewarticle/926726#vp_2

编译:扈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