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女战“疫”并肩前行:女儿的第一个春运,母亲的最后一个春运

 铁道之旅 2020-03-17
母女战“疫”并肩前行:女儿的第一个春运,母亲的最后一个春运

母亲杨春容是绵阳车务段绵阳站的客运值班站长,今年是她在工作岗位上的最后一年;女儿李斯羊,小名露露,今年22岁,她2019年大学毕业后考入了成都客运段,目前在北京一队任列车员,上班还未满一年。

  清脆的声音,忙碌的身影,肩上别着巡检仪,右手拿着对讲机,在绵阳站候车室,人们一眼就能从众多的“蓝制服”中认出忙上忙下的杨春容。她1982年参加工作,2018年担任绵阳站客运值班站长,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杨春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疫一线。不过这一次,刚参加工作的女儿成为了一名铁路新兵,和妈妈并肩战斗。因为班次的不同,两人平日里相聚很少,只能通过微信、电话进行沟通,给彼此一些鼓励,叮嘱对方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

  车站人流集聚交汇,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作为客运班组长,杨春蓉始终坚守岗位,她除了核对客调命令,负责组织旅客购票、进站、候车、登车,与列车长进行安全交接,处理旅客投诉等工作外,还要负责安排发热病人处置、候车室通风消毒、防疫物资发放等工作。事情繁杂却极为重要,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杨春容和同事忙碌地操持着,往往等她能够坐下来歇口气时,抬头一看,窗外已经天黑了。

  女儿李斯羊是列车员,列车车厢就是她的战斗阵地。受疫情影响,出行的旅客不多,定员66人的硬卧车厢,一般只有20余名旅客。虽然车厢里空荡荡的,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加强车内巡视、做好口头宣传、重点区域预防性消毒、保持车内环境卫生……各项工作都不能少。“旅客流动性大,容不得半点马虎。”李斯羊说,“妈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干好工作,不能给妈妈丢脸。”尤其是在巡视车厢时看到旅客将口罩摘下,她立马上前提示,并耐心为旅客做好防疫知识宣传。

  受疫情影响,列车运行计划有所调整,李斯羊从值乘Z49/50次列车改为了值乘T7/8次列车。T7/8次要从绵阳站经过,因此母女俩就有机会见上一面,虽然一周才能碰上一次,一次只有4分钟。“客运工作就是这样,我俩都习惯了,但想到能为旅客出行出一份力,我们都心甘情愿。”

  杨春容掐着指头算时间。3月2日,办理交接完T7次列车重点旅客后,她径直奔向14号车厢去找女儿。虽然戴着口罩,她一眼就认出了女儿。看着女儿正认真查验旅客车票,她既欣慰又担心!杨春容帮着引导旅客上车,等旅客上完后,杨春容就迫不及待向女儿叮嘱:“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口罩手套千万不要摘……”

  李斯羊一边收着踏板,一边安慰说:“妈,不要担心,我会做好防护,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急促的发车铃声催促着李斯羊关上了车门,打断了还未说完的话语。列车缓缓开动,母女两人不停地挥手道别。

  “列车空间相对封闭,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既然女儿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必须担负起她的使命。我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更要坚守岗位,不能退缩,给女儿带个好头,把铁路精神给传承下去。”杨春容坚定地说出了这番话。(邓文鑫 李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