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 截止今天,这次疫情已经造成全球超过16万人感染,6000多人死亡。 而更多并未感染的健康者,同样遭受着心理的折磨。 在疫情初期,大多数人每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新疫情地图,心情也被不断增长的数字牵动,难以平静。 对未知的恐惧,对一线的担心,以及自己的生活受到干扰后的无奈。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替代性心理创伤”等心理疾病,一度成为热议话题。 似乎每次灾害后,人类都展现出了脆弱的一面。 时间回到20多年前的日本。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关西地方发生7.3级的阪神大地震,这是二战后日本第一次经历震源在大城市下方的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 最近有这样一部日剧,讲了这场灾害之后的故事—— 《疗愈心中的伤口》 海报上的医生就是主角安和隆。 在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他作为精神科医生,亲眼目睹了灾后日本社会的种种样子。 01 地震过后,人们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身体受伤的人身上,却忽视了幸存者的心理危机。 幸存下来的人也并不好过,地震留下的阴影很难抹去。 幸存者挤在避难所 这些人即使有幸逃脱,情绪却始终无法安定。 有人因为在地震中收到了太大惊吓,一直没有缓过神。 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不敢坐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有人精神崩溃,没有了自我意识,眼神呆滞,把枕头当孩子。 地震引发了火灾,父母都葬身火海,只有儿子逃了出来,他抱着装着父母骨灰的盆子,来到医院,问医生: 哪个是父亲,哪个是母亲。 即使地震已经过去,获救的幸存者也有了避难所,却担心会有余震,紧张地睡不着觉。 什么时候,毫无顾虑的躺下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只有到一个空旷的场地,心里的石头才能暂时落下,躺在草地上,享受着片刻的安全感。 安和隆的妻子终子到了安全的大阪,有电有水的正常生活,依然会感到后怕。 卡车每次经过带来的轰隆声与震动,都能让她惊醒。 悲伤、恐惧之外,还有愧疚。 善良的人因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痛苦。 一个男人对安和隆讲自己买了许多股票,洋洋得意。 却突然表情一变,嘟囔着,这又有什么用呢。 周围都烧起来了,只有我家没事,好是好,但总觉得对不起大家,就留下了我一个人,我已经什么都不想看了。 “为什么只有我活下来,我对不起其他人。” 也有一对夫妻,在逃生时没有来得及救呼救的人,自那以后,求救声一直萦绕耳边,挥之不去。 同样承受压力的,还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他们看着一个个生命逝去,心中充斥着无理与压抑。 未受到地震波及的城市,有人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啊,觉得那是天降惩罚。” 她也是害怕,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事,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悲伤、恐惧、自责、害怕,糟糕的情绪从未因为地震的停止而消失。 这样的应激反应,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02 这部剧绝对不仅仅是讲灾后有多惨,仅仅是贩卖焦虑不会有8.9分。 而是从安和隆的角度来探讨。 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该以何种姿态去接纳受伤的人。 在上世纪,心理治疗还没有全面普及,人们对精神科的印象是负面的。 这就导致很多人即使心理问题已经干扰到正常生活,也不愿去找心理医生。 安医生面对这种情况,只是静静守在一旁,并开了一间临时的心理诊室,等待有需求的人主动来寻求帮助。 面对朋友或亲人的悲伤,你是否会有嘴笨不知道怎么安慰的无奈? 安和隆就是最好的榜样,他用温和的话语鼓励着那些心理受伤的人们。 一个小男孩感到害怕,被老爷爷说软弱,于是就表现出一副坚强的样子。 安和隆鼓励他讲出自己的害怕,并对他进行引导: 软弱是好事啊,因为软弱,才可以体会到他人的软弱,并给予帮助。叔叔就很软弱,但我一点都不为此羞愧。 片冈小姐因为地震产生了多重人格,在避难所中她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挤。 人们甚至不理解,为什么一场地震她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过于软弱才会生这种病。 安和隆及时安慰她: 尽管身处于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悲伤之中,你仍然在尝试寻找活下去的方法,这说明了你生命力的强大。 温柔的人才会说出这么温暖的话。 让他们知道表达出情绪没什么大不了,就算软弱也是自然的事情。 就算患了某种心理疾病,也就只是生病而已,心理生病和身体生病没有区别,不应受到外人的歧视。 人类是很脆弱的,他常常思考,今后的日本社会该如何去接纳受伤的人。 他们需要社会中的人们去接纳、尊重、陪伴。 不要雪上加霜的指责,心存善意,有时候善意也是相互的。 避难所的所长在地震发生两年后,依然无法从中走出。 家中没米,让他感受到了悲伤,给女儿打电话倾诉道: 要是因为没米饿死了,也实在太丢人了。 没米只不过一件小事,他也只是借此机会表达内心的苦闷,希望得到女儿的安慰。 但是女儿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不耐烦地打断: 地震已经过去两年了,也差不多该打起精神了,嘴上说着想死的人,大部分都不会死的。 但是对于所长来说了,两年的时间并没有抚平伤痛,时间不是万能的。 这种伤痛外人无法理解。 安和隆在自己的书中写道: 心灵的创伤,只有承受过伤痛的人才能明白,对于受伤的人来说,所有的人看起来都离他而去。 旁观者置身事外,无法真正体会,只能告诉他们坚强乐观。 所长听到女儿的一番话,准备拿起刀自杀,邻居刚好敲门送来一份做好的玉筋鱼。 这让感受到了善意和温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他忘记了,两年前,他也曾给予这位邻居善意。 这是善意的传递。 03 主角安和隆,人物原型是安克昌。 剧中的安和隆,形象塑造的十分饱满。 作为医生,对待患者尽职尽责。 作为丈夫,和妻子彼此依靠。 作为儿子,面对严厉的父亲,紧张局促但也坚定自己的想法。 脱去医生的衣服,他也不过是普通人,温柔之下,也热爱着爵士钢琴。 安和隆虽然从小跟着家人在日本生活,但他们却是在日韩国人。 在当时,他们的尴尬处境是,在日本被人瞧不起,回到韩国又会被人嫌弃。 父亲一直教导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大之后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大哥依父亲所愿,从事了一份能为国家做贡献的工作。 而安和隆选择做精神科医生,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出口,却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 最终,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工作的意义,精神科医生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总是在鼓励患者的安和隆也会感到害怕。 身患癌症,害怕妻儿担心不敢表露出难过。 只有在面对父亲的遗物时才敢发泄,随即,调整好情绪继续乐观面对生活。 他用他短短的一辈子去探寻如何疗愈人们心中的伤口。 他的同名书籍《疗愈心中的伤口》在多年之后依然可以鼓励心灵受伤的人。 人类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总是渺小的,经历过的人,心理受到的伤害需要自己以及外界共同治愈。 看完这部剧,影妹想说的是: 不管是疫情过后,还是寻常日子,都希望每个人能给予受伤的人尊重和陪伴。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