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这三种行为,不是真的“情商高”而是缺爱,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静草青苑 2020-03-17

文|西红柿妈妈

如果你家宝宝,特别的懂事,情商很高,你会不会很骄傲?但其实,这是思维误区。

宝妈小张逢人就炫耀,自家孩子五岁了,自己全职培养,费劲了心思。还好,结果很棒,她很欣慰。孩子的情商超级高,会看人眼色行事,在家里对爸妈有礼貌,从不会惹爸妈生气。宝宝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洗小袜子、烧水、吃饭自理,动手能力很强。最重要的是,孩子的交际能力不错,对来家里做客的陌生朋友,十分的亲近热情,宝宝不焦躁,听见别人的赞美还会很谦虚。

只要小张跟人聊天,大家都会众口一词地夸她的宝贝,这让小张特别满足。可是那天,邻居家的女孩上幼儿园前,在家门口跟妈妈撒娇,扑在妈妈怀里蹭了好半天,才让妈妈劝说走。这样的片刻,让小张的女儿愣愣地站在原地,看了好半天。

邻居阿姨不忍心,她看得出宝宝的可怜,她也知道小张平时教育孩子太严厉了,不允许孩子撒娇。邻居只好张开了怀抱,小张的女儿想都没想,直接扑进了邻居阿姨的怀里,说了声“谢谢阿姨”。小张一出门,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她才意识到,自己对宝宝太严厉了,宝宝严重缺爱啊!

哪有什么高情商的孩子?明明就是爸妈的管教太严厉了,孩子们压抑本性后,出现了一些看似高情商,海市蜃楼般的表现罢了。

孩子这三种行为,不是真的“情商高”而是缺爱,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1 隐忍克制

小孩子都喜欢撒娇,最爱围着爸妈转,一会儿工夫不跟爸妈交流,心里就不踏实,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被训练之后的孩子,情商很高,他们懂得隐忍克制,知道怎么讨好爸妈,给爸妈空间,让爸妈开心。这样的孩子在爸妈面前,很少会放纵自己。

2 说话好听

如果小孩子说话很动听,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很显然,这样的孩子经过了培训,被爸妈数次引导之后,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这样的结果背后,是孩子无数次的眼泪和委屈。

3 顺从、情绪稳定

从孩子出生开始,许多爸妈就计划着孩子的未来,几岁培养智商,几岁培养兴趣,几岁培养情商,诸多规则早就被确定好了,孩子不可以有质疑,必须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些规矩之下,孩子只能妥协,很容易就会缺爱。表现为情绪极为稳定,对爸妈很顺从。

为什么说,孩子表面上的高情商,其实很可能是缺爱呢?

儿童心理学指出,对于年龄偏低的孩子来说,语言能力有限,说话时口语化较重,随性性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有限,情绪变化极容易表露。而且,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时常幼稚,对爸妈有依赖性。

1 儿童的说话,很随性

多数孩子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很随性的,随口就说出来了,大都不经过考虑。而经过爸妈训练的孩子,会察言观色,换位思考,这跟儿童心理发展背道而驰。孩子在训练的过程中,必然会受苦遭罪,被爸妈训斥,甚至是感受不到爸妈的关爱,严重缺爱。

2 儿童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很迫切地想去做什么。一旦有成人化的趋势,在爸妈制止他不去做之后,孩子还能表现得很淡定,没有情绪波动,显然是不合理的了。肯定是被爸妈严厉指责过,曾伤透了心,这样的孩子肯定缺爱。


3儿童的情绪变化,容易表露

儿童年龄偏低,对事物的认知有限,情绪化明显,极容易表露出来,喜怒形于色,这是必然现象。

如果一个孩子能控制好情绪,会看大人的眼色,知道怎么说话讨人喜欢,怎么做事爸妈会开心,刻意的去迎合别人的情绪行动,那这孩子就很成人化了,极有可能是爸妈严厉教育之下,孩子恐惧被责罚,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和行动。显然,这是缺少关爱的结果,孩子只是在趋利避害。

不培养孩子的情商,难道要任由孩子,任性发展吗?

爸妈也许会质问,不管教孩子还有理了?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不懂事,不求上进,随便说话吗?


其实,不管教娃,不是放纵不管,爸妈可以引导孩子,以身作则,一点点的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强横指正,要求孩子必须在短期内执行改正。过度的期待有什么结果,盼着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在不符合孩子年纪的时候,拥有超越年纪的成熟范儿。

这样做只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的童年过得不快乐。虽然,孩子有可能会成为爸妈眼里的优秀娃,成为爸妈的骄傲,但却是以孩子的快乐为代价换来的,孰轻孰重,爸妈们还要三思才好。

爸妈眼里引以为傲的“高情商”,其实很可能是孩子缺爱的表现,可悲的是,爸妈意识不到。甚至,有的爸妈意识到了,也认可让孩子受伤害,逼着孩子成为高情商的娃。但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