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才有了切身体会,宝宝是世上最可爱又最磨人的小!妖!精! 每每半夜被他的“鬼哭狼嚎”折腾得苦不堪言,睡得七晕八素被吵醒简直要烦炸天,然而看到他哭花的小脸,委屈得扭来扭去,所有怨气立刻土崩瓦解。 哎~老母亲的辛酸只有当过妈的人深有体会。 同时,第二天一早还要顶着深深的黑眼圈和打不完的呵欠哀叹+反思:孩子前半夜睡得很好,后半夜总是哼唧、翻身和夜奶,到底该不该管啊? 宝宝睡眠中的“不安分” 很多妈妈焦虑、担心、不能理解宝宝晚上睡觉时总喜欢哼哼,有时还会突然挥舞手脚。 实际上,每个睡眠周期都有由深睡眠和浅睡眠组成。 浅睡眠,又称快速眼动(REM)睡眠; 深睡眠,又称为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 每天晚上,每个大人、孩子都要重复经过深睡、浅睡的睡眠周期。两种循环往复,一夜如此交替3-5次。 新生儿时期,婴儿的睡眠时间长,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眠和深睡眠各占50%。 浅睡的时候,宝宝可以表现面部有很多表情如微笑、邹眉或者噘噘嘴、做一些鬼脸,呼吸不均匀,有时四肢伸展一下、胳膊腿动一动,有时哼哼有点声音等等。 这是一个简单的婴儿睡眠周期: ●孩子在入睡的0-10分钟处于刚刚开始入睡的状态; ●10-20分钟进入深睡眠; ●20-30分钟以内是深度睡眠的状态; ●30-40分钟可能会从深睡眠当中逐渐苏醒; ●40-50分钟左右又重新进入这样一个浅睡眠的状态,非常容易清醒。 所以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还是在睡了半个小时40分钟后就醒了,因为那个时候他重新进入浅睡眠,一点点动静都会醒。 了解这些生理现象,就能理解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中的“不安分”,并不影响健康。 据研究,浅睡眠对宝宝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做梦可以提高视觉、听觉等内源性刺激,补充外源性刺激的不足,所以,就不要随便打扰宝宝的美梦。 影响宝宝睡眠的因素 宝宝的睡眠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孩子内在的因素,还有外在因素。 改善睡眠的“小窍门” ★坚持早睡,让宝宝养成习惯 专家认为,宝宝一旦度过疲劳期,就很难让他们再次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了。因此,大家要让宝宝养成早睡的好习惯。建议大家晚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就可以让宝宝睡觉啦。 ★婴儿抚触和按摩 可以在睡觉前给宝宝洗个热水澡,然后给宝宝做下按摩。妈妈搓热双手手心、抹点按摩油,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可以促进肠道发育,减少宝宝憋气、使劲等现象。宝宝的身体放松了,才有利于他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 ★营造适宜的环境 当宝宝睡觉时,不要穿太多,被子盖得太厚,室温应适宜,同时,要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睡觉要关灯,要保持安静。 ★白天多运动 白天让宝宝多运动,不但能促进身体发育,还能让他消耗精力,保证晚上别太兴奋享受优质睡眠。 ★不摇、不拍、不抱着睡 我们抱着哄睡的时候要注意,安静抱着就行,不要摇晃、拍打,以免宝宝养成不好的入睡习惯。 如果宝宝入睡比较容易,就试一下吃饱后或者犯困的时候直接把他放到床上,看他是否能自己睡着。 芽芽妈有话说 睡眠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没有“婴儿般的睡眠”,只有“婴儿爸爸般的睡眠”……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焦虑和烦躁,接纳、接受、平常心面对,再辅以有效的方式,相信宝宝们也能快快地成长起来哒! 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人家也是第一次当宝宝不是么?咱们一起成长,不要着急,加油! 参考文献 [1]倪锡莲,杨东梅,白云,董砚.早期开发新生儿的睡眠行为问题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32+38. [2]刘玺诚.婴幼儿睡眠与成长[M].中国中医药出版.2011 [3]闻芳,黄小娜,冯围围,张良芬.6月龄婴儿夜晚睡眠-觉醒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01):7-10+14. [4]董叔梅,林青敏,朱丽霞,姜艳蕊,宋沅瑾,孙莞绮,王广海,江帆.婴儿睡眠发展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队列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10):721-727. |
|
来自: 金云轩主x74gl2 > 《文件夹1》