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三种形态:固相、液相、汽相。 三相转换的热过程: 如何实现持续的蒸发制冷? 如何实现低温环境蒸发-高温环境下冷凝?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压强)V(体积)= 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气体压缩:体积 压强 热量 温度↑ 用气桶打气 气体膨胀:体积 压强 热量 温度↓ 喷雾器喷出 制冷循环汽、液相变的热过程: 一、蒸发器:蒸发、吸热、等温、定压; 二、压缩机:压缩、升温、绝热、升压; 三、冷凝器:冷凝、放热、等温、定压; 四、膨胀阀:膨胀、降温、绝热、降压。 选一种压力、温度接近常规易于沸腾的工质-制冷剂: 制冷剂: 氨、氟利昂:R22 ,即二氟-氯甲烷,CHCLF2 饱和点:1KG、-40℃;5KG、0℃ 。19KG、50℃。 对臭氧层有一定破坏,限制使用到2020年替代品 R410A、R407C 等; 它们都是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不燃烧的气体。同时它们又很容易液化,所以是一种很好的致冷剂。 制冷机的作用: 在自然状态下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正如水向低处流) 而空调的要求是要把低温环境的热量搬到高温环境去;(正如要水向高处流) 制冷系统的效率: 制冷系数-制冷机组的效率指标也称能效比; 制冷量与总的输入电功率的比值; 其含意是每消耗一个单位的电能(或热能)所产生的冷量;标牌上一般可以看到,用于空调大约在3左右。 空气调节的功能: 调节室内温度;调节室内湿度;调节室内空气洁净度、新鲜度; 控制大空间房屋内的空气流向、流速;不要把制冷和空气调节混为一谈。 通风:空调;消防 排烟、组织气流。 空调系统供冷方式: 冷媒不同: VAV:变风量系统,组合机组、风道送风; VRV:制冷剂系统,风冷模块、家用机组; VWV:冷水系统,风机盘管。 空调运行中应观注的状态: 压缩机:出口压力(1300~1900kp)、温度(60~90℃); 蒸发器:出口压力(300~600kp)、温度(5~10℃); 冷凝器:出口压力(1100~1600kp)、温度(50℃上下); 冷冻水泵:进出口压力、温度 10~15 ℃ ; 冷却水泵:进出口压力、温度 50~60 ℃ ; 每台转动设备的声音、振动、润滑油(50℃ )等; 真空度(吸收式):不同的机组及天气状况,参数会不同,应根据说明书和运行经验确定。 各点参数的确定: 以温度需求定压力值; 制冷侧温度的确定顺序:空调房间温度(26℃)→送风温度(15-20℃ )→冷水温度(10-15℃)→蒸发温度(5-10℃)。 冷凝侧温度的确定顺序:室外大气温度(45℃ )→冷却水温(50℃~ 60 ℃ )→压缩机出口温度(60℃~90℃ )。 根据蒸发温度与压缩机出口温度确定压缩比(4:13)。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输入输出看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电压、电流、电量等; 密封涵垫无泄漏;法兰、盘根、填料涵; 运动部件保润滑;油位窗、加油周期、润滑泵、轴承等; 固定部件不松动;地脚、压盖、支座等。 重点部位: 转动机械(压缩机、水泵):声音、振动、润滑、地脚、仪表、电压、电流等; 水质:指标化验、加药、水处理装置; 冷却塔:观察风扇、布水是否均匀、水质(特别应注意及时清理藻类、杀菌);泄漏; 空调、新风机组:进出水温、压力;风机声音、震动;新风阀门开度;出风温度;定期清扫过滤网; 风机盘管、出风口:定期清扫。 调试: 1、压缩机、循环泵、冷却塔、空调机组的工作参数,应尽量接近说明书的额定值; 2、并联运行的设备,流量分配应匹配、均衡; 3、尽可能使设备运行在高效率(额定)区间; 4、调试正常、稳定后的参数,应记录在案,作为巡视检查时的参照值。 空调运行工作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